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11海產含TPT 恐損人體免疫力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港11海產含TPT 恐損人體免疫力

2016年07月29日
摘錄自2016年7月28日東方日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有調查發現香港海域海產含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的污染物。香港大學2010年至2015年間抽查11種食用海產,包括購自大埔及旺角的街市、聲稱在本港水域捕捉的五種螺類及貝類,及港大自行經漁船在港水域捕捉的六種魚類,發現所有海產均驗出三苯基錫(TPT)。

按國際風險評估的危害商數計算,撻沙魚平均含量超標,長期食用或會影響人體內分泌及免疫系統。有環保團體指出,TPT是一種化合物,常用於船舶防污底油,惟本港沒有法例規管TPT在海產的含量。

香港大學太古海洋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何景欣稱,螺及撻沙魚長期接觸被污染的海底泥,猶如「TPT儲藏缸」,較容易攝取較多TPT,而與外國比較,本港驗出的撻沙魚的TPT最高含量比台灣的底棲魚種高3.5倍,另本港貝類的TPT最高含量是韓國貝類的120倍,反映本港海洋污染嚴重。

綠惜地球總幹事劉祉鋒指出,TPT常用於船舶防污底油,防止蠔殼黐上船底,剝落後便污染海產,「市民除非唔食魚,如果唔係點都會食咗啲TPT落肚」,他認為食物安全中心需要規管TPT在海產的含量,又因這些物料有機會由造船或修船公司所產生,海事處應加強監察本地船舶的TPT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