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禾里山的生存之道 陸媒看見台版《小森食光》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和禾里山的生存之道 陸媒看見台版《小森食光》

2016年09月13日
本報2016年9月13日台北訊,記者洪郁婷報導

《濕地法》通過一年多之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請中國環境記者來踏訪台灣濕地,交流彼此的濕地保育經驗,盼以他山之石砥礪各自的環境保育工作。9月9日,中國環境記者來到貢寮水梯田,是此行拜訪台灣濕地的最後一站。

東北角的貢寮,以濱海的沙雕藝術、海洋音樂祭以及核四聞名,而在山區有片美麗的水梯田,默默守護著生態和水資源。

貢寮水梯田。攝影:洪郁婷。

貢寮水梯田的維護有賴數個不同的組織的合作:林務局、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和禾生產班」與「狸和禾小穀倉」。2011年林務局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與貢寮水梯田農戶一起合作推動「重要水梯田保育計畫」,和禾生產班便是當時形成的農友網絡,而狸和禾小穀倉成立於2013年,負責後製並銷售和禾生產班所生產的「和禾米」及其他農產物。狸和禾小穀倉除了協助生產班的農戶田間大小事之外,也是對外的聯繫平台。

田會咁水,不漲也不枯

在澳底與人禾/狸和禾夥伴會合後,第一個停靠點是田寮洋,負責解說的是狸和禾小穀倉負責人林紋翠。「雙溪是台灣少見,沒有過多人為干擾,仍保有許多自然樣貌的河川。」林紋翠指引大家往遠處望去,一片翠綠草澤其實是座小型的國際機場,專供長途飛行的候鳥停泊休息。渡冬候鳥乘著東北季風抵達台灣後,田寮洋是他們停靠的第一站,這裡能提供水塘、草澤、灌叢、林地等多種棲地,提供不同類型的候鳥會在此稍作充電,再起身前往西海岸度冬。

田寮洋棲地多樣化,是南遷候鳥的休息站。攝影:洪郁婷。

田寮洋名符其實,當大雨來臨這裡就會被淹沒就像一片汪洋,田寮洋是雙溪河的洪泛平原,這裡良好的濕地生態並無太高強度的人工干預,靠的是雙溪河的自然營力,以及濕地上共存共榮的生物,包括世代待在此耕耘的農戶。人與自然和諧共存在此真實存在著。

沿著雙溪河支流──枋腳溪一路上溯到集水區源頭,站在路彎眺望貢寮水梯田,像是一塊塊覆蓋在山谷中的絨毯。白露剛過,田裡搖曳的是收割後又長出來的再生稻,任牛隻在水塘中打滾休憩,也有些田區已經棄耕雜草蔓生。人禾基金會的工作人員郭俊麟說,森林、溪流、棄耕田與水梯田交錯,提供了多種類型的生物棲地。而未來復耕的目標及方法如何設定,則需要更多的科學實證繼續投入來評估與支持。北科大陳世楷教授的研究便指出水梯田的另一項重要功能是:涵養水源。

老一輩人說「以前滿山都是田,田會咁水(保水),彼時溪水不會暴漲或枯水。」「和禾水梯田」主要分布於雙溪河的支流枋腳溪上游的內寮溪,一階一階的水稻田,不僅餵養農人,水梯田含蓄水源使雙溪水量穩定,支持了下游城鎮人們的用水需求。

幾年前,政府計畫在雙溪的另一條支流興建水庫,增加供給都市用水的水量。當時便有人提出復耕水梯田以穩定供水量的做法,林紋翠說,如果再加上管線更新,將漏失的水量救回來,也能增加對都市地帶供水量。儘管水梯田並不能完全替代水庫的效能,但是相較於水庫對環境的衝擊,梯田保水的研究需要更多重視。

梯田保水。攝影:洪郁婷。

老派耕作  留住生物多樣性

在進入田區之前,必須先在入口處將腳下的外來污泥刷乾淨,以免夾帶外來生物破壞梯田原有的生態。拜訪田區,除了開闊的梯田景象,也看到展現先民智慧的水位控制器,以石製的立式水管控制流入下方筊白筍田的水量。趁雨勢較小的時候,也體驗到了這個時節的農事,踩稻頭。以貢寮梯田為研究主題的謝傳鎧解釋,將已收割稻叢的殘株,與其上新長出來的再生稻踩進土裡,才能讓養分回歸土地,讓來年的稻子長的好。

