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聲音明日歷史」 城市聲景交織噪音世紀文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今日聲音明日歷史」 城市聲景交織噪音世紀文化

【搶救寂靜,聲物狂想.系列報導5】

2015年05月13日
本報2015年5月13日台北訊,林姝函報導

記錄大自然的聲音可以探索動物的語言和性格,記錄城市的聲音可以重現社會的空間和文化。由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台灣聲景協會合作主辦的【聲物狂想曲】系列講座,昨(12日)晚進行到第五場,邀請到耳科學研究室負責人余仁方、金鼎獎作家兼聲聲音考古家李志銘,共談「城市的聲景記憶」。

當心!別讓噪音謀殺你的聽力

鏟鍋碰撞的金屬聲、抽油煙機轟轟作響,你知道煮飯時,最高能到幾分貝嗎?答案竟然是90-100!聽覺科學專家余仁方從最尋常、切身的聲音,講述生活中沒有察覺到「噪音」,這些包含:煮飯、講電話、聽音樂、室內的音樂才藝班、便利超商的「叮咚」、耕耘機等。


聽覺科學專家余仁方講述生活中沒有察覺的噪音將損傷聽力。攝影:林姝函。

「噪音」究竟如何定義?除了按照硬性的法規,不同時段有不同限量標準,也因每個人的大腦判定不同,只要主觀聽了覺得不舒服、不開心,即可歸為噪音。好惡有別,但人基本的承受力卻是一樣,根據臨床實驗,人處在32分貝環境中就會睡不著,連續8小時承受85分貝以上的聲響就會造成立即的聽力損傷。

余仁方當場調查,5種感官裡大家最不願意放棄的是哪一種?結果視覺占多數。他提醒,眼睛閉著就能休息,耳朵卻是24小時待命;現代醫療技術能整治視力衰退,聽力損傷後卻沒有回頭路。

早在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總結,噪音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僅次於空氣汙染,但台灣對聽力的認識與教育卻十分缺乏;我們自小被叮嚀不能在光線不足的地方看書,卻沒有人教育不要再吵鬧環境聽音樂,因為你只會不自覺越調越大聲。

聲音也影響人的體內運作與情緒。余仁方提出一個新名詞:「粉紅噪音」,指聲響與人類呼吸的頻率相近,每分鐘約12次,能讓人舒緩放鬆,如海浪聲或鳥鳴。另一種相反作用的,是吃到飽店播放的音樂,通常是超過70分貝的快歌,當人體處在該情境時,唾液分泌會減少、消化速度變慢,達到降低食慾的效果。

余仁方從現代的聲音分析噪音,另一位與談人李志銘,則從歷史暢談聲音紀錄的文化。

聲音勾勒文化  邀大家用音樂記錄台灣獨特

在雷達還不發達的時代,許多國家發明「聽音器」,以偵測敵軍轟炸機。圖片提供:李志銘。
在雷達還不發達的時代,許多國家發明「聽音器」,以偵測敵軍轟炸機。圖片提供:李志銘。

「人對抽象的聲音是充滿好奇與不確定性。」李志銘以一張二戰時期的圖片揭開下半場。圖片中,人們配裝各種形貌的聽音器,只為在雷達還不先進的二戰期間,掌握敵方轟炸機的方位,而聽音器的造型,完全反映人類對聲音的理解和探索。


作家兼聲音考古家李志銘談用聲音紀錄台灣文化與歷史。攝影:林姝函。

「聲景」一詞由加拿大作曲家Murray Schafer創造,他也因此被尊稱「世界聲景之父」。1973年開啟「世界音景計畫」時,率先收錄其家鄉溫哥華的號角之聲與蒸汽火車、輪船汽笛聲,對他而言,這些勾勒出港口與海洋畫面的聲響,傳達了家鄉的意象。

爾後,日本鳥越會子將此概念譯成日文,成為日本民俗音樂家研究聲景的開端。1992年,日本官、學、民間合作,票選出100種代表日本文化的聲音,其中海與流水的種類最多,佔一半以上,其次是鐘鳴;前者流露出海洋民族文化,後者則反映明治維新期間,效仿歐洲以鐘報時、慶典。

至於什麼能代表台灣文化的聲音,李志銘直覺想到庶民文化,他到處收錄傳統市場、街道攤販的叫賣聲,甚至觀察出:清晨的市聲是朝氣蓬勃、明亮,黃昏後帶有濁氣,而四季也有差異。他現場播放一段成果,混雜著叫賣、交談、中古摩托車的引擎、塑膠袋窸窣聲、剁雞剁魚,李志銘愉悅地說,「這也是種交響樂」。

其他代表性的台灣聲景,還有阿里山火車及呂炳川收錄的「童謠」。火車汽鳴是許多長輩的歷史記憶與鄉愁,爬坡時氣息奄奄,發出「嗚──悽悽愴愴悽悽愴愴」,下坡時輕鬆費力,發出「嗚──澎澎恰恰澎恰恰」,有趣的是,這種將心境投射在聲音裏頭,不同版本竟對聲音有同樣的想像。呂炳文收錄在《民謠》的「童謠」,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角兩角三角形,四角五角六角半…」,此外還有另一首以不復聽見的「跳繩歌」,李志銘表示,這不僅是聲音的失落,更代表當時的時空已不存在。

回扣余仁方的當代噪音,李志銘認為21世紀是噪音的世紀;噪音是人類高度發展的結果,飛越的經濟同時對環境產生了致命性的破壞。他列舉中國詩人王籍《入若耶溪》:「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其無聲襯有聲的情境,及日本名著《平安京‧音の宇宙》,探討聲音橫跨時空,想藉此表達人與環境的和諧。

李志銘認為,聲音是種文化財,「今天的聲音即是未來的歷史」;當民俗、文化、城市演進時,會出現隨著人類行為而消逝的「瀕危聲音」。但目前台灣自己保存的聲景卻不多,反倒是許多日本學者出版有關台灣聲音的專輯,他希望能激發更多人,用聲音的角度感受、紀錄台灣的獨特。

【聽,是誰在發聲】

你印象中最深的城市聲景是什麼?對大多數人來說24小時都在聽,然而這些生活中的音景往往最容易消失而無人注意。不管是噪音還是回憶,都構成了某一代城市人共同的回憶,也形塑了歷史文化。(文字:編輯室;錄音:李志銘)

2012.11.25 台北福和橋菜市場 攤販叫賣 

 2012.12.13 台北溫州街 修理紗窗紗門

搶救寂靜,聲物狂想.系列報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