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看守員手冊-集水區基本知識-物理特徵 | 環境資訊中心

河流看守員手冊-集水區基本知識-物理特徵

2000年09月25日
作者:

水是受重力作用由高處往低處流的,所以集水區通常起於被稱為稜線或分水嶺的丘陵、山脈或山脊線上,一座山脈的頂端可能同時成為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集水區的源頭,因在此處水可以流往不同方向。例如,安哥拉高地是幾條大河流的集水區的頂端,這些河流包括贊比西河(Zambezi)、奧卡河(Okavango)以及古納河(Kunene)。

集水區的大部分區域是由山坡地與河流流域所組成,水最終將流向主要的溪流或河川,然後加入其他集水區的溪流或河川,最終匯入海洋之中。在此過程中,水也可能透過地底伏流流出。

山坡地影響著集水區的水文條件,陡坡使得雨水很難直接滲入地表,因而造成了水分流失和地表侵蝕,使得陡坡上很難形成大規模的植被,而地表水的滲透也相對減少。

集水區曝露於陽光下,將影響溫度、蒸發和植物的蒸散作用,此環境因子反過來又將影響到人們如何開發利用此地區土地以及該種植何種作物。在向陽坡面上,泥土的濕度因大量的蒸發和蒸散作用導致下降得更快,而盛行風的方向亦有與此類似的影響。

集水區有大有小,大型的集水區中包含多個較小型集水區。一個典型的集水區是一個由幾條較小的河川或溪流所組成的網絡,這些河川或溪流被稱之為支流,而往下游流經時,它們彼此相互連接,最終成為一條較大的河川。而根據其水文環境特性,河流可大致分為以下三大類:

▲荒溪型河流,只有在暴雨或洪水過後才有水流產生的小型暫時性水道,其行水區並不確定,而在每次大雨過後其位置都不一樣。

▲間歇性河流,一般只在雨季有水流出現。

▲常流型河流,於河道中終年有流水,其河道通常是固定的,可能會有幾條較小的支流彙入。

河流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組成與集水區域周圍的物理環境特性有關,分析這些特性有助於理解河流和集水區之間的關係,以及預測人類對於不同類型河流所產生的衝擊與影響。

《地景(景觀)中的水》(WATER IN THE LANDSCAPE)一書經納米比亞沙漠研究基金會(Desert Research Foundation of Nomibia) 同意再版〈〈共用南非的水〉〉(Sharing Water of Southern Africa)(1997)。欲獲得更多關於DRFN的資訊,請參見聯絡處,欲知更多關於本書的內容,請參閱資料來源。



關鍵問題

▲地景(景觀)區集中了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水、動物、土壤、農作物、木材、薪材,最後卻變成了貧瘠的沙漠。

▲南非的降雨特點是,大部分地區降雨集中於夏季,除了海角(Cape)外(那裏冬季也下雨)。在冬季,降雨量、降雨時間和降雨強度的變化非常大,尤其是在比較乾燥的地區,乾旱經常發生,而且隨時都可能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