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孓長在水裡,又不是樹上,幹嘛要砍樹?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孑孓長在水裡,又不是樹上,幹嘛要砍樹?

2016年01月06日
作者:羅士哲(獨立教育工作者)

這學期帶孩子們走台南的溪流,每走過一條,就會發現,草與樹不見了。三崁店的植被不見了,鹽水溪畔的草木不見了,柴頭港溪溪畔,更是整片剷除殆盡。如下圖所示,不只是「修剪」,而是剷除到一點都不剩。

台南溪畔的植被消失了。圖片來源:羅士哲

我知道這是防治登革熱的政策,但我一直對這方法的效果有疑慮。小孩們提出了疑惑也很直接:「孑孓長在水裡,又不是樹上,幹嘛要砍樹?」終於,昨天在台江的「重回村廟論壇」,有機會跟市府的秘書長,以及水利局局長請教這件事。

得到的答覆很有趣。之所以剷除草木,是因為1.草木裡面有垃圾,垃圾會積水;2.草木裡面有窪地,窪地會積水。所以,必須把草木剷除。

這或許是一個可以同情的理由,但實在很難看做是能說服人的理由。拿我家鄰近的鹽水溪來說,剷除的位置在河濱,離人們活動的堤防有一大段距離,誰會大老遠跑過去那裡丟垃圾呢?退一步說,如果就是有人會閒著沒事跑去樹叢丟垃圾,難道會因為剷除草木,就讓他們不去嗎?而難道剷除了草木,土壤就不會產生低窪?就不會積水?再說,這些雜木雜草生長速度快得驚人,難不成每年都要撥一筆預算來砍樹,讓台南的溪畔永遠維持光禿禿一片?不只景觀變得醜陋,小孩們可以去拔草玩耍的地方,也消失了。

該怎麼說呢?這大概就像是,因為一片指甲受傷了,就把整隻手給砍掉。卻沒有想到(還是不願意想?),這隻手,還有多少重要的用途。

解決垃圾的問題,在我們台南人就是很沒公德心的前提下,大概只有一個解:堤岸廣設垃圾桶。亂丟的現象解決了,配合組織河川的巡守,清除零星的積水跟垃圾,這樣才是治本的辦法。現在反而是把草木砍掉,然後丟著不管。用這種態度面對登革熱,也就難怪今年會搞成這樣。

再者,這個政策施行的評估,也讓人完全看不出所以然來。再拿我們鹽水溪做例子。我們溪北的溪頂寮,相較於溪南的六甲頂,鄭仔寮一帶,算是疫情較不嚴峻的疫區。但是,卻只有溪北的草木被剷除,溪南的草木還好好的(但柴頭港溪流經的河段則已被剷除)。這些施行的地點,範圍,到底是依據什麼評估的呢?直覺?

一天晚上在鹽水溪堤岸上吃點心,我一靠近一大群小狗靠了過來。我知道,他們從前就住在溪畔的樹林裡面,現在他們的家消失了,只好躺在水泥籃球場,以及一旁的草叢裡面。從前,他們鮮少這樣圍過來,現在因為溪畔的窩被破壞,反而靠人們更近了。一方面,我為牠們失去住所難過;另一方面,又擔心這些野狗,會不會攻擊人呢?

植物被犧牲剷除,景觀被破壞,狗和其他生物失去了家園,孩子們失去了玩耍的地方。成效,卻一點都不能期待。

砍一排樹,一排「沒有價值的雜木」,聽起來是很單純的事。但牽連的影響,卻有許許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