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西里岸故事】攤開部落地圖 複習前人生活足跡 | 環境資訊中心
比西里岸故事

【比西里岸故事】攤開部落地圖 複習前人生活足跡

2016年03月16日
作者:李昀(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台東工作站專案執行)

※ 前言:2015年,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比西里岸部落青年一起製作部落立體地圖,部落地圖開啟的是一段尋訪傳統地名與老人家記憶的路程。儘管地圖製作已告一段落,2016年,部落地圖任務未竟,這趟記錄之旅將繼續走下去......

比西里岸部落立體地圖的製作,於2015年底大抵告一段落。在2016年,我們也開始讓部落地圖在各種展示場合曝光,希望更多人能用另一種角度看見我們所守護的比西里岸。當一大片的立體模型地圖攤在眼前,總是會有人好奇地詢問,為什麼要做這個地圖啊?

比西里岸部落地圖於環資家庭日展出,工作人員正在向來賓解說地圖。圖片來源: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從傳統領域說起

部落地圖,就是將部落的傳統領域給繪製出來。傳統領域,亦即「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大家或許多少聽過,只是這個詞彙,究竟是什麼意思?範圍又是如何劃定?在去年6月才剛通過的「原住民族土地及海域法」草案,對於「原住民傳統領域」有如下的定義:

(一)傳統祭典區域:指原住民族祖傳之信仰、禁忌等慣俗認定為神聖不可侵犯之區域。

(二)祖靈聖地:指原住民族基於祖靈信仰所認定之聖地,包括祖靈居住之地及祖靈安息之地。前者,如邵族所稱之祖靈聖地,各氏族之人會在其各自祖靈聖地進行祖靈祭;後者,通常指祖先埋葬之地(如泰雅族之祖墳)或是指祖先死後靈魂安息之地。

(三)舊部落土地:指原住民族長久居住,且成為該族文化中心之部落(如鄒族之特富野部落及達邦部落),或原住民族被迫遷移(如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強迫原住民部落集體移住),或部落部分人口自行遷移而離開原居地至別地,則其原來居住地或原來部落土地均屬之。

(四)獵區範圍:指原住民族由部落、家族或個人以所有意思,固定於該土地上狩獵使用之一定範圍土地。

(五)耕墾土地:指原住民族舊部落作為耕墾使用,傳統上可能屬部落共有、特定家族或個人所有之土地。

看起來很複雜,其實簡單來說,傳統領域就是一個部落的居民們代代生活所賴以生存的土地。住民們在這片土地中移徙、耕作開墾、在山林中獲取生活所需的資源,在與土地互動中發展出一套倫理、信仰與價值觀,隨著歷史過程演變至今,大概建立出一個活動的「範圍」。

但這個範圍的界線並不是像我們一般所想像的界線那樣,既固定又牢不可破,而是在漫長歷史中不斷協商出來的。要探討這個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充滿變動性的傳統領域,我們都應該先回到每個部落的脈絡去理解才行。回到部落,詢問老人家們,所謂的部落土地究竟指設哪些地方、這些地方經歷過什麼事件;祖先的足跡從哪裡來,又曾踏向哪去。

部落地圖  記錄依附傳統領域土地而生的知識

部落居民對於傳統領域的認識和理解,是人與土地長時間互動下所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蘊含了居民代代累積、關於如何與自然共生存的環境知識,與如何妥善運用自然資源的環境倫理。在傳統領域中,我們可以發現有許多地方,因為對居民們深具意義而被賦予地名。這些地名可能訴說了地方的環境特色、記錄了其所富有的環境資源、或者記述了土地上曾發生過的真實事件,因此這些地名,除了記錄部落居民在特定時空下所累積的環境知識,也串成了部落的歷史。

在當代社會生活中,有各種來自或內或外的力量,不斷的將部落的後輩們推離部落的山與海。對比西里岸的青壯年們來說,要在充滿挑戰的當代社會中思考著該如何生存、另一方面又要能兼顧「找回部落的文化」,一直都是充滿挑戰與掙扎的事。

比西里岸部落地圖,標示出部落的傳統領域。攝影:李昀

缺少年輕人看顧的部落土地,被財團與外地投資客環伺;寫滿故事的部落土地也或者因族人的無可奈何、又或者因誘人的利益,被視為單純的商品交易著。試想,先代的人們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積累了百餘年的文化厚度,因此成就了如今的部落,成就了部落老人家茶餘飯後和我們分享的精彩往昔。當人們一點一滴失去了滋養文化的根本,又如何能期望後代在土地上持續書寫與累積?

部落地圖,是一個能記錄、保存部落土地知識的具體方式。或許我們沒辦法如此輕易將部落的「國土」都走一遭。但利用模擬的地圖,我們可以先將傳統領域土地上的環境知識、及所蘊含的歷史與記憶保存下來。我們期望更多人,都能因此看見比西里岸的豐盛與美好,凝聚出守護部落土地的力量。這是拉近與部落土地距離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