和禾田區的生態豐富不是隨便說說的。在這裡的梯田裡,不但看得到挖耳草、小莕菜、毛澤番椒、絲葉狸藻等,列名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的受脅植物,而且一不小心就會被農人或訪客踩在腳下。趁著眾人一臉驚訝,林紋翠接著解釋道,就是要踩才會長得好。這些植物個體都非常矮小難以與其他植物競爭,儘管有被踩死的風險,但藉著農人每年重覆除草、翻田,維持了獨特的棲地環境,這些植物才得到生長的空間。

老派農耕法,保留最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攝影:洪郁婷。

加上一般稻種不適應梯田帶的濕冷氣候,這裡的農家自行留種、育秧,連帶減少外來病蟲害的風險,田區中看不見福壽螺肆虐的身影。隨處可見農業活動與生態相輔相成的例子。

為了保持梯田穩固,貢寮「和禾水梯田」循古法不曬田維持終年湛水,使田裡生態更加豐富。生態系是否豐富,可以看生態系中是否存在高階消費者,而在和禾田區,生態攝影機就好幾次拍到食蟹獴的身影。靈巧可愛的食蟹獴,看起來是披著蓑衣的狸,又被稱做棕簑狸,是「狸和禾小穀倉」的吉祥物,小穀倉負責人林紋翠也被稱為「狸老闆」。

田邊食蟹獴。圖片來源:狸和禾小穀倉。

順天知命的田間哲學:挲草三遍有罪

這裡的梯田產量多少?能讓農戶以此為生嗎?幾位中國環境記者不約而同提出這個實際的問題。謝傳鎧表示,梯田區的產量較平原地帶少,每公頃乾穀產量大約是2400公斤。這裡的稻子原本僅供農家自用,持續耕作的農地面積並不多,不過經過狸和禾小穀倉與夥伴團體努力地行銷推廣,開展出「和禾米」的通路,復耕的梯田面積也增加了。

狸禾和小穀倉與農家合作的第一步,便是要求停止使用農藥。前面提到,貢寮水梯田的稻米產出幾乎都是自用,不需要過度追求產量與稻穀飽滿度,用藥本來就少。唯一使農夫如臨大敵的蟲害是負泥蟲(揹屎龜仔),牠們能在一兩天內把稻苗啃完,造成嚴重農損。停止用藥除蟲之後,當地的農夫回憶記憶中長輩對付害蟲的老方法——竹編蟲篩,外型類似長柄畚斗。農人邊掃邊走過稻田,將稻葉上的蟲打落或夾帶在竹編的蟲篩裡,拿去給雞加菜。

想要豐收,就要按照節氣一步一腳印的工作。要有好收穫,挲草(※傳統除草方法:把秧苗四周的雜草除掉,埋入泥水中。)一定要下功夫,但挲草一期最多只能兩次,有經驗的老農夫說「挲草三遍有罪」,因為人不能向天討太多,太貪心是有罪的。

狸和禾農產品:和禾米、乾燥木耳。攝影:洪郁婷 狸和禾農產品:野蜂蜜。攝影:洪郁婷

重新啟動 人與自然的共存之道

有些人以為,是人禾及林務局等外力引進友善環境農法才保留住這片梯田的生物多樣性,林紋翠表示,其實居民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水梯田智慧,才是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關鍵,例如蟲篩、田區終年湛水、保種育秧等。許多屬於貢寮的田間智慧,都是向老一輩學習來的。

中國環境自媒體《第一灣》編輯郭敏表示,貢寮水梯田裡人與自然的相處方式的就像電影《小森食光》,扎扎實實的運用自然資源過著樸質真實的生活。來自雲南的李元,現任雲南報業旅遊傳媒全媒體編輯,她在貢寮水梯田看見傳承與科學創新。「有這麼多年輕人和團體願意投入研究傳統農業智慧,發掘出自然倫理與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她認為貢寮水梯田計畫「既安靜又有深度」,希望雲南的梯田也能有這樣的人與團隊來研究與維護。最後,上海《商業生態》記者劉春蘭說,「我以為這趟行程看的是濕地,但是最精采的其實是保育濕地的人和故事。」

田邊聊寮的主人,蕭二嫂施展手藝將水梯田的豐富精彩,濃縮在一道道美味的在地料理。攝影:洪郁婷。

 

作者

洪郁婷

環保不只是一種生活風格,而是一種普世價值,比如說人權、自由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