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成植物體,我們把它燒成炭,埋回土裡,這就是固碳。」大力推廣生物炭的草根意識工作室負責人劉晉宏,認為善用生物炭,可以逆轉溫室效應。黑黑的生物炭,可以穩穩鎖住二氧化碳好幾百年,它不但是抗暖化利器,也是農民的好朋友...
生物炭,是天然有機質經過低氧高溫燃燒後的產物。彰化縣鹽埔鄉大有社區,是台灣第一個嘗試把生物炭用來改良土壤的農村。理事長吳素秋偶然看到關於生物炭的報導,覺得對有機耕種有幫助,剛開始她連怎麼燒都不知道,於是四處向學者請教,造了一座經過多次改良的特殊窯,能在燜燒生物炭同時,取得木醋液。
距離他們第一次成功燒出生物炭,放進田裡,轉眼已經過了6年。吳素秋說:「藏碳於田,沃土成糧,我們的米叫做金碳稻,真正原因叫做真賺到,賺到環境,賺到健康。」
生物炭只要用對方法燃燒植物就能取得,它具有多孔隙,吸附力強的特性,放進土壤裡,能提高透氣性,保水性,延長肥料留在土壤的時間,還能調整酸鹼值,只是目前使用的農民並不多。
經營草根意識工作室的劉晉宏,想在農村大力推廣,希望透過生物炭,讓農民耕種能更省力、省成本。搭建磚窯對農民來說有點難,其實運用手邊容易取得的工具,加上稻殼、番茄藤之類的農業廢棄物,就能製作生物炭。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是大自然中重要的碳匯,經過低氧高溫燃燒,燒掉木質束與纖維束後,其他部位就變成碳。劉晉宏說,如果死亡的植物不經過碳化處理,最終還是會被微生物分解,分解後,二氧化碳還是回到大氣層。燒成生物炭,就等於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變成固態,埋回土裡。它不但是抗暖化的希望,也是面對極端天候的好夥伴。
台南市官田區長顏能通,因為劉晉宏的分享,了解到生物炭的潛力,他腦筋動得快,立刻聯想到菱角,著手為官田的菱角殼,開啟新旅程。
官田是全台面積最大的菱角生產地,擁有380公頃菱角田,年產量6800噸,約佔全台75%,但每年也產生3700噸的菱角殼,是令人頭痛的廢棄物。2015年9月起,盤商與農會將菱角殼送往區公所,開始燒菱角炭。
燒製方法來自劉晉宏老師的傳授,使用的鐵桶是朋友贊助的友情牌。不過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菱角殼有它的獨特性,哪種爐子合適還得測試。為了順利把菱角殼炭化,從配件到鐵桶上的孔洞分布、煙囪長度,一路摸索,慢慢改良,團隊一起想辦法,希望工具、流程與成品都越來越好。
有了炭,顏區長下一步是由小到大的田間實驗,建立一個產官學的合作模式。除了小規模的蔬菜實驗,還找了三處田地擴大實驗,其中一塊屬於官田農會,面積大約0.36公頃,倒進了720公斤的菱角炭,把土壤的酸鹼值從五調整到六,初步看來,稻子生長的還不錯。
在官田380公頃的菱角田中,有20公頃是綠色保育的友善農田,菱角與水稻輪作,與顏區長合作的另一塊實驗田,就在這裡。負責耕種的溪庄里長陳水榮說,下了炭,吸附著肥料,稻子根部能慢慢吸收,長出來的稻桿,有放菱角炭的比較硬桿,沒放炭的就比較軟。
第三塊實驗田,位在官田國中,它不但是實驗,也是教育。官田國中校長劉財坤說,透過實驗過程,小朋友就知道親近土地,知道土地的特性,理解要怎樣添加健康元素,讓土地栽植出的作物更好。
雖然官田是台灣最大的菱角產地,也是二級保育動物水雉的重要棲地,但是菱農老化、後繼無人、慣行用藥、毒害環境的問題卻也存在著,顏區長把生物炭,當成翻轉產業的希望。「希望透過生物炭建立新的耕種方式,吸引更多年輕子弟回來做健康菱角,菱角是未來產業,不是夕陽產業。保有健康的耕種方式,官田水雉也能得到更好的保育環境。」
台灣的農業廢棄物,如果把適合的資材拿來轉作生物炭,燃燒過程能得到大量熱能,用來改良土質將對農業有所幫助,這能不能讓走向黃昏的農村,因而有機會轉身?如何應用這項能鎖碳的物質來幫助環境,未來值得繼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