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施魅 藝術好潮:第二屆基隆國際環境藝術季登場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大海施魅 藝術好潮:第二屆基隆國際環境藝術季登場

2016年06月18日
本報2016年6月18日基隆訊,林倩如報導

第二屆「潮藝術」基隆國際環境藝術季(2016 Keelung International Marine Art)5日登場、展至8月31日,主題為「海洋未來式」(Envisioning the Future of Our Oceans),4日先舉行國際論壇,9位藝術家暢述創作理念,並安排專家對談,為近三個月的親海系列活動正式揭開序幕。

世界海洋日暨潮藝術開幕嘉年華。攝影:林倩如。

環境藝術 友善環境的實踐行動

海科館館長吳俊仁表示,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2006年開辦,迄今十年,帶起環境藝術節的風潮,五月初甫閉幕的雲林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亦已邁向第七屆,海科館自2014年開館後,吸取兩者經驗,希望成為推動海洋議題結合地方培力及藝術的創新基地,今年第一次辦理論壇以深化交流。去年主題著重在基隆市競爭力,今年則回歸環境藝術的探討,工作期程不到一個月即要完成現地製作,相當不容易。

基隆市文化局副局長李添慶則表示,本屆也是文化局第一次與海科館合作主辦「潮藝術」,兩件「點藝術」邀展作品特別拉到基隆市區,擴大作品場域動線,且從公共空間扎根。

策展人艾婕音。攝影:林倩如。

而來自美國的紙藝家、藝評人、獨立策展人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2004年來台定居,2006~2009年策劃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2010年起擔任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兩屆「潮藝術」策展人,長年專注環境藝術領域,她分享自己的經驗和世界各地的發展。她認為「環境藝術」一詞應被清楚定義,不僅是在自然環境中進行創作,如60、70年代的地景藝術,大型裝置作品只為了雕塑或改變大地;更需具備環境意識,同時選用對環境友善的永續材料跟技術。

曾經來台環境藝術季的藝術家,返國後創立相關藝術季,又近年來亞洲國家包括日本、南韓、蒙古、中國等紛紛發展出不同的環境藝術計畫,台灣透過環境藝術向世界建立對話的位置仍暫居領導地位,藝術雖無法拯救世界,重要的功能在安慰觀者的心,這次從52個國家168件提案,徵選出7件參展作品,期盼繽紛文化所呈現的互動性,能提升群眾對海洋的注意力,艾婕音表示。

作品分區散佈 散步藝術饗宴

日本藝術家関口恆男(Tsuneo Sekiguchi),優遊自得的生活態度盡現於作品脈絡,在世界上玩耍,創造一個空間,讓人們真實地相遇聚集,圍火、談天、跳舞。用白色的光做出彩虹,1989年在印度製作第一件相關作品,「在大自然裡看到自己,猶如化身光,變成眼睛,去覺察周遭變化。」2006年發現足夠、越乾淨的水可以做出最強、最漂亮的彩虹,從事近30年彩虹屋系列,第一件球形作品「彩虹球屋」如今設置於潮境公園,他表示,藉以呼應水資源的重要。

関口恆男作品「彩虹球屋」攝影:林倩如。

薏斯特作品「飛天泳士」攝影:林倩如。

來自西班牙的薏斯特(Ester Fabregat),多年以來研究「塑膠」創作公共雕塑,她指出,問題不是塑膠,而在如何使用這材料。作品「飛天泳士」一方面緬懷因故喪生海上的友人,另方面也延展獻給所有不幸罹難於大海的生命;使用回收塑膠袋,縫製拼組成人型旗,在草地上隨風飄揚,生命理應多彩多姿。

英國藝術家史帝夫(Steve McPherson)同樣關注塑膠,原本家就住在海邊,他說30多年前,海鰻一小時即可收集滿滿一桶,不久有毒有害的物質開始在海灘出現,化學物質污染海洋顏色,各種塑膠製品卡在海床上百年不得分解,海生生物吃食塑料碎片再進入食物鏈。無所不塑的可怕,藉位於區域探索館平台面向八斗子漁港的「標識物.們」詮釋之,標記46支旗子如魚場浮標,代表一平方英里含46000磅塑膠垃圾的總和。

