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籃到搖籃】國際地毯製造商Desso的循環之旅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從搖籃到搖籃】國際地毯製造商Desso的循環之旅

2015年12月09日
作者:台灣搖籃到搖籃平台

從2002年德國化學家麥克‧布朗嘉(Michael Braugart)及美國建築師威廉‧麥唐諾(William McDonough)提出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 C2C)這個重新設計產品、材料的概念──主張向大自然學習,意即所有物質都是養分、皆可循環利用──開始,知名跨國企業、歐美各界政府、學界等接連響應,向世界展現了可以兼顧環境、經濟與公平性的另一種發展的可能。

而台灣也在2008年《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一書中文版上市後,不遑多讓地加入了這個運動,產官學界各處皆可聽到陸續發芽的案例:傳統產業運用該思維創新,躍上國際舞台;社會企業家被搖籃到搖籃的概念啟發,在台灣各角落以不同形式體現、實踐著;環保署自2011年起以搖籃到搖籃思維輔導多項產品,現在台灣共有11項產品拿到國際上的搖籃到搖籃認證、搖籃到搖籃策略聯盟累積到56個會員。

在搖籃到搖籃以緩慢、穩健的步調逐漸在各地發芽壯大的同時,帶有濃烈搖籃到搖籃色彩的循環經濟倡議,更是在近幾年挾著世界經濟論壇、麥肯錫顧問公司和諸多赫赫有名企業的聲勢,在國際上被廣泛地討論著!除了以搖籃到搖籃率先提出的工業、生物循環作為理論基礎外,循環經濟的倡議更精確地點出將線性改為循環可創造的商業利益,並且擁抱正急速形塑著世界新樣貌的共享經濟、自造者運動等新科技與社群趨勢。

雖然在台灣,大家嘴巴上都說永續是商業的趨勢,但以削價競爭崛起、主要在價值鏈中扮演生產製造角色的台灣產業,這次究竟會不會拋開舊思維,搶先在國際循環產業鏈中占下一席之地呢?台灣搖籃到搖籃平台期待能藉著整理國內外的搖籃到搖籃案例,在讓大眾了解有另外一種發展可能的同時,激勵台灣企業加入這個運動的行列!第一個要帶大家看的是,不管在搖籃到搖籃、或是循環經濟的討論中,都一定會提到的經典先鋒案例──領先世界的地毯生產商Desso。

Desso的回收技術Refinity介紹

要談Desso的特別之處,勢必得從傷害環境的傳統地毯講起──大多市面上的地毯使用合成材料,如尼龍、聚酯或壓克力,這些使用化石原料製造的纖維接著被乳膠、聚氯乙烯(PVC)、4-苯基環己烯等同樣為石油製造的背襯材料固著。除了不可再生與本身所具毒性之外,這些地毯、背襯的材料和其化學處理與添加物,往往會釋放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這些物質使人流淚、眼睛發癢、造成呼吸問題、皮膚敏感等症狀,甚至會傷害人的肝臟、腎臟、大腦和神經系統,其中還包含了很多致癌物質。使用有限資源製造出的傳統有毒地毯,卻往往在週期性地裝潢中被迅速地淘汰──每年都有幾百萬平方公尺的廢棄地毯被丟棄,亦或進了掩埋場永不分解、亦或被焚燒,釋放毒素進自然圈中。

而成立於西元1930年的荷蘭地毯製造公司Desso重新設計了地毯磚,除了實踐材料健康性外,亦使其產品可拆解、將紗線重新處理,以繼續循環使用材料。

讓Desso轉變成搖籃到搖籃企業的推手Stef Kranendijk的TEDx演說

這個故事有幾個不同的版本,但都要從在2007年,買下了地毯及運動地板公司Desso的P&G前總經理Stef Kranendijk說起。受到多年前在一場音樂會中認識的布朗嘉教授啟發──他也許聽了場演講、或是在電視上看到了介紹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的節目,也有可能兩者皆是──他開始問自己:「我有辦法根據C2C的原則,去改造這家公司嗎?」

