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媒訪台灣濕地 看見「那些為之不懈努力的人」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陸媒訪台灣濕地 看見「那些為之不懈努力的人」

2016年09月13日
本報2016年9月13日台北訊,彭瑞祥報導

「原來,我來台灣看的不是濕地,而是那些生活其中的人,那些為之不懈努力的人。」「在台灣看到腳踏實地推動事務官員、也有走出象牙塔親自種田的學者、以及熱愛鄉土付諸行動的民眾。」中國《商業生態》記者劉春蘭,以及《中國綠色時報》記者王勝男,經過來台採訪濕地經營管理與社區經驗後,先後發表如此的感觸。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與陸委會合作辦理「兩岸新聞交流——來台專題採訪濕地保育」,10日舉辦座談,中國環境媒體人與台灣關心濕地的學者、專家與記者在台北社企聚落相聚,在台北市立大學環教學者陳建志教授主持下深度對談,立法委員陳曼麗並全程參與,他表示,台灣土地很小,人的生計和環境保護需求之間很多折衝,很多困難,相信中國也遇到許多相似的困難,值得相互交流經驗。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咱的坔咱的家——兩岸濕地保育之媒體觀察」9月10日在台北社企聚落展開。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咱的坔咱的家——兩岸濕地保育之媒體觀察」9月10日在台北社企聚落展開。攝影:彭瑞祥。

 

濕地經營須要民眾充分參與

中國媒體記者一行人近期走訪「綠色保育市集」、淡水河流域濕地、貢寮水梯田、彰化海岸、鰲鼓濕地、台江國家公園與高雄柴山湧泉等地,10則進一步與營建署城鄉分署長陳繼鳴、台大森林系教授盧道杰團隊、關渡自然公園處長陳仕泓、中研院中物多樣性中心退休研究員陳章波、嘉義鹽田濕地文化與生態地景復育工作者蔡福昌、環境資訊協會特約記者廖靜蕙、環境記者兼部落客郭志榮等人對談。

陳繼鳴分享台灣《濕地保育法》現階段政策時指出,目前已完成「國家濕地保育綱領」草案,未來經行政院核定後將成為所有濕地保育利用計畫的指導原則,另外也將陸續訂定國際級與國家級的保育利用計畫,以及濕地委託管理作業。

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署長陳繼鳴。攝影:彭瑞祥。

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署長陳繼鳴。攝影:彭瑞祥。

王勝男提問時說,中國目前沒有濕地專屬的法律,而是分屬不同的管理機關館立,台灣在立法時是否有遇到類似的困難?陳繼鳴回應指出,要確立濕地的管理權責時也是會和其他機關主管的保護區可能有所衝突,因此立法過程中透過多次協調來達成共識,如龍鑾潭、夢幻湖,原本是國家公園範圍內的溼地,這種情況,在行政上就會委由國家公園管理處管理,預算執行也回到管理處來處理。他不諱言這段立法過程是痛苦的,但也有幸度過了。

談及濕地劃設遭遇居民反對的爭議時,陳繼鳴也補充,策略上是先以國有、公有土地為主,若是有將私有地劃設進來而引起抗爭的情況下,經過協調後會先把私有地劃出。

台大森林系教授盧道杰研究團隊代表人呂冠燁也呼應,以1990年代劃設的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案例說明,缺乏在地居民參與的保護區,的確引起官、民、學術團體之間的緊張,而在多次透過訪談、工作坊等方式溝通後,居民反而願意志願參加PPGIS(公眾參與式地理資訊系統)、高程測量、全潮測量等研究,並擔負起解說教育的重任。陳章波補充,「一開始民眾認為學者都是騙子,來蒐集資料就走了」,他補充,在中國學時訪問也看到有些學者面對類似的狀況,但切記「強龍不壓地頭蛇」。

不過,也有完全不同的例子,陳仕泓說,關渡自然公園是限制性場域,在經營之初,政府已經完成徵地,因此在民眾參與經驗上是不同的。自然公園是台北市政府委託台北市野鳥學會管理,運作經費約9%來自政府部門、8%是民眾門票、38%為企業、50%來自募款,另有志願服務者350位;這是在參與設計重點,即放在民眾能體驗、學習,讓民眾認識這裡的價值,並從中找出關心環境對環境有熱情的民眾。不過,他也認為,如此高的公眾貢獻比例,是以大台北龐大的人口為基礎,「可能很難複製在台灣其他地方」。

