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幾座國家公園,這幾年逐漸與園區內的居民對話,當地既有的一級產業,也引入外部專家,與居民合作轉型為友善環境的生產方式。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西寶聚落已邁入第七年,居民生產時遇到的環境議題也逐漸浮現,當野生動物造成的農業減產,該如何協助居民以生態智慧兼顧永續利用,將是接下來需面對的環境議題。
捏陶銘記西寶歷史
2010年推動的有機種植,已有12公頃土地獲得有機認證,不但如此,他們還申請綠色保育標章,以黃嘴角鴞可愛的模樣,要遊客了解他們不但照顧土地,也不忘照顧野生物。
初春農忙之前,最適合拜訪西寶聚落,因為再過一陣子居民就要忙著農事。走入西寶聚落,不容錯過由居民以陶土做成的故事牆,去年在陶藝老師帶領下,由居民集體創作的陶版,呈現著西寶的歷史。
無論是原住民打獵、日治時期,一直到國民政府開拓中橫,都曾是西寶的歷史紋理。居民從訪談老榮民過程,得知當時開路的辛苦,完全是手工開鑿的中橫,每天不是有人掉到水裡,就是被炸死,每個人都在沉重的心理壓力下戰戰兢兢工作著。
另一片陶片記錄著,為了供應蔬菜給開路人,西寶遷入榮民弟兄,由退輔會輔導,並設立西寶農場,隸屬花蓮農場管理,農場是當地居民的生活重心,並設有醫官,當地人生病都是走路到農場打針。「西寶農場」還有于右任題字。居民從作品中呈現當時榮民牛耕、徒手開墾的生活,令人印象深刻。
西寶國小的設立則是1960年間,蔣經國來西寶巡視,由第一代居民告知,孩子大了沒地方讀書,不久就由農場提供土地蓋了。
另有一些幾乎被年輕一輩遺忘的故事,也由居民捏出梗概。原來在民國五十幾年,居民上山砍黃檗皮、剝皮,背到太魯閣賣,曾創造小小的財富。因為黃檗皮具有消炎療效,價格昂貴,只是好光景維持沒多久,就被檢舉、罰錢。緊接著上演的是扛青剛櫟種香菇,同樣沒多久就被抓處罰。
陶版上也記錄的這幾年慈心、太管處、西寶合作轉型有機農業的故事,栩栩如生的高麗菜、茄子、番茄,令人垂涎,連野豬也來嘗這般好滋味,讓居民哭笑不得,一心又希望這種好環境可以傳遞世代。
轉以友善生產,家園更宜居
這幾年,太魯國國家公園逐步買回休耕地,再由社區認領,以林務局綠美化經費造林。去年種的青楓逐漸長大,橘紅的葉片,在風中搖曳。但是,居民卻衷心希望能維持耕種的生活。陳新珠說,賣給公家之後就是造林,台灣不缺森林缺糧食,尤其是夏季蔬菜!
提到轉種有機的心情,幾位居民記憶猶新。西寶民宿經營者麗香投入有機農業,是從靠山的一塊小土地種南瓜開始。聽說種有機要先賠3年,讓他很猶豫,但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的耐心,又讓他很想嘗試。因此一開始就選擇最保險的方法,在以前種南瓜不需花特別心思就有收成的田裡試種南瓜。他在二期作時種的南瓜,賺了2萬元,讓他信心大增。
經營農場的程瀚則是和幾個居民聊天,聽到西寶的未來往生態保育走才有前景,對此留下印象。只是他不懂「生態保育」是什麼,藉由國家公園舉辦的活動,當中又穿插有機農業的概念,才慢慢有概念。慈心基金會進入輔導,讓他踏出第一步。「再不踏出的話,西寶可能沒人要理。」
現在幾乎每戶都撥出一塊地來種,主要集中在西邊種有機為主,東邊仍以慣行為主。這幾年做下來感覺真不錯,陳漢說,至少不須再接觸農藥了!
而在行銷通路方面,也由慈心引入福業物流中心,加上保價收購,大家更有信心。陳新珠解釋,慣行市場價格不斷浮動,可能30、10、5元一直跳,價錢好不好完全憑靠運氣,但保價收購穩定大家的心。
這幾年有些顧客在有機門市透過生產履歷直接跟居民採購,但居民卻無法吸收散客訂單。若了解當地運輸方式,就能體諒居民的苦衷。由西寶出貨的蔬果,若是慣行,就送到花蓮果菜市場,每天兩點以前要送到;有機則分台北、台中、高雄三處,都是委託貨運行載,只有路不通才會自己送。
山上最怕颱風大雨造成斷路,這兩年情況嚴重,以前會搶修便道讓居民過,但現在只考慮遊客安全,等路好了才放行。第三代居民張羽廷(阿晴)說,這些蔬果必須一天內送達,因此居民都在颱風季前採收,若遇到颱風季路斷沒修好,就得自己送;送高雄、台中的蔬菜,走合歡山;到台北的蔬菜,則走宜蘭支線;慣行蔬果就從宜蘭繞回花蓮。原本花蓮市到西寶1.5小時的路程,走大禹嶺、宜蘭支線到台北,單趟就要10小時。
保護區內也談永續利用
不過路斷的挑戰可能還比不上野生動物的挑戰來得刺激。這幾年不但山豬定期來報到,拱田、吃高麗菜,連台灣獼猴、山羌、長鬃山羊也來光顧。而獼猴每顆菜都咬一口,不知道有沒有吃飽,卻硬是讓蔬菜賣相變差;這種情況讓居民往往氣得牙癢癢,氣消之後,自嘲著說還沒把猴子教好!
「人很奇怪當下看到猴子吃真的很氣,隔一天講起猴子又會覺得又好笑又好氣。」陳新珠分享心情時說,其實這個地方原本是牠們的生活環境,人為了自身利益生產糧食而占據了牠們的環境;牠們也不過和人一樣,吃到好吃的菜也會來吃。以同理心轉念,心情也隨之平和。但是這個問題卻持續困擾著居民,
日本以「里山」來代表人利用山林的方式,包括砍伐、採集,以及獵捕。對於種植的作物,受山豬猴子等野生物的入侵和威脅,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是有處理空間,但位於國家公園境內的西寶聚落,則多了一層《國家公園法》的約束。
東華大學副教授李光中表示,里山倡議和保護區並不衝突,過去保護區主流思維是原野地保護,所以忽略在地居民的傳統生計活動。《國家公園法》也如此,國家公園一般管制區雖指「國家公園區域內不屬於其他任何分區之土地及水域,包括既有小村落,並准許原土地、水域利用型態之地區」,但原利用型態包不包括原來的狩獵、採集活動,應有討論空間。
他認為,國家公園法令制定缺乏管理彈性,是國家制度設計問題,而非里山倡議與保護區是否相容。最關鍵的條文是13條國家公園區域內禁止狩獵動物或捕捉魚類,使得目前原住民依野保法申請傳統祭儀的狩獵,都無法於國家公園境內進行,營建署認為須等修法後才能討論。
「位於國家公園內的西寶聚落,曾有過高山農業的歷史共業,而太管處導入慈心,與居民合作,找到一條有機農業轉型的出路,非常可貴。」只是野生動物造成的農損議題,可能是國家公園接下來要積極因應的議題,避免危害太嚴重,讓農民的友善環境的熱情消退。
國家公園的重要使命以提供野生物棲地及保留重要基因庫為主,但無法避談園區內居民的生計。李光中認為,「當慈心以保價收購推動有機農產品生產,國家公園或許應考慮生態(環境)補貼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