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首座地面型太陽光電 掩埋場變能源之丘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台北首座地面型太陽光電 掩埋場變能源之丘

2016年08月01日
摘錄自2016年7月30日中央社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北市環保局30日說,參考國外經驗,把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變身為再生能源場所,與大同公司共同建置台北市首座地面型太陽光電系統,打造「台北能源之丘」。

環保局上午在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舉辦「台北能源之丘-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設置太陽光電系統」簽約記者會,台北市柯文哲市長、副市長林欽榮出席見證,由環保局長劉銘龍及大同公司總經理林郭文艷代表雙方完成簽約。

環保局指出,「台北能源之丘」設計容量約兩百萬瓦(MWp),年發電量最高可達200萬度,預定今年底設置完成,將成為全國第一個完工發電的掩埋場太陽能電廠。

劉銘龍表示,位於木柵福德坑環保復育園區,因腹地廣大,部分區域日照充足,經專業顧問機構評估後,適合發展太陽能,且該復育園區為早期封閉垃圾掩埋場,設有沼氣發電設施多年,有售電系統完善,有利電力輸出,積極推動在福德坑打造「台北能源之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