劉春蘭則提出上海崇明島「泰生農場」為例,受養豬業排污困擾的濕地、流域,治理上也能有官民合作的可能性。濕地管理的重點確實在人,他走過台灣西海岸數個濕地和社區,「原來,我來台灣看的不是濕地,而是那些生活其中的人,那些為之不懈努力的人」,例如在媒體上慷慨激昂、私底下卻是柔情母簽的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努力付出的環境教育工作者賴鵬智、南社大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協助貢寮復育水梯田的郭恩豪雨謝傳鎧等年輕力量,都非常感動。

中國《商業生態》記者劉春蘭。攝影:彭瑞祥。

中國《商業生態》記者劉春蘭。攝影:彭瑞祥。

別讓產業破壞濕地  要讓守護濕地成為產業

本報特約記者廖靜蕙分享:其實濕地就是老一輩生產環境裡的水生環境,面對迫切的氣候變遷以及生物多樣性衰敗,記者的責任就是環境資訊的揭露。當產業開發危及生態,相信資訊越公開越能讓公民力量取得勝利。他提及,投入報導工作的初心,就是希望揭露決策過程的細節,認清有哪些價值觀在對峙和折衝,民代和政府官員是否善盡責任,捍衛攸關公共利益的生態價值。

公共電視記者兼部落客「漂浪‧島嶼」郭志榮則提到,他最近開始嘗試用空拍機做紀錄,例如桃園埤塘陸續遭填平、中油破壞桃園觀新藻礁,或是地方整府在雁鴨活動放煙火等;他發現,從地上視角來觀察,彷彿因開發消失的濕地並不大,但透過空拍照,彷彿「鳥的觀點」,可以很明確看出在鳥類為何不再來的原因。

回到布袋家鄉服務的蔡福昌則指出,嘉義沿海社區經驗,指出有許多社區團隊,如南布袋的洲南鹽場,透過政府補助和發展文創商品,投入鹽業文化地景保存、恢復鹽村文化、營造海岸水棲地等工作。

本身是海南島人的南京《有機慢生活》專欄作者高宏松則提供鄉土經驗,他從媒體人轉變為在地工作者,特別觀察到,在海口市湧泉資源豐沛的「羊山濕地」,傳統農耕方式可以和溼地和和諧共處,但也面臨垃圾、過度養殖、電魚、毒鳥、外來種大莩、小花蔓澤蘭、福壽螺等問題,還有更嚴重的房地產開發。他目前透過「松鼠學堂」社會企業,正運用羊山濕地做為自然教育場所,實施公眾導覽計畫,藉此吸引公眾關注。只是目前能招募到的以城市居民為主,希望未來能擴及到在地居民。

《有機慢生活》專欄作者高宏松。攝影:彭瑞祥。

《有機慢生活》專欄作者高宏松。攝影:彭瑞祥。

中國青年報社記者任明超則分享,在中國大陸一些破壞濕地的產業力量,來自於特定集團以「租賃」共有地(如村有地)取得土地開發控制權,但未必合法。不過目前中國環保環保類的媒體方興未艾,全國有1000多個環保系統政務微博和「微信公眾號,自媒體則有成千上萬」,環境議題屢屢成為關注焦點。

《春城壹網》主編李元則說,他也是從媒體人轉換社會企業經營者,目前經營「阿布低碳創意工作室」,也關注國際間的連動性,在世界各地包括湄公河流域,騎了1600公里,其中蒐集到的資料對推行社會企業是非常有幫助,並且更加體認到環境問題無國界,因此很支持這樣的交流活動。陳建志則說,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不必翻譯就能溝通,更應該多交流。

作者

彭瑞祥

六年級生,曾在咖啡店當吧檯兼翻譯,十多年前受南方電子報、破報、國家地理雜誌啟蒙,希望也能自己做媒體關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