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限定栗喉蜂虎 金管處走過16年保育路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季節限定栗喉蜂虎 金管處走過16年保育路

栗喉蜂虎保育回顧

2015年08月13日
本報2015年8月13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每年四月,有一身燦爛羽翼的栗喉蜂虎翩翩飛抵金門,點綴金門夏日色彩。十幾年來,金管處為了確保每年這群夏日精靈的到訪,保育研究雙管齊下。這些努力透過導演廖東坤以四年時間拍攝紀錄,也完整呈現栗喉蜂虎生命中停駐金門的時光。影片中,小小身軀為了生存發展集體營巢、守護家園的教戰守則,除了讚嘆,也讓人明瞭沒有棲地,哪有家的道理。

栗喉蜂虎有藍尾捕蜂者之稱,擅長空中捕食飛行中的昆蟲。攝影:廖東坤,金管處提供,版權所有,請勿轉載。

藍尾巴的捕蜂者 金門限定夏候鳥

要說栗喉蜂虎(Merops philippinus)是金門的寶,毫不為過!牠們以一身寶藍、金屬綠、栗紅色、淺綠、黑色等繽紛豐富羽色吸睛,許多來自台灣、中國、日本、香港等,各地鳥友不遠千里前來,一睹其美麗風采。

但對飛行中的昆蟲,栗喉蜂虎可說是兇悍的剋星。牠的英文名字Blue-tailed Bee Eater藍色尾巴的捕蜂者,傳神的描述了牠的特色,也說明了其高超的捕食昆蟲技巧。捕食的對象包括蟬、蛾、蜻廷、蝴蝶、食蟲虻、芽蠅等飛行中的昆蟲,捕食過程中能量的消耗相當驚人。

世界上的蜂虎科鳥類共有三個屬28種,都會挖洞築巢,喜歡吃蜜蜂,因此幾乎和蜜蜂的分布重疊。

每年四到九月,約3000隻栗喉蜂虎翩然來訪,在金門挖洞築巢,繁衍後代,是金門極具特色之夏候鳥;台灣並無分布。而根據金管處資料,廈門雖於2011年12月成立五緣灣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也是廈門最大的栗喉蜂虎棲息、繁殖地,但數量也僅約100隻。

蜂虎具有絢爛的羽色,是金門的夏日精靈。攝影:廖東坤。

為何選擇金門繁殖?金管處表示,金門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的九龍江口外,行政區域由12個島嶼組成,其中以金門島及烈嶼島面積較大,由於地處中國沿海的弧線邊緣,這個地理位置剛好是候鳥南遷北返的主要路徑,每年吸引許多鳥類在此繁殖、度冬或是過境停留。

金門因為地理位置靠近中國,其自然生態有關動、植物相都與福建省較為相近。但是人類土地需求、快速開發,讓這些遷徙者往往陷入無家可歸的窘境。

栗喉蜂虎在金門的任務,就是繁衍下一代,屬於集體繁殖的族群,只見牠們忙著配對、求偶,接著就分工孵卵、育雛。透過學者田野調查中發現,集體繁殖的好處,不但確保族群數量,還可共同防禦天敵,保護巢地安全。

野外生活相對嚴酷,透過影片紀錄,從輪流孵卵到每幾小時餵食,親鳥極盡照顧之職責,但巢洞內兄弟鬩牆、落巢的雛鳥,親鳥都不介入相救。畢竟漸入秋日,啟程往南避冬時,環境更加嚴酷,雛鳥要更堅強,才能抵禦自然環境的挑戰。

解開棋盤鳥遷徙之謎

栗喉蜂虎偏好使用海邊沙堆、沖蝕溝、人為活動所造成的土堆等作為其營巢地,尤其偏好乾淨較無植被覆蓋的坡面,星羅棋布在坡面上,有如一局棋盤,因此也博得金門人以「棋盤鳥」稱之。

為了維繫棲地,金門國家公園每年都在青年農莊、田埔等蜂虎長年使用的營巢地,進行坡面整治,將坡面上植被以及舊有巢洞移除,並將坡面壓實;並栽植植被吸引昆蟲前來。

蜂虎的集合住宅。攝影:廖東坤。

2011年更於慈湖三角堡附近進行棲地復育,營造適合蜂虎使用的繁殖坡面,以維持穩定的生殖族群。營巢數量也由去(2014)年的85巢增加到今年的179巢,青年農莊也由去年的128巢增加到今年的258巢,今年金管處保育的營巢地,一共記錄到440個以上的巢洞,比去年239巢更多。

去年藉由金門縣野鳥學會專家協助指導,金管處同仁接棒監測,了解栗喉蜂虎在金門整體族群消長情形。七月中旬全島族群數量已達2927隻,其中瓊林水庫周邊竹林有1475隻,佔當月整體族群數量約51%,為金門最大夜棲地,其次依序為金龜山周邊木麻黃林709隻、農試所周邊竹園743隻。

今年另一個重要里程是金管處與研究團隊預計以兩年時間,利用最新型的地理記錄器(pinpoint GPS、geolocator),嘗試解開栗喉蜂虎在島內的活動範圍、遷徙路徑以及度冬地點之謎。

初步發現同一隻個體每晚不一定到相同的夜棲地休息,以在慈湖裝置地理記錄器的個體為例,第一晚在慈湖農莊樹林內,第二至四晚則飛至瓊林水庫。

這些紀錄器預計在蜂虎生殖季結束前,完成繫放,並期能於2016年回收,透過地理資訊紀錄,瞭解蜂虎在離開金門之後的活動行蹤。

守護金門生物多樣性

金門保有鱟、水獺、金龜、大鱗細鯿以及栗喉蜂虎等台灣望塵莫及的生物多樣性,端賴金門縣政府與金管處合作默契,而栗喉蜂虎保育尤以金管處為主,縣府則提供保育上相關行政作業,例如維護棲地不受人為干擾。

金管處栗喉蜂虎的研究保育行動可說始於1999年「金門國家公園鳥類生態紀錄研究」委託研究計畫,時任計畫主持人的鳥類研究專家劉小如博士提出七點對國家公園經營管理之建議,其中建議:經營栗喉蜂虎繁殖地。金管處遂決定2002年進行研究計畫委託,由台大教授袁孝維研究團隊調查監測至今,至今超過15年不輟。

金管處處長謝偉松表示,遷徙性鳥類是無國界的世界公民,所以不僅需要在繁殖地進行研究與保育措施,遷徙路徑及度冬地同樣扮演著重樣的角色。

【相關文章】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