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回合攻防 三井倉庫定案「暫時遷移」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五個回合攻防 三井倉庫定案「暫時遷移」

2016年05月21日
本報2016年5月21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歷史建築三井倉庫一案爭議多時,繼3月三場密集的文資審議,及5月4日召開公聽會首次納入民間主持人制度,針對三井倉庫是否遷移爭點進行釐清。

昨(20日)第81次會議,兩方原本仍無交集,主席副市長鄧家基一度欲強行通過方案二,引發一番辯論,最後修正裁示,尊重文資會2012年決議,將採「暫時移置保存」方式辦理遷移。

第81次文資審議不再登記發言或簡報,改以詢答方式進行,民團派出三位代表備詢。攝影:林倩如。

第81次文資審議不再登記發言或簡報,改以詢答方式進行,民團派出三位代表備詢。攝影:林倩如。

公聽會撐出對話空間之後

公聽會協同主持人秘書處專員王寶萱先就4日「西區門戶願景文化資產保存公聽會」爭點釐清之共識及不同意見重點整理做報告,限縮於方案二(都發局東移51公尺)、方案五(原址保留)、方案十一(民間版原址保留)三個方案,主要有三個議題爭點:三井倉庫原地或遷移重組、交通議題,與北門廣場範圍。

另一位協同主持人公民參與委員會委員呂家華則補充3+1點說明:

  1. 都委會委員李永展曾表示,文資審議可以改變都市計畫,因此三井應回到文資的價值考量,決定移不移後,再由交通配合。
  2. 交通規劃也是價值選擇,需要更多的資料數據,以進行進一步討論。
  3. 即便採共識決,甚至動用到投票表決,仍應回到三井是否回應「原地保留或異地重建」的主軸,而非僅是在方案十一或方案二之間的行政工程技術。
  4. 公聽會尚有未釐清與討論的項目,且會後市政顧問楊士慧、公民黑客社群g0v零時政府等均藉公共書寫提出文資或交通資料分析之不同辯證,建議可再延後討論。

本次會議針對方案二、十一進行雙方詢答,而交通局副局長張哲揚率先聲明,因交通流量、動線不順暢等因素,不建議方案十一。

5/4公聽會針對文化資產與景觀、交通安全與動線兩大爭點做釐清。攝影:林倩如。

5月4日公聽會針對文化資產與景觀、交通安全與動線兩大爭點做釐清。攝影:林倩如。

發展與環境屢生衝突 社會恐失去進步

支持方案二的委員詹添全表示,自己是結構專長,三井留下來很困難,且緊鄰馬路震動頻繁,老房子受不了,保護它應暫時搬開,但路型還是要縮減。委員蔡元良表示,城市發展要考慮很多面向,重申方案十一讓北門成為孤島其設計拙劣,文資保存雖必要然不是絕對乃為相對,但沒有一定立場,看被哪個方案說服。

民團由文資團體「搶救北北三:北門x北三線x三井物產舊倉庫」三位代表回應,成員林奎妙先澄清,方案十一若設計拙劣來自資訊不對等。民團也提出書面說明,延伸公聽會上由前交大隊長、現中正區新營里里長何國榮所提出「七線道」新路型方案的可能性(北6南1、進城4出城3),甚或六線道,縮減車道在交通減量的政策目標下並非不可行,可趁此機會一次討論車道減量。另位交通專業的成員亦補充,交通實測初步調查、路口服務水準等資料。

委員郭瓊瑩認為,北門周遭像清代機械局、日治水道遺構等文資基礎都還在,應以此歷史紋理為核心來都市發展,才能在發展過程中慢慢重現文化願景。委員劉淑音則呼應交通減量的構想。委員黃英霓並補充日前一讀通過的《文資法》新增第15條(註1),逾50年歷史建築在處分前應由主管機關進行文資價值評估;發展與環境(文資)的對抗,將失去進步動力,文化局當扮演更多角色,取得兩者平衡,各種方法都想過了通通不行才遷移。

