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東河畔水文化 中興河道洗衫坑的故事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竹東河畔水文化 中興河道洗衫坑的故事

2015年12月04日
作者:葉日嘉
竹東鎮行政區域圖。圖片來源:竹東鎮公所

竹東鎮位於新竹縣頭前溪南岸,是一東西狹長的小市(鄉)鎮。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定義竹東是小市鎮還是小鄉鎮,總之就是個城不城、鄉不鄉的地方。

「城」的部分來自於,他是個很早期就因為各式工業開發(林場、天然氣、矽沙玻璃、水泥業、台鐵內灣支線)而發展而成的早期聚落,戰後初期更與中壢、豐原並稱為台灣傳統三大鎮。竹東林場也與羅東林場、東勢林場、阿里山林場,並稱台灣四大林場。「鄉」的部分則因為,竹東位居新竹東南山區各鄰鄉主要的進出門戶,也是農產運銷的聚集地,居民的生活方式與習慣也相對傳統,地形上也是個山城,因此城鎮化的外觀,卻內涵有道道地地的鄉民社會、鄉民性格。

地形上東高西低、南有山北有河,沿著頭前溪南岸及南岸群山所沖積出來的一階一階的台地。因著水流的方向,地方上也習慣將西行稱之為「下」,東行稱之為「上」。而本文所要介紹的,其實就是穿越竹東主要市區的一條,現在普遍被稱之為「中興河道」的「河川(排水溝)」。

「中興河道」水從哪來

介紹一條河,或許該從「水」自哪裡來開始講起。我們將中興河道以曉江亭為界,分上游、下游兩段來看,下游地區除了過曉江亭後有個大轉彎之外,基本上都是筆直的河道,從曉江亭到出河口匯入頭前溪全長約2公里。上游地區則剛好有三管水一條來自大窩(大鄉里)、一條來自員棟,並有一條小條的支流,正好就在曉江亭上游處匯流,客家話通常會稱這樣的地方為「三合水」。從交匯處到各支流目前已知的源頭,則大約也有2公里長(部分河段今已不見天日,僅能依可見的水流方向判斷河道位置)。再往上就是來自各個坑溝、山壢的水所匯集。

竹東鎮中興河道(洗衫坑)水系圖   。底圖:GoogleMap。河道繪製:葉日嘉

居民劉小姐就對於童年時期,曉江亭附近淹水的畫面記憶深刻,從曉江亭到中正路口這一帶,其實就是上游這三管水匯流後,要流入城鎮聚落前的最低處,而這樣的地方通常應該會有個深潭形成。但不巧的是曉江亭下游的那段轉彎,從流體力學得知,上游的水流在過彎前會減速,而這裡又恰巧是三合水的地方,水量很大,若下游宣洩不急,就會導致上游河水上漲,終至溢出河道往聚落、住家、道路造成淹水。

「中興河道」名稱何來

河岸邊的違建、河道內的汙濁、直接排入河道的道路排水,都是長期以來沒有管制,造成的惡臭與髒亂。圖片來源:葉日嘉

猶記得筆者國小五、六年級時(1991)的某天,老師發給全班同學,一張鎮公所希望學生帶回給家長們填寫的問卷,問卷大致的內容,是要問家長們對於河道河面加蓋後的使用用途進行調查。當時地方上,早已知道河道將被加蓋作為停車場,而家長們所填寫的答案也都朝停車場的規劃來回答。此後,這條河的某些河段就陸續被加蓋,且規劃了停車格並開始收停車費。

加蓋的河段除了作為停車場、也是選舉與節慶期間鎮上少有的大型晚會會場、也可以是特賣會的展場。後來每逢選舉,候選人的宣傳車、造勢文宣上都播放著在「中興河道」舉辦大型造勢晚會的宣傳。久而久之,大家就漸漸的稱呼這裡叫做「中興河道」。

我所詢問過的社區前輩們,至今依然沒人知道「中興河道」這名字從何而來?而中興河道就這樣從一個自然的河道,變成被封底的子母溝,然後河道上方加蓋,又歷經了幾次岸邊步道的舖設、廣場的翻修而逐漸變成今日「客家戲曲公園」的面貌。卻沒人知道她名字的來歷!

