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5)日經立委爆料,成功大學與中鋼子公司「中聯資源」合作,以實驗為名,在成大安南校區填埋轉爐石,面積至少3公頃。成大稍晚則回應,這項計畫環保署、科技部也有參與合作。
轉爐石與日前松菸文創大樓的電弧爐還原碴類似,都有強鹼、遇水膨脹的特性,溶出後的三價鉻,將會衝擊水體。
成功大學永續環境實驗所為推動煉鋼爐石等無機副產物資源回收再利用技術研究與綠色工程材料開發,除與中鋼進行產學合作計畫,尚與環保署、科技部合作,同步進行資源循環及土壤污染整治技術開發計畫,結合成大永續環境實驗所、公共工程研究中心、水工試驗所、環工系、土木系、資源系、環醫所等教學研究單位,透過環境監測、風險評估等方法,評估煉鋼爐石應用於填築材料對周邊環境之影響,並建立施工前後附近區域土壤、水體、空氣之環境監測資料庫。
2016/2/15 混凝土隔離層完工。圖片來源:成功大學提供。
本報報導,作為填埋中鋼爐石的「試驗用地」為至少3公頃的「現地環境地工試驗場」。「幾乎是小型掩埋場的規模!」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質疑,若要進行爐石的環境相容性實驗,何需這麼大的面積?
成大回應指出,為了研究煉鋼爐石作為河、海岸工程替代性材料,需加強放大規模之現地實驗,以確定將其應用於河、海岸工程之環境安全性。該處為一兼具教學、研究、訓練、示範等多功能的教研基地,累積開發面積約3.4公頃,未達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面積。
成大總務處強調,場址有設置30公分混凝土阻隔層,再塗一層瀝青,最外再襯1mm不透水布,且於周遭設置地下水等相關監測設施,確保周圍土壤及地下水不受影響。若未來發生環境污染,中鋼公司承諾無條件移除試驗區所填築之爐石,並負起污染整治責任。
校方表示,該計畫是依校內程序召開校園規劃工作小組審議,針對分期分區規劃、監測計畫、相關研究試驗報告數據、安全衛生管理及環境保護措施、未來爐石處理方式等,召開過多次討論會議所決議。
2016/1/25 不透水布完工。圖片來源:成功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