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21世紀的公園設計已經不再只是簡單的創造綠地、減少硬鋪面、多種植樹木而已,永續生態反而是在設計過程中需要被考量進去的重要概念。
而永續生態其實跟食物鏈一樣,是環環相扣且有著因果關係的,因此需要透過很多的長期觀測、科學測量與評估之後才能提出一套完整的永續生態系統。而透過景觀建築師的專業,將美學結合於生態永續系統中,不但改善環境,同時兼具設計感,這才是未來公園的願景。
近年來各行各業皆以創造永續性為目標,但是其實永續牽涉的層面非常廣,而景觀專業所談到的生態永續性更為複雜,因為我們處理的永續介面幾乎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常常需要做長期的觀測與評估,而在執行面上更需要透過長時間來培養與記錄成長,所以我們談的永續性都是至少三十年起跳,五十年幾乎才可能真正看到成效。
而台灣近年來才剛剛起步,但是無論是業界、民間或是政府機關都還處於研究摸索階段,永續生態雖然常被提及,但卻也常因為許多根深蒂固的既有觀念而被誤解,尤其在公園生態的這個部分。
Freshkills Park 30年生態景觀復育計畫。圖片來源:Freshkills Park
紐約市的Freshkills Park就是永續生態景觀規劃的一個好例子。Freshkills Park是一處大約有50幾年歷史的垃圾掩埋場,2001年紐約都發局透過國際競圖廣及永續景觀的概念,最後由Field Operations提出以30年為規劃概念的永續景觀計畫。而期間也結合不同背景之專家做生態、植栽、水文等的觀測紀錄,以幫助評估規劃未來永續景觀的方法步驟,預計在2035年可完成整個基地的復育與再造,成為一個新的生態永續公園。更多的相關資訊可參照以下幾個網站:
- NYC Parks:http://www.nycgovparks.org/park-features/freshkills-park,
- FreshkillsPark:http://freshkillspark.org/
台灣目前在景觀生態規劃的部份仍是以5~10年為級距做規劃,其實這樣的永續性有限,應該要再前期規劃投注更多的觀察與紀錄,規劃級距以30年以上為基準做更長遠的設計,同時也應給環境更充足的時間復育才是真正的永續生態。
前一篇提到台灣公園現況背後其實隱藏了一些生態環境隱憂,首先來聊聊公園最重要的元素–樹。近年來國人對環保與生態的注重,樹的議題也變得異常的重要,但是種樹、選樹的學問其實是很大的,而且樹種得多、種得密不見得就是永續生態,反而是要選對樹種,種對數量同時給予適當的間距,營造多層次的植生相貌,才能達到真正的永續。
就像在Part I提到公園裡總是有著濃密的榕樹群,其實榕樹因為屬於淺根型的大喬木,它的根系需要足夠的空間伸展,才可以確保榕樹本身結構的穩定性。而板根現象其實是可以創造出很特有的生態,並非不好的植生狀態,只是早期因為對植物的特性不熟悉,沒有留給榕樹足夠的空間,同時又種植過密,造成公園裡經常看到的串根現象,或是侵占了其他樹種的根系空間,甚至像是大家印象中總是把鋪面挑得凹凸不平,造成行走的不便,而被誤認為是不好的樹。其實以台灣大部分的鄰里公園尺度,栽種一棵榕樹其實就綽綽有餘了。
公園裡的樹還有另外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太過密集,尤其是鄰里公園還要滿足居民的使用需求,因此小小的綠地土壤擠滿了間距不到一米的大喬木,結果二、三十年下來本來應該長得比十米還寬的喬木,結果都營養不良、枝幹歪斜稀疏。。
