隨著兩岸地球日訪問的團員走過屏東林邊鄉、嘉義布袋,一直到南投埔里,「養水」幾乎成為所有綠色產業的關鍵:在屏東打造涵養水源的濕地、布袋洲南鹽場與邱家兄弟無毒魚塭都強調養魚先養水,今天在埔里,我們爬山到提供當地3000多公頃水源的能高瀑布,體會要保護物種的棲地,就要從水源頭的維護做起,也認識《綠色保育計畫》如何在埔里展開。
筍田配生態池 科技農打造生態田
《綠色保育計畫》訴求農業需保育動物生存環境,其標章代表水裡游的青蛙、天上飛的鳥、地上爬的動物與人。接待我們的陳新豪是埔里綠色保育計畫的推手之一,數年前返鄉務農,有心做有機卻不認同有機認證以種植種類計算費用的規範,無意間得知台南官田在2010年接受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輔導,創造水田與水雉共生的成果,他效仿此模式,開始結社推動茭白筍x白魚共生計畫。
白魚為世界瀕危物種,也是台灣特有種,卻因沒有經濟價值與棲地破壞,逐漸消失在台灣人的記憶中。經串連一群理念共通的農友,在筊白筍田旁營造生態池,提供白魚生存棲息地;逐漸地,白魚數量從數百隻成長到數千隻,甚至在生態池附近觀察到穿山甲、金線蛙等保育類動物。
陳新豪也活用他資訊出身的背景,長期監測大埔里地區的湧泉與環境變化。受限埔里盆地地形的影響,及茭白筍對環境的敏感度,氣象預報的不準確對農業的影響極大,於是他開發一套可以立即監測土壤溫度、濕度的資訊系統,供農民調整燈照、灌溉。長期下來,這些數據甚至能作為拓地的資料,從土地的資料選擇最適合的作物,除了保障作物生長良好,最重要能活化土壤、對抗極端氣候。
人為建設阻水下滲 水源頭埔里也面臨缺水
能高瀑布的源頭惠蓀林場,由北港溪與九仙溪匯流而成;為便於農民用水,於民國50年代建造了能高水圳,這個被當地人視為結合人類與自然智慧的水利工程,因源頭與上游保護良好,在現今全台面臨缺水危機時,水勢仍豐沛。但埔里其他地方就沒這麼幸運。陳新豪感嘆,我們現在都從水源開始接管線、建河堤,不透水的水泥與塑膠管讓水無法下滲、滋潤大地,如此大雨一來時河川便暴漲,而政府卻只想興建堤防一勞永逸,但垂直的堤防徹底剝奪魚類、烏龜的躲藏空間,讓物種無法生存。
他觀察到,埔里已經有許多過去栽種茭白筍的農戶,今年不得已改種旱作。團員疑惑,茭白筍需要浸潤在水田,反而不是更耗水資源嗎?陳新豪回答:「水田都是泥底,放流時直接下滲,像是由土壤來保管這些水,加上有機種植完全不污染,這些水經自然過濾反而能被中下游使用。」
綠色保育計畫結合環境與湧泉區的監測,讓地方農民不侷限在自己田區推動有機,同時體認到水資源的利用與水利建設對生物多樣性的保存多重要;一條河的上、中、下游是共生共亡,身為位在台灣眾多河川源頭的南投居民應該肩負維護的重責大任。
團員高高說:「許多我們現在驚歎的美景與奇蹟,不過都是自然環境常規的展現、運作,只是人類後來破壞它了,才會覺得是奇蹟。」正好,當天晚上團員們去草湳濕地賞螢火蟲,古詩寫「輕羅小扇撲流螢」,好像是螢火蟲是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事物,老一輩也念茲在茲年幼時的溪溝草叢旁就能見到點點星光,如今卻成了需大力保育、預約才能親近的小生命。
年輕一輩因環保意識覺醒而做生態復育,老一輩為找回記憶而支持,唯有我們都對土地產生連結,並體認到人與自然是共生體,才能化解氣候變遷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