派崔克(Patrick Demazeau)來自法國,親切幽默的他,喜歡跟大自然共享空間,像摯友一樣交往,聊天氣空污土壤食安海平面上升。基隆嶼襯托背景,環保復育公園巨型裝置的「掃把救星」高聳直指天際,盼把海底廢棄物清潔光光,光影之下,訴求簡單卻意念遼闊。另一件巧妙融入地景的「冰山一角」,白色詩意的結構物矗立崖邊,德國藝術家雷吉娜(Rigine Neumann)移居加拿大紐芬蘭後,尤其從極地冰帽的崩解與融化獲得啟發,亦如作品名稱,呼籲更去了解潛藏在冰山底下、因人為破壞對海洋生態造成重大影響的命題。

而來自波蘭、出身建築與都市設計背景的皮歐特(Piotr Wesołowski),擅長以天然媒材創作暫時性裝置,作品「內外之境」特別向漁民回收三層流刺廢網,外硬(竹子)內柔(漁網)全然不同質的形塑對比,歡迎觀眾入內體驗空間意象,也點出非法放置流刺網的現況。

皮歐特作品「內外之境」。攝影:林倩如。

史帝夫作品「標識物.們」攝影:林倩如。

派崔克作品「掃把救星」攝影:林倩如。

雷吉娜作品「冰山一角」攝影:林倩如。

藝術轉進 媒介地方振興

下午場次部分,輔大博物館研究所教授蘇瑤華以「環境藝術x地方發展」為題,講述近年藝術以社區、社會、環境、自然作為實踐場域的案例,包括1999年富邦藝術基金會「土地倫理」、2006年吳瑪悧「北迴歸線環境藝術行動」、2009年「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澎湖、桃園等地具觀光標的地景藝術節等不同樣態,其多面向發展突破畫廊、美術館系統框架,賦予藝術承擔社會關懷和責任一個新的意義,然仍需反省藝術季介於發動區域振興、強化文化特色、架構地方主體等策略之間,文化治理真正能為人民開拓出的向度關係,環境藝術與日常生活互動如何導入年輕能量、持續有感並提供多元討論?國際關注如何連結在地核心繼而邁開永續共榮?她提醒幾個思考的要點。

台灣藝術家李怡宣的「海中之靈」,地點選在台鐵海科館站旁,另側山坡略富日本山中神社的感覺,她使用糯米粉、泥土、貝殼、芒草等複合媒材做成數尊抽象神祇,將海中生物地為提升神格化,叮嚀人類愛護海洋。

李蕢至的「藍色印象」及康雅筑的「浪間」,特別陳設於基隆文化廣場,前者企圖再現潛水記憶中那片湛藍,漂流木為海浪,鐵條似礁岩或船體,半剖浮球是朵朵水母,曾經住過和平島的他,對造船敲敲打打的印象很深,作品不想說滿太多話,描敘一種廢墟狀態。鍾情於織品研究的康雅筑,靈感來自海洋與時間的想像,海港歷史百年悠長,編織漁網的板梭造型,化轉海廢形象期許未來新氣象。

李怡宣作品「海中之靈」攝影:林倩如。

李蕢至作品「藍色印象」。攝影:林倩如。

接著,由關渡自然公園公共事務部組長冉挹芬分享年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近十來轉變的寶貴歷程,去年跟社子島合作展現人文風情,開幕當天達到單日2萬人次最高峰,省思保育區舉辦藝術季更多的可能性。觀樹教育基金會營運長王昭湄則分享成龍溼地動人的社造故事,如村民主動修復作品、自主提案等等,但土地仍面臨威脅,未來繼續營運一個環境學習的場域、抑或轉型婚紗主體樂園、太陽能光電場?選擇權交付在村民手中。她們都掙扎是否還要續辦下去?不過,也同意現階段尚有努力空間。

最後的沙發論壇,與會者提問為何台灣藝術家比例偏低?艾婕音回應,因台灣一般來說對環境藝術的認識較少,加上宣傳不夠導致,建議從大學課程著手,增加環境教育課程,培養志於從事環境藝術的創作者。蘇瑤華補充,可籌組環境藝術聯盟,或多辦理專業論壇來建立累積論述。環境藝術季作為召喚對海洋議題流露關心關愛,眾人均肯定效果,因此,歡迎光臨這個夏天基隆的海。

【延伸閱讀】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作者

林倩如

唸的是跨領域藝術和社會發展,而仰望著山野、也想奔向大海,書寫、行動、環境、多元差異文化,追求自由的移動,深邃回應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