而密植的樹蔭也造成樹下太過陰暗,缺乏樹下的複層植栽,導致下方土壤地面總是光禿禿的,而這樣的現象是表示公園的植生生態已經達到飽和或是甚至超過可負荷的程度了,不加以改善,植物會因彼此競爭而抑制成長,最後存活下來的不見得是最適合的喬木,有可能是長得最快或是最具侵略性的,長期下來將形成單一生態。
這樣的生態現象若是出現在自然的森林環境,我們會認為是自然生態的衍替系統,然而大部分的公園都是由人為去營造出來的,因此在人工的自然生態環境前提下,確保生態的多樣性才是我們所提到永續性的重要考量原則,因此適當的疏植修剪是目前公園永續生態的重要議題。
疏植並非是將樹判了死刑,而是替適應不良或是生長情況不佳的樹換個更舒適的新環境,幫助他長成更好,這也是國外生態永續環境很常見的改善手法。國人因為長期對政府的不信任,因此對疏植的觀念仍舊非常反抗。但是疏植在國外已經執行多年且成效很好,為未來台灣公園的健全生態環境我們應當適度的推展。公園經過疏植修剪、挑選適當的喬木種類與數量、配合合理的栽種間距,接著樹下的複層植栽空間也是植生環境的重要一環。創造像是森林生態系統一般多層次的植栽,進而衍生多元化的生物食物鏈,而這樣的生態才是所謂的永續性公園。
疏植概念。圖片來源:Land and Timber Advisors
第二個部分也是公園另外一個重要元素:土壤。公園早期因為政策的關係,強調土方平衡的觀念,因此常在公園建置的過程中底層掩埋的幾乎都是廢棄土,再加上維管經費與制度的缺乏,幾乎公園落成後就再也沒有做過任何土壤施肥與改善,經過長期雨水沖刷、民眾踩踏,未更新過的老公園幾乎都是光禿禿的一片,而且土壤也像夯實過一樣硬梆梆的,土壤裡一旦沒有了水份氧氣,樹根自然就浮出地面尋找在地底下找不到的養份了。同時也因為如此,生物沒法生長在土壤中,形成一連串的惡性循環,從樹幹到地底下的生態如被截肢一般中斷,而沒有養份的土壤,也沒有辦法提供樹木健康生長。
適當的複層植栽系統將有助於維持土壤的健康,透過這些樹底下的耐陰灌木或是地被幫助土壤飽含水分與濕度、保護樹根;同時也使落葉成為喬木的養份,進而吸引更多樣的生物生長。而這樣的一個多樣化、自給自足系統就是我們一直強調的永續森林生態系統。
以台灣目前許多的公園狀況,必須透過專業的土壤改良過程,像是鬆土、打氣、施肥等一連串的徹底改良,未來的生態系統才能建置成功。
最後一個部分就是使用者空間的配置。公園可以說是因人而生的,人類因為喜愛自然,想要親近自然,而在都會地區創造了公園綠地,所以人與自然共生的永續環境性也不能被忽視。一般常見到的鄰里公園為滿足使用空間的需求,常出現與樹爭地的情況,雖然現在公園鋪面已經大多採用透水工法,但是對樹根的生長和叨擾並沒有減低。
歐美國家早在二、三十年前已經開始著手研究這樣的議題,陸續提出不同的改善方案,目前推行Deep Root的系統,其概念很簡單,是透過架高系統讓人與樹都有足夠的空間伸展,非常適合應用在地小人稠的環境空間,為人與動植物都創造出舒適安全的空間,落實公園中人與自然的共生。
廣場/鋪面架高系統,使用透水鋪面增加透氣性,同時提供植物有足夠的空間讓根系生長,人類與動植物都可以和諧的共生共存。圖片來源:The Architects Newspaper
公園在我們現今環境中幾乎是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尤其是在緊湊的都市生活中,是人們無論在身體上或心靈上的綠洲空間,也因為位在高密度開發都會區,到處都是鋼筋水泥、與植物爭地的先天條件下,都會公園的生態更需要花費心思去維護照顧,尋求人類與自然的平衡點才是未來公園設計或改建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