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哈拉艾壯闊的景觀,讓人百看不厭。找出吉哈拉艾百看不厭的元素以及環境韌性,東華大學環境學院「環境社會學」50多位選課學生,利用假日,以吉哈拉艾為場域進行田野調查,透過居民訪談找出「環境恢復力指標」,讓吉哈拉艾永保美麗。
永保美麗 靠環境指標測量
4月底,縱谷天氣晴。前一天還有雨,學生們大清早摸黑搭著遊覽車從花蓮出門,預想著走訪水圳、水梯田、尋訪野菜溪谷,因此全副標準配備:帽子長袖長褲加上雨鞋。幸運的是,縱谷天氣晴朗,陽光溫暖的撲到每個人身上,額角微微沁汗,還有一些微風,走訪聚落剛剛好。
吉哈拉艾聚落兼顧生活、生產以及生態的經驗,曾於2013年發表到聯合國「里山倡議國際夥伴網絡」,並獲得獎勵。居民們在這裡生活,賴以維生,又能維護生物多樣性,驚艷國際,吸引亞洲幾個國家的學者造訪。
然而,美麗的景觀也有其脆弱的一面,當遇到擾動之後,能不能恢復到依舊美麗,或哪個程度的擾動,終究導致美麗不再,都是須面對的課題。環境的改變影響生態系統甚鉅,破壞之後的環境,要多久才能恢復原本提供的滯洪、物種保育等生態系服務功能?因此發展環境恢復力(resilience)指標有其必要性。
水梯田間原本植被覆蓋完整的梯田,一夕之間清理乾淨,只剩裸露的表土,原來地主整地打算種植生薑;只是景觀改變了,恐怕增加水土流失的疑慮。
維護里山 架構20項恢復力指標
去(2014)年由聯合國大學高等研究所等幾個機構,共同發表《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和海景的回復力指標工具箱》,說明20 個有關生態、農業、文化和社會-經濟面向的回復力指標之應用方法,並歸納為5類,每項指標還會對應探討的問題,提供社區居民討論和評分。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李光中指出,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指標研究的目標是探討人類福址和「社會-生態-生產地景」恢復力之間的關聯性,以此發展可衡量的指標,瞭解現況、威脅並監測其進展。
東華大學的學生們,事先依照「地景/海景多樣性和生態系保護(Landscape/Seascape Diversity and Ecosystem Protection)」、「生物多樣性,包括農業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Including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知識和創新(Knowledge and Innovation)」、「治理和社會公平(Governance and Social Equity)」以及「生計和福祉(Livelihoods and Well-being)」,分為5組,並依據20項指標發展相關提問,每一組訪談1位居民。
學生們將提問事先告知受訪居民,並且到聚落的各個角落實際觀察,例如跟著廣媽(范綉英)到他的田裡,部落傳統使用的民族植物,這些年來起了哪些變化,長得很像的兩種作物,原來是蕗蕎和蔥;原住民口中的苦瓜,長相和城市菜市場賣得苦瓜完全不同。滿山的蜜桃、李子、梅子,聽說長得不好,任由在樹上成熟掉落。
趁著大家忙著寫筆記、搞清楚蕗蕎和蔥的不同,廣媽摘來數十棵蜜桃,在一旁的小水漥稍微洗洗,分給大家吃。這水窪的水是由水圳接引山上的泉水形成的,水質清澈,還有蝌蚪優游其中。
另一組跟著居民哈娜(范信妹)採集野菜,沿途吃了起來,雖然不能有系統的整理野菜知識,但是只要學生提出問題,他就現場指認、說明甚至示範利用方式,這些寶貴的見解與經驗,透過學生的整理,得以架構知識系統。
這一天,Pakalongay小小解說員課程的孩子們也來了,一路跟著大哥哥大姊姊們走訪聚落,聽他們和Sinsi、Fayi、Faki訪談,十分好奇他們生活的環境,為何讓大哥哥大姊姊們這麼感興趣。
到田野磨練知識 一天就學會
一天的田野調查下來,隨著倦鳥到了該啟程回家,學生卻覺得時間不夠。
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三年級學生簡思亼表示,到了田野,得以拋開課堂上不切實際的想法,課堂上預設的問題,到了現場都用不上,反而透過一問一答、聊天,而非死板板的條列問題得到更多答案。
這不代表不需事先做好功課,而是即使做了完全的準備,到現場須將理論活用隨機應變。
「如果直接問居民『社會-經濟基礎建設適切於社區需求嗎?』居民可能聽不懂也不了解意思,所以必須用別的方法或例子來問。例如:小朋友讀小學,就學方便嗎?那麼國中呢?高中呢?受傷就醫,便利嗎?小感冒怎麼解決?……缺乏轉化就很難讓居民聽得懂。」
他覺得課堂所填塞的知識,可能比不上走出教室到現場學習的多;不過得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此外,他也感受到居民滿足於自給自足、快樂的生活,他們不需要更多金錢,而是如何讓自己的環境更好的心意。
同樣是自資三的陳于峰則表示,有些指標受訪者卡助(王俊傑)自評很低,可是真的這麼低嗎?這個評估指標真的有用嗎?
以收入多樣性這項指標,他理解為如果耕種遇到天災,有沒有別的方法養活自己。卡助認為,當地防災做得很不錯,水梯田不怕淹水,水多具有滲水功能;此外,也打一些散工維持生計。看似收入來源不是很多樣,但似乎足夠。
若以指標打分數,似乎是很低,但若以承受風險的程度來看又很高,似乎有衝突。而這些意見都將回到課堂上進一步討論、釐清。
以社區為尺度的指標 自己的環境自己顧
「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和海景回復力指標」是建立在社區尺度、以社區培力為目標,並基於在地社區居民的觀察、感知和經驗,指標評估的空間大小,則主要由社區居民考量生活和生計圈的範圍而加以決定。
李光中表示,里山倡議背後的理論認為,不做適度的活化使用,山林的生物多樣性會降低。鄉村地區的居民都是依賴自然資源,若不使用,也會影響經濟活動。而居民依賴山林高,是不是真的就能使生態恢復的好、生物多樣性高?最好還能有科學性的檢驗,由此來反映指標更好。
這套指標主要是靠居民的認知、理解和評估。「當今的問題是不認為在地知識有用,只相信科學測量工具,透過科學家分析、模式化;但這套方法居民不懂,也不覺得重要,也不是他們看待環境的方法。」李光中說,雖然科學性的知識很重要,但尚未架構之前,先收集居民的意見,得到居民的認定,並願意為環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