河道加蓋成為客家戲曲公園。圖片來源:葉日嘉

「中興河道」的身世

為了了解「中興河道」的身世,我致電新竹縣政府工務處下水道科詢問,幸運遇到一位很有耐心的承辦員,在電話中花了將近十分鐘的時間跟我說明:「『中興河道』其實以前就是從竹東周邊山上山溝匯流泉水而流下來,但因為距離聚落太近,流入主要市區聚落之後,屬於都市計劃範圍內,因此不歸農業局管,但她又不屬於縣管河川,也不是縣府公告的區域排水,目前僅由工務處下水道科「代為」負責清淤的工作。」

周邊居民對此有不同的理解,住戶蕭先生就說:「這一直都是水利地啊,以前的河川用水泥封底、蓋水泥護岸,都是省府時代省住都局跟省水利局做的。」

原來這條河川長期以來只有簡單的清淤工作,除了是因為廢省帶來的問題之外,新的管轄權責不明,導致多個河段週邊違建、佔地一直增加,家庭廢污水直接往河裡排,甚至上游已經有部分河段隱沒在建築物中,幾乎找不到河道在哪?妾身不明又沒有實質的管轄單位,造就了今天「中興河道」變成了一條流經都市計劃範圍內的大排水溝。

水泥封底,中興河道變成城市裡的大排水溝。圖片來源:葉日嘉

偏不叫她「中興河道」 

地方上對她其實舊稱為「洗衫坑」,顧名思義就是婦女早期聚集洗衣的地方,這是目前地方人最熟知也最感親切的名稱。但是叫他「洗衫坑」就對嗎?

洗衫坑文史工作隊就有學員訪問了社區耆老時調查到說:「洗衫坑只是天龍餐廳到中央市場那段」、「東寧橋(上游)叫做軟陂」、「軟陂頭擺有窩大深潭」。這些說法正好也與地方老相師李增昌先生的記憶相符。

婦女在洗衫坑洗衫的舊照。攝影者:鍾鴻影先生 ; 提供者:黎許傳先生

李增昌先生回憶裡:「現在的東寧橋在過去清朝時代叫做『軟陂橋』,日據時代才由地方頭人捐資改建為今東寧橋,橋下的水就是軟陂的引水,源頭來自管頭壢」。「軟陂上方的曉江亭則是大正年間興建的茶亭,曉江名稱的由來則是因為面東,一早就照到太陽,又在水邊而得名」。此亭也是日治時期台車(輕便車)運輸的停靠站(徐彩雲,2012,P60)。據說在1960年竹東育樂公園蓋好後(中央市場旁),洗衫坑上還被當成划船遊樂區(徐彩雲,2012,P46)。

目前洗衫坑幾乎全段的河床,都已經被水泥封底成子母溝,部分河道上方被加蓋當停車場,有些河岸設有步道、小公園,有些則搭有階梯可以下到河床邊,有一個個的小水槽,方便民眾洗衣服。

有趣的是:洗衣槽裡的水並不來自河道,因為河道已經被污染,哪還有人敢用這水洗衣服!那到底水從哪來?問過幾位洗衣服的伯母,大家都手指著水泥牆上水管內源源不絕湧出的水然後說:「這裡!」在這段河道上每一槽洗衫坑的水,都是從水泥堤岸後方牆壁內、或更遠的地方牽管線引來的「泉水」,不管這槽是從上游移到下游,還是從左岸移至右岸經歷多次改槽換「帶」(地帶),我們貼心的工程單位總是能在水泥牆壁後方找出源源不絕的水,讓伯母們安心地洗衣服。而我認為,那就是壁面後方地底下的泉水啊!

洗衫坑河岸邊的洗衣槽。圖片來源:葉日嘉

涼井與挑水崎 竹東水文化

「涼井」是位在竹東鎮南華里一處小巷內的地下水井,地勢比洗衫坑稍高,地底下因有水脈流過,有豐沛的地下水,長年以來都是地方人會去挑水洗滌、載水回家煮飯、泡茶喝的好水。涼井的存在,正足以說明何以洗衫坑可以不斷的在經歷各種工程、水泥堤岸後,經過改槽換帶還能挖掘出泉水洗衣服的重要證明,就是因為竹東的地層下有豐沛的地下水。

另一個見證地方水文化與地形的重要證據就是「挑水崎」這個老地名。竹東的地形其實是呈東西狹長,由南邊丘陵向北邊河床遞減的台階地形,過去竹東街道聚落內的居民,都要沿著「崎」往洗衫坑去挑水,而這挑水的坡道、呈南北走向的坡道,就被地方人稱之為「挑水崎」,以今之大同路或隔鄰的商華街最為著名。

不曾認識過往 如何規劃未來

今年初(2015),我們得知內政部營建署提出了「城鄉均衡發展計劃」,將要甄選全國18個鄉鎮,提案風情小鎮計劃,未來四年國家將投入四年200億的建設經費,新竹縣政府以竹東鎮作為提案甄選的候選城鎮。獲得了全國最高額的補助經費,四年12億(中央負擔8.9億,地方政府負擔自籌款3億),共規劃有九大項主計劃、40多項子計劃。其中「中興河道水岸生活暨週邊空間魅力營造」計劃,被視為是所有計劃的核心計劃,斥資將近五億,有超過1/3的預算將在未來四年裡被用在「中興河道」這項計劃裡。

