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環境躍居第四大犯罪 全球黑市今年恐破8兆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破壞環境躍居第四大犯罪 全球黑市今年恐破8兆

2016年06月08日
本報2016年6月8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每個人可能都做過一兩件傷害地球的事情,或許微不足道,但放大尺度來看,環境犯罪如今已躍升為全世界第四大犯罪活動,僅次於毒品走私、仿冒、人口販賣,規模甚至比非法小型軍火貿易還嚴重。

綠色和平組織人士在巴西亞馬遜一處非法伐林地區,貼了一張「犯罪」的標語。圖片來源:綠色和平組織

毀滅性的環境犯罪:竊盜自然資源、非法破壞環境

環境犯罪泛指非法破壞、貿易、竊盜自然資源、傷害環境的犯罪。

環境犯罪對自然界的傷害有時是毀滅性的。光是過去十年,全世界超過1/4的大象因為人類盜採象牙而死。因為相關法令薄弱、警力不足、貪腐和長期資金短缺,環境犯罪一直難以有效杜絕。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的評估報告,象牙走私、非法伐木和違法棄置有毒廢棄物等環境犯罪總值,2014年起暴增26%,今年預估將高達910億至2580億美元(台幣2.97兆至8.4兆元)。

2014年前,野生物盜獵、走私、非法伐木、盜採礦物和濫倒有毒廢棄物等環境犯罪,總值每年約增加5%至7%。

報告指出,環境犯罪的成長速度比全球經濟成長還快兩到三倍。

決策者應付了事 執法預算杯水車薪

然而,國際有關機構目前每年只花2000至3000萬美元處理環境犯罪,跟牽涉販毒、恐怖活動和武裝民兵等組織犯罪網的營收比起來,簡直是九牛一毛。

在坦尚尼亞,每年有3000頭大象被殺。這3000頭大象的市價高於該國保護野生動物預算的五倍。

生態系統的破壞可引發暴力、社會動盪和衝突、大規模遷徙,以及人類住所和食物鏈的破壞。面對高利潤、低風險的環境犯罪,許多決策者卻只以微薄的資金和搖擺不定的態度應付。

國際刑警組織犯罪情報員史都華(Davyth Stewart)說:「執法資源非常短缺。環境犯罪的利潤可高過執法所需資金的1萬倍。執法人員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援和訓練,因為他們的敵人火力越來越強。」

長期追蹤調查需要資源、法令支持

國際刑警組織正嘗試促進各國犯罪防治單位間的合作和情報交流。但是針對犯罪首腦、低階盜獵者和走私者的長期調查工作仍需要更多資源。報告指出,對抗環境犯罪需要新的國家和國際層級法令、防堵海外避稅漏洞,並增加對抗犯罪的資金。

國際刑警組織對環境犯罪的辦案方式較謹慎,包括使用追蹤器追蹤走私貨物、衛星監控走私路線、分析供應鏈數據以獲知有多少非法商品流入市面。

公共電視「我們的島」:變色花蓮溪(攝影、剪輯:陳忠峰) 花蓮溪出海口,被人稱為大山、大川與大海的交界,是東海岸野鳥的重要棲息地,因為生態資源豐富,不但被政府核定為「國家級重要溼地」,也在此劃設「花蓮溪口自然生態保護區」。但是緊鄰保護區的中華紙漿廠,長達45年不斷排放污水,流經保安林地、流到花蓮溪,讓溪流與溼地,失去了原本的顏色.....

花蓮溪出海口,是東海岸野鳥的重要棲息地,也是「花蓮溪口自然生態保護區」。但是緊鄰保護區的中華紙漿廠,長達45年不斷排放污水,流經保安林地、流到花蓮溪,讓溪流與溼地,失去了原本的顏色圖片來源:公共電視「我們的島」。

UNEP代理主任蒂奥(Ibrahim Thiaw)說:「犯罪者從貧窮的社群下手,這些社群難以提供家人溫飽,很容易成為犯罪集團的一份子。我們必須透過保護環境、發展生態觀光或農業,幫助這些社群維生。」

UNEP邀請巴西超模吉賽兒·邦臣等名人推廣「Wild for Life」活動,喚起大眾對環境犯罪問題的意識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