於2007年4月到2012年10月間擔任執行長的Kranendijk,正是驅使公司重新思考商業模式的主要推手。在他表達希望Desso成為一家搖籃到搖籃公司的意願後,該企業致力於開發製程,以確保其原物料可以進入生物循環或重回工業循環,成為新產品的原料。從尋找無毒材料以及可回收紗線開始,接著將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至50%,之後Desso發現了一個可被再次分離的無毒黏著劑,從那時候起,這間公司就開始回收他們的產品並重新再製。特別的是,他們的研發人員還創造出了一塊可藉由特殊微生物來淨化空氣、並抓取微細粉塵的地毯──「AirMaster®」。此外,像是倫敦溫布利足球場(Wembley Stadium)裡的人工草皮,以及許多郵輪裡的地毯,都是來自於這家綠色企業。

Desso的工業循環。圖片來源:EPEA

概念轉換 以租代買

「這個概念在於(將銷售)轉為服務產業,仰賴租借系統,消費者就不用買產品,只需要為其使用付費,也就是說材料的維護是我們的責任,而我們當然不願見它們被浪費…結果是多贏。」Stef Kranendijk表示,「這樣的商業模式不僅合理,而且在實務上亦可行,當2009年全球前十大地毯製造商有八家嚴重虧損的同時,我們做出更好的產品並得到了競爭優勢。這個概念不該是我拿來吹噓的,我想表達的是搖籃到搖籃是個高度可信的概念。」自2007年起,Desso在歐洲地毯磚的市場佔有率從15%提昇到25%,公司專注於搖籃到搖籃時開發出的產品AirMaster® ,更是在一片景氣低迷與市場萎縮中創造顯著的銷售業績。

Desso有許多通過搖籃到搖籃認證的產品(甚至包括宣傳手冊)正在市場上販售,並預計在2020年成為一間完全生產搖籃到搖籃產品的公司,這樣全面性的搖籃到搖籃宣誓也讓Desso得到了創新者、永續企業的美名,登上了《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與《道德性企業雜誌Ethical Corporation》。在2012年時,Desso成為英國麥克阿瑟基金會的循環經濟100計劃首批會員之一,2014年時執行長Alexander Collot d'Escury先後參與在瑞士達沃斯(Davos)和中國天津的兩次世界經濟論壇的循環經濟討論。

多管齊下 價值最優化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當企業的領導高層以其遠見篤定地領導公司往永續發展時,公司由上到下便可以心無旁騖地一同努力,也因此Desso成為了可以說是最早開花結果的搖籃到搖籃案例!此外,也正如同Desso這個案例所展示的,要系統觀地檢視整個價值鏈,才能有效地多管齊下────商業模式改造(改賣為租)、改變產品設計與材料選用、增進回收技術…等。達到最佳的價值優化;也只有完整地看到生命週期中對所有對環境、社會的影響,才能真正做到永續。

Desso遵循搖籃到搖籃原則再製成的地毯,同樣有多種樣式選擇。圖片來源:EPEA

當我們一味用舊思維在追求成長的同時,是不是錯過了其他更能創造繁榮的契機?世界經濟論壇與麥肯錫顧問公司合編的《邁向循環經濟報告》,多次指出循環是門好生意,甚至有讓全球每年省下高達1兆美元材料成本的潛力。隨著世界上的各案例如雨後春筍冒出,現在也許該是台灣企業放手一搏的時候了!?歡迎關心環境、產業的各界先進指教,和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共同促成台灣的社會、環境、經濟共榮。

Desso小檔案
成立年份:1930
地點:荷蘭
設計創新與優點:
• 搖籃到搖籃認證的地毯磚:以純粹原料製成,可以安全升級回收。
• 用聚烯烴而非瀝青作為背襯,因此可安全回收、再使用。
開發進程:
• 任命永續長Sustainability Director
• 發現搖籃到搖籃並開始合作
• 分析現有產品中的材料
• 替換材料
• 開發回收系統:處理地毯磚的器材、生產鏈的合作與出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