中興河道水岸生活暨週邊空間魅力營造計劃是整個風情小鎮計劃的核心內容,所編列的經費近5億。資料來源:新竹縣政府

但我們擔心的是:至今沒有任何一位縣府官員可以清楚告知竹東中興河道名稱的由來,至今縣府與公所沒有任何一條可以依循的法律或自治條例對中興河道的管理進行規範,他既不是中央管的河川,也不是縣管河川,更不是縣府公告的區域排水。當然她也未曾有過完整的水文演算、河川治理線的劃設、河道地籍及河岸地籍的清查,及洪鋒量的演算,然而她卻從省府時代就被各式各樣的工程加以封底、加蓋、護岸、並施作有各式景觀工程。河道的污染,河岸邊違建等問題,日復一日的加劇,致使變成現今這種死氣沈沈的模樣。

然而要整治她,下游已經是個人口極為稠密的住商區,河道兩岸的違建及河面上的加蓋問題嚴重。上游也因為開發越趨稠密,與河爭地且山坡地開發加劇,整體來看,中興河道的治理,需要的是一個跨域綜合的治理。然而她難能可貴的是,一個將近十萬人在此生活、居住、求學、交通、購物、農產運銷的核心區域。在這樣的地方竟然還有湧泉可以洗衣服?

河道垃圾滿佈,聚落的廢汙水也匯流進河道。圖片來源:葉日嘉

這些才應該是中興河道將來不管是要進行任何規劃設計都得面臨到的基礎工作。一個2、30年來無人聞問的工作,竟想在四年內就號稱打造「中興河道」成為竹東的空間魅力營造點,創造觀光人潮!這樣的說法不僅令人匪夷所思,更令人替竹東這30年來的政治發展感到失望!

問渠哪得清如許?

整體空間被切割成鄰里公園、河道加蓋停車場及岸上停車場,顯得破碎。圖片來源:葉日嘉

「中興河道」的開蓋與否?據新竹縣景觀總顧問曾光宗教授轉述:「目前整個中興河道上的停車場,除了戲曲公園段決定不拆之外,其他段都會打開,目前已經有這樣的共識(曾光宗,20150812,橫山鄉)」。但我們好奇的是,這是誰的共識?根據的理由是什麼?

這段「共識」不開蓋的河段,正是過去竹東人曾經有過河岸划船戲水遊樂記憶的河段,也是最足以代表竹東市中心景觀特色的河段。此段河道的景觀規劃,更應該將右岸育樂公園及週邊的中央市場視為一個景觀的整體來規劃,而不是像現今切割成三塊不同的空間區域,不僅欠缺空間的整體感,更沒有區塊邊界相縫合的美感。

「中興河道」的整治計劃,站在關心水環境與生態的觀點,個人很樂見縣府與公所有這樣的企圖心要將河道開蓋,但問題跟當初加蓋時一樣,這過程都是未經居民充分討論後的結果,開蓋後的週邊停車問題、水源污染、水量、岸邊違建、河岸現況基礎調查、法令規範等前置作業,這些都尚未完備,阻力將可想而知。

「中興河道水岸生活暨週邊空間魅力營造」斥資將近五億,有超過1/3的預算在這項計劃裡。被視為「竹東風情小鎮」九大項計劃中的核心,卻用這麼草率的態度來提案,我們如何敢期待將來的成果?但現在若不進行,將來問題恐怕只會更嚴重且複雜,若真想解決問題,這不是光靠景觀工程就可以處理的。

為有源頭活水來!

俯瞰竹東的發展,洗衫坑上游的大鄉里、員棟里發源地,多年來已經被數個建案開發的光禿禿,不僅整座山頭不見,連代表地方風水紋理的山脊-分水龍都被斬斷。如果還缺少上游水土保持的工作,洗衫坑的水不會回到過去的榮景,小鎮也不會因此更有風情。

曾經聽很多父執輩的長輩說過,他們小時候都曾經洗衫坑裡玩水,許多人也都有相同的回憶。但現在的水我可能連摸都不敢摸啊!

我的願望不大,只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再次有機會下去這條河道裡玩水,一個流經十萬人生活居住小鎮的河流,若能洗衣服、能玩水、還可能可以划船。我不期待四年就可以完成這些事,因為我知道這困難度遠超乎目前「風情小鎮」計劃所能想像。但我們終究要開始踏出第一步。

藉此文,邀請全國所有關心河川生態、關心都市發展、關心環境政治的朋友能夠一同來關心,也歡迎到訪竹東,我們非常樂意帶你走一趟「偏不叫他中興河道」!

到訪竹東,走一趟「偏不叫他中興河道」吧!圖片來源:葉日嘉

特別感謝:台灣綠黨新竹縣議會周江杰議員、中原大學曾光宗教授、文史工作者黎許傳老師、竹東洗衫坑文史工作隊、經典工程顧問公司郭美君經理、竹東社區大學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 徐彩雲,2012,「拾影竹東-李增昌」,臺北: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