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主題公園變公墓 中國環團給政府的公開信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螢火蟲主題公園變公墓 中國環團給政府的公開信

2015年08月04日
連署發起單位:自然大學、青環志願者服務中心

※ 上海的「螢火蟲主題公園」可能複製到中國各大城市,螢火蟲主題公園的螢火蟲均自其他地區購入,且大多是野外捕獲的個體,對當地生態造成破壞,而大批螢火蟲遷入也可能產生外來種入侵情況,中國環境團體發起聯署,集結民眾對環境的關心對政府發聲。

螢火蟲的墳墓。圖片來源:自然大學

尊敬的北京、貴陽、南陽、湛江、西安、宜昌、武漢等各地市政府: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在北京、貴陽、南陽、湛江、西安、宜昌、武漢、鄭州等地,將舉辦當地首個「螢火蟲主題公園」。與原先計劃在上海開幕的同類活動一樣,這些地方的展館內每天將有數萬隻螢火蟲同時呈現,活動現場也可能一樣不設隔離,遊客可與螢火蟲親密接觸。

全中國關注野生螢火蟲及其棲息地生態保護的環保愛好者和志願者,對此類存在生態傷害、欺詐消費者的商業行為,向活動主辦方——很可能是與上海的「螢火蟲主題公園」系同一家的武漢君友商業管理的公司,提出嚴正抗議。

7月10日,媒體報導稱上海的「螢火蟲主題公園」已被中止,原先購票的遊客已被退款並取消預訂。我們希望各地的有關部門了解該決定的正確與必要,仿效上海市政府及時停止該項目。理由如下:

涉嫌非法捕捉野生種群、破壞生態鏈、外來物種入侵

據報導,此次將「做客」上海的這批螢火蟲,「來自湖北、江西、雲南養殖基地,其中湖北的蟲源為人工養殖,而江西和雲南的蟲源既有人工養殖,亦有野生採集,具體比例不明。」

中國第一位從事螢火蟲研究的博士、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曾撰寫中國大陸第一份《活體螢火蟲買賣調查報告》。他在接受媒體報導時介紹,人工繁殖的螢火蟲,成本是10~20元(合台幣50~100元),而野外捕捉的只要5毛錢(合台幣2.5元)。因此,中國大陸出現的所謂大型螢火蟲養殖基地,其實多是野外捕獲而來,包括自稱有人工繁殖基地的眾多網路商家在內,野生螢火蟲以養殖名義進行販賣。

2014年7月,《杭州日報》針對網絡電商中的螢火蟲商家進行過調查,揭露那些自稱的螢火蟲人工養殖基地「其實並不存在」,「這些賣家為了應付買家和記者,還特意在自家後院建了一個小屋,種點草種點其他東西在裡面,就對外謊稱說是養殖基地,每天賣出去的螢火蟲都是從野外捕抓的。當天捕來的螢火蟲沒有賣完的就放在這個小屋裡,最多能放一個星期左右,也會全都死去。」此前,《當代生活報》的記者也就山東青島中山公園的1萬隻號稱人工養殖的螢火蟲展開調查,最終結果顯示,所有的螢火蟲也均是廣西武鳴縣兩江鎮村民野外捕捉的。

我們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對消費者的欺詐,讓買家和遊客誤以為這樣的商業運作不會破壞野外螢火蟲種群。但事實上,這樣的野外捕捉,傷害的不僅是螢火蟲個體。

付新華教授介紹,螢火蟲的發光特性,原本是繁殖期求偶行為的一部分,如果在這一期間遭到大規模捕捉,很可能影響其求偶和繁殖,對這一地區的螢火蟲種群帶來毀滅性傷害。「當一處的螢火蟲數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時,螢火蟲近親交配的機率就會提高,從而導致種群基因庫縮小,引起基因滅絕,整個種群也可能消亡。」

研究螢火蟲12年的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學燕介紹,螢火蟲是處於生物鏈「金字塔」底層的昆蟲,它們捕食蝸牛、蛞蝓、蘿蔔螺等小生物,可抑制它們危害植物,同時又會被高一級的動物捕食。它們的種群減少和滅絕,會產生連鎖反應,使「金字塔」鬆動,甚至對頂層生物造成影響。

此外,本次展出將外地的螢火蟲運到上海,存在外來物種入侵的可能。處於相同生態位的外來螢火蟲,一旦逃逸並有倖存活下來,勢必會對本地螢火蟲造成威脅。保育人士、上海植物園自然導賞員姜龍還指出了疫病防控的風險:跨地引進可能造成的寄生蟲、病菌等病蟲害傳播,零距離接觸對遊客​​的安全帶來威脅,而根據《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不提倡跨地區販運野生動物,這對當地的野生資源也必然帶來負面影響。

螢火蟲在中國雖尚沒有保護級別,卻是生物鏈上的重要一環。中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明確規定,第十五條獵捕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必須持有狩獵證,並按照狩獵證規定的種類、數量、地點、期限、工具和方法進行獵捕。毫無疑問,這樣的野外捕捉已經觸犯法律!