而交通局堅持,維持車道(八線道)不宜縮小,對短期內交通減量悲觀,少一個車道就會塞車,延滯增加社會成本。都發局局長、文資委員林洲民更形容,文資、交通、城市發展三者猶如平行線。文化局副局長田瑋則強調,重視的是文資再利用的精神,且三井保存各階段均有所作為。

10年交通減量行不行? 交通局:有難度

雙方各自表述依舊沒有共識,委員米復國折衷提案,既然過去的討論中,未來待交通改善後再移回三井倉庫乃共識,因此以原址保留為前提,建議納入時間觀點10年為限,由專業判斷10年後交通問題是否可努力解決,能的話即接受民間提案;如果無法解決,屆時再接受府方遷移方案。且同樣擔任北市2050願景計畫委員,2050年大眾運輸比率要提升到80%,他質疑若保持八線道、不做相關交通減量如何達到願景目標?

米復國委員提出原址保留、10年為限的折衷方案,但遭府方否決。攝影:林倩如。

米復國委員提出原址保留、10年為限的折衷方案,但遭府方否決。攝影:林倩如。

張哲揚當場否決該提案,表示10年內提升大眾運輸比率至80%的交通減量有困難,再者,新北市持續建設快速道路聯通至台一線交通系統,加上現在的臨時路型是施工路型,一旦原址保留影響10年交通混亂將造成極大衝擊。

公民參與的不歸路

進入綜合發言,民團代表離席。副主席、文化局局長謝佩霓指出,這是一個相對的承諾,如果最後決定不遷移,就也要在日後面對反對聲浪時,共同捍衛三井不動作為最佳方案的價值。會議尾聲,鄧家基再度不顧反對意見,逕行操作行政權,強烈建議「以多數結論決議接受方案二」欲做裁示。

此舉立即引起委員張崑振不滿,直言跟第二次文資審議的處理一樣,他說明,無意否定整個討論過程,但交通充滿未來性,委員非交通專業無法回應,沒有能力找出第三、第四個方案,府方只端出方案二,相比之下肯定占優勢。主張應該確認移或不移,而不是決定任何方案,另一方面,缺乏基礎資料來判斷,需要更多科學數據。

工務局局長彭振聲、林洲民、張哲揚等府方代表、委員則砲火一致反駁,鄧家基更脫口而出,再審下去自己亦幾近發狂。

委員薛琴呼籲,專業者不要相互批評,文資委員只能肯定文資價值,也許都市計畫很偉大、也許工務局很偉大,但不能說文資毫無價值乃首要條件,今天這樣的決議對文資委員傷害太大,原則上不得悖離文化價值。雖同意以2012年三井通過文資審查登錄歷史建築的附帶決議為準,即「本建物所在地區仍應以型塑北門意象為重點進行考量,後續應配合該計畫與周邊古蹟群活化發展,以及都市發展與交通規劃等議題,研議最適合之保存模式。」但要求市府積極推動交通優化,交通改善後當進行三井原地重建。

又經文化局專委張蓉真補充「暫時」兩字。稱「不定案就是反民主」、「專業就是負責」的鄧家基再次裁示,尊重文資會2012年決議,現階段三井採「暫時移置保存」方向辦理。並承諾兩點,第一點,絕對認同,後續將繼續保護文資價值與保存;第二點,針對交通優化、減量持續努力。

文化局局長謝佩霓發言。攝影:林倩如。

文化局局長謝佩霓發言。攝影:林倩如。

「西區門戶願景文化資產保存公聽會」,提供各方充分表述的對話平台。攝影:林倩如。

「西區門戶願景文化資產保存公聽會」,提供各方充分表述的對話平台。攝影:林倩如。

歷經兩個多月的文資奮戰,如今彷彿回到原點,民團表示,一次次動員,終於逼出一個討論平台、拉出一個對話空間,公聽會後仍抱著一絲希望,卻不斷失望。而此次程序經驗亦呈顯出個案衝不過去的現況,深感挫折之餘,同時得朝制度面文資委員會的審議方式進行下一階段的攻防。

註1:公有建造物及附屬設施自建逾五十年者,或公有土地上所定著之建造物及附屬設施群自建造物經建完竣逾五十年者,所有或管理機關(構)於處分前,應先由主管機關進行文化資產價值評估。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