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最後一次的山林運動 | 環境資訊中心

20世紀最後一次的山林運動

2000年12月28日
作者:20世紀最後一次的山林運動連署團體

1998及1999年民間發起搶救檜木林運動, 兩年來我們兩度走上街頭,四處奔走呼籲,運動期間獲得10餘萬人聯名請願,北台6位縣市長簽署支持,141位立法委員簽名贊同,農委會因而暫停了枯立倒木作業,陳水扁總統在大選前則簽署承諾:當選後,將成立「棲蘭檜木國家公園」且為「千禧紀念公園」。

2000年初,伐木營林舊勢力全國集結,由農委會官僚等主導黑箱作業,並由伐木營林派學者專家人研擬、聯署「棲蘭山國家森林生態系永續經營示範區設置計畫書」,特別強化「天然林一定要經營」、「森林一定要經營」,面積廣達12萬1千公頃,此案已於今年3月通過,經行政院會核定,預計20001年元月實施。

10月,以國、親兩黨為首的原住民立委、鄉長等行政系統的原住民強力反彈,準備抗爭國家公園的設置,至此,我們認為政府漠視原住民及民間保育初衷,糟蹋了民間希望突破過往由上到下的國家公園霸權運作模式,面對此危機,我們陸續拜會農委會、內政部,訴請內政部積極展開新國家公園運動,也就是建立一座「以原住民文化為主體,共存共榮、共享」的國家公園。

內政部於是成立10人工作小組,成為內政部的建言、諮詢,用以發展新國家公園的建構模式,並隨後擴大參與轉型為「馬告檜木國家公園諮詢委員會」,期望務必建立一座與原住民共存共榮、共享的國家公園。

然而,儘管民間保育團體和原住民朋友一起努力,希望促成這座和過往不同的新國家公園,但是高揚昇、蔡中涵等原住民立委和退輔會、伐木派人士,以舊有國家公園過去對原住民的錯誤政策,挑動原住民的情緒,並透過部落的反國家公園說明會,暗助退輔會、伐木利益集團,意圖阻撓「馬告檜木國家公園」的設立。

朋友們! 在目前政權動盪,朝野忙於政爭之際,山林保育、國土保安的議題,恐將敬陪末座。我們認為,鑑於過去兩年多來的森林運動訴求,不僅未能達成,而且有可能在這一波的反撲中,讓土地的災難加劇、原始林再遭劫難。因此,我們認為有必要再次為森林而走,向社會、向新政府表達我們保護森林的決心。

這一次的運動中,長期守護台灣山林的原住民朋友,將和我們站在一起,為森林而走,這是一個台灣跨世紀山林運動的指標,象徵著原住民運動和山林保育運動的結盟、土地再生的新契機。

我們認為只有重建原住民之山林文化,讓原住民在山上安居樂業,並成為共同管理山林的守護者,台灣的山林才能得到終極的保障。

為原住民族、為檜木保育、為安身立命的國土根源,貢獻出我們微薄心力的世紀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