為此,我們提請主管部門,要求活動主辦方提交並公示展出螢火蟲的具體來源,及相應的科學評估,證明這樣的商業展出不會破壞螢火蟲原產地的自然生態鏈,同時對疫病防控、防止逃逸及外來物種入侵等方面配備管控方案;邀請獨立專家,和該領域的民間團體,進行獨立評估,對種源、疫病等多方面進行獨立評估認為可行後,方可允許本次活動正式開展。

自然教育難達成,安全因素需考量

螢火蟲是優秀的環境指示物。它們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通常在有山有水、環境質量較好的地方都有螢火蟲存在。但螢火蟲的居住環境如今正遭受著破壞。在森林砍伐、河流湖泊污染、農藥化肥及化工產品過度使用給生物資源帶來的極大危害之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侵占了這些小精靈賴以生存的環境。這些螢火蟲及生物多樣性正在面臨的生存險境,原本需要人們走出固定的城市生活慣性,到脆弱而美好的生態家園中,才能真切了解。

但我們在類似的活動現場看到的卻是傷害。在2014年的南昌螢火蟲主題公園內,不少市民直接在附近草叢中,捕捉飛出來的螢火蟲,然後裝在瓶子中供人把玩,許多螢火蟲因此死亡。而在更早的青島、長沙同類展出中,擁擠的人流和大量的閃光燈,加之不適宜的地理氣候,導致螢火蟲成批死亡。這些螢火蟲用生命之光換來的僅僅是人們的獵奇,除此以外再也沒有對棲息地保護的嚴肅認識和對棲息地破壞的認真反思。這實在是螢火蟲最後的哀嘆!

2014年4月30日晚7點半,杭州蕭山湘湖金沙戲水螢飛夜主題活動,在數千遊客的滿心期待中開始,但卻沒能如約上演萬千螢火蟲飛舞的畫面。奔著萬千螢火去的遊客,只看到了寥寥幾隻螢火蟲,掃興退場。遊客因螢火蟲數量稀少未達到主辦方所承諾的觀賞效果而引發雙方衝突,上演萬人齊喊退票,景區部分設施被打砸。

這一次,儘管主辦方已對媒體表明,會嚴格限制每天的參觀人數,但在本質上,基於獵奇的消費心理和零距離接觸這兩項基本特點,偶發性的追逐、捕捉、拍打,繼而引發哄搶和遊客之間的爭執,仍然不能完全避免。

省會城市應引領棲息地保護,停止不文明展演

翻查往年在各地舉辦的螢火蟲主題活動媒體報導,不難發現惡評如潮。人們不僅對這一搶奪自然的行為抱以反感,更對一部分城市人的獵奇消費十分排斥。而對於網絡電商日益氾濫的螢火蟲販賣,更是引發無數自然愛好者的擔憂。

事實上,喜愛螢火蟲,愛護螢火蟲及其家園,有遠比捕捉野外更好的方式。

在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台灣地區非常盛行的螢火蟲保育,就帶來了很多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日本政府為了保護和觀賞螢火蟲甚至放棄鐵路的修建,由政府、科研機構及民間團體共同努力,建立了諸多賞螢地點,每年都有大批的遊客前往螢火蟲聚居的地方參觀。在新西蘭北島一個小城,成千上萬的螢火蟲在岩洞內熠熠發光,燦若繁星,有人把這種自然奇觀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儘管已是發達都市,以上海為例,上海市民仍然可以在植物園和森林公園或城市濕地等環境裡,找到野外螢火蟲的身影。在自然導賞活動的越來越熱門的當下,上海的自然愛好者們帶著虔誠的自然禮讚之心,來向自然學習;他們離開之後,包括螢火蟲在內的野生動物,仍然可以安然棲居。他們讚美這些自然界的精靈,也在努力保護這些棲息地。這正是國際大都市與自然共存的和諧之道。

我們希望北京、貴陽、武漢、西安、鄭州、哈爾濱等省會城市,可以效仿上海,及時叫停這樣的「螢火蟲主題公園」。作為城市文明窗口,有義務,也有責任,引領和帶動中國更多地方,保住為數不多的自然棲息地,將掠奪生態的螢火蟲主題展這股迫害自然的歪風,遏制在城市窗口之下。

7月10日,媒體最新報導稱,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通過官方微信「 警民直通車松江」 發布:「 該項目未經審批,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現已被松江區相關主管部門勒令整改。」 文章中提到,今後啟不啟動、何時啟動,還不得而知。

我們希望提醒各地政府,對今年夏天已經出現的「螢火蟲主題公園」商業活動及其主辦方進行調查,及時停止。

愛好自然的人們
2015年7月16日

聯署發起單位:自然大學、青環志願者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