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禁售塑膠柔珠 杜絕危害APP助你一臂之力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加州禁售塑膠柔珠 杜絕危害APP助你一臂之力

2015年09月17日
本報2015年9月17日台北訊,彭瑞祥整理報導

繼美國伊利諾州立法逐步淘汰含塑膠微粒的個人清潔用品後,加州議會在9月初也通過法案,禁止境內販賣任何內含超過1ppm(百萬分之一)塑膠微粒的個人清潔用品,長期關注危害物質管制的「看守台灣」也正與歐洲環保團體合作,推廣民眾下載「打擊塑膠微粒」APP,便利民眾用手機掃描產品條碼,就可得知產品成分是否含有塑膠。

顯微鏡下,一些個人清潔用品中的塑膠「柔珠」。照片提供:看守台灣。
顯微鏡下,一些個人清潔用品中的塑膠「柔珠」。照片提供:看守台灣。

加州議會所通過的法律是今年2月26日即送入議會,引起高度爭論的AB 888號法案(Assembly Bill 88),該法規定,自2020年開始,凡是塑膠微粒含量超過1ppm(百萬分之一)的個人清潔用品,禁止在加州境內販賣,違反者將依廢棄物管理法,每日處以2500美元罰鍰。

大紀元報導,起草禁令的眾議員布魯姆(Richard Bloom)說,塑膠微粒廣泛用於多種產品,已經成為全美水域最大的污染源,包括洛杉磯河、太平洋以及五大湖區(Great Lakes)水域都被汙染,「造成的環境和野生動物代價實在太大了。」

立法消息讓長期關注塑膠垃圾的美國環保團體5 Gyres 大為振奮,在臉書上發布「勝利」圖案,鼓勵民眾關注。看守台灣協會則透過臉書評論,「不准超過1ppm,其實等於完全禁止販賣含塑膠微粒的清潔用品。當然在利益方與環境保護方相抗衡後的妥協時限是四年多以後的2020年1月1日,實際上根本無須拖得這麼晚;因為現在市面上早就有許多完全以天然成分來去角質或深層清潔的產品。」

環保團體的努力不僅是從議會立法著手,2012年起,北歐的「塑膠濃湯」(Plastic Soup)與「北海協會」(Stichting De Noordzee)合作研發APP ,目前已有34個國家共72個NGO與研發團隊合作,看守台灣協會也是其中之一。消費者只要使用這套APP掃描產品條碼,便可得知其中是否含有PP、PE、PET或PMMA等物質,而不必瞇著眼睛檢查產品成分諸如polyethylene、polypropylene難記的化學名稱。在看守台灣協會和志工的努力下,在台灣銷售的產品資訊也已列在該APP的資料庫。

「打擊塑膠微粒」APP。照片來源:Beat the Micro Bead
「打擊塑膠微粒」APP。照片來源:Beat the Micro Bead

不過,該APP的說明文字尚未中文化,看守台灣表示將另行募資進行這項工作。

打擊塑膠柔珠的長期抗戰

看守台灣表示,民眾如果發現自己家中的產品含有塑膠微粒,又不知如何妥善處理,可以將該產品寄給該協會處理。

看守台灣會將其中的微粒純化出來,乾燥成粉狀後裝在夾鏈袋內,留下各式各樣的塑膠微粒,並將空包裝照相建檔後回收。等之後與相關政府單位(環保署與食藥署)會商後,若行政部門仍不願有積極作為,或是有來自業界的阻力,該協會將再研擬進行「將塑膠微粒寄給相關決策單位」及連署行動。

看守台灣也蒐羅塑膠微粒危害的科學證據,歡迎認為環保團體是「危言聳聽」的民眾深入考察:

  • 市售強調去角質、深層潔淨、含柔珠與具磨砂效果的產品,有70%以上含有塑膠微粒,而其中95%以上屬於polyethylene(PE)聚乙烯塑膠(研究員調查統計,樣本大於100)。
  • PE聚乙烯塑膠非常容易吸附有機污染物(包括台灣半導體業必用的全氟化物,以及菲、萘、γ-六氯環己烷、萘酚等神經毒殺蟲劑與多環芳香烴類,還有多氯聯苯),且比起其他類塑膠,PE的吸附力相對要強許多(參考文獻1~3)。
  • 在巴西的戈亞納河出海口,水體中塑膠微粒的密度約相當於同地區的魚卵密度,且約為同地區幼魚密度的一半(參考文獻4)。
  • 比利時研究指出,當地養殖海產「紫殼菜蛤(食用殼菜蛤)」與「牡蠣」中,紫殼菜蛤平均每克(乾重)含有0.36顆塑膠微粒,牡蠣平均每克(乾重)含有0.47顆塑膠微粒;經統計後,在歐洲常食用牡蠣等貝類的族群,每人每年塑膠微粒攝取量約為11000顆,而不常食用的人每年也會吃進約1800顆(參考文獻5)。
  • 比貝類小上許多的濾食性浮游生物(尤其是橈足類,體積約小於2mm)會將polystyrene(PS,俗稱保麗龍)微粒當作食物。而這些浮游生物幾乎位居食物鏈底層,因此清潔用品中刻意製造的塑膠微粒與其吸附的物質,比起大自然分解的微塑膠,是在食物鏈更底層便開始累積的(參考文獻6)。

【參考文獻】

  1. The partition behavior of perfluorooctanesulfonate (PFOS) and perfluorooctanesulfonamide (FOSA) on microplastics. Fei Wang et al. Chemosphere 119 (2015) 841–847
  2. Sorption of Four Hydrophobic Organic Compounds by Three Chemically Distinct Polymers: Role of Chemical and Physical Composition. Xiaoying Guo et al. Environ. Sci. Technol. 2012, 46, 7252−7259
  3. Long-Term Field Measurement of Sorp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nts to Five Types of Plastic Pellets: Implications for Plastic Marine Debris. Chelsea M. Rochman et al. Environ. Sci. Technol. 2013, 47, 1646−1654
  4.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microplastics within the plankton of a tropical estuary. A.R.A. Lima et al. Environmental Research 132 (2014) 146–155
  5. Microplastics in bivalves cultured for human consumption. Lisbeth Van Cauwenberghe and Colin R. Jansse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93 (2014) 65–70
  6. Ingestion and transfer of microplastics in the planktonic food web. Outi Setälä et 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85 (2014) 77–83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作者

彭瑞祥

六年級生,曾在咖啡店當吧檯兼翻譯,十多年前受南方電子報、破報、國家地理雜誌啟蒙,希望也能自己做媒體關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