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回顧:台鹼安順廠戴奧辛污染 世界第一 | 環境資訊中心
回顧與前瞻

2004回顧:台鹼安順廠戴奧辛污染 世界第一

2005年01月12日
策劃: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居民演出行動劇要求經濟部出面負責。2004年10月間,台南社大委請成功大學幫台鹼安順廠旁的一位老婦人進行檢測,結果血液中戴奧辛濃度竟高達 308.553 pg.I-TEQ/g脂質(pg =皮克,為一兆分之一克;I-TEQ為國際毒性當量;根據環保署的檢測資料,我國焚化爐周邊居民的血液中戴奧辛濃度平均值範圍為14-24 pg I-TEQ/g脂質),是台灣目前所測出的最高值,這個數據還同時刷新了世界紀錄;也讓台鹼安順廠隱身地底二十年、並持續擴散流布的污染問題再度浮上檯面。

位於台南地區的台鹼安順廠於1942年,由日方「強租民地」開啟燒鹼的生產;光復後由國民政府續營,一直到1982年關廠,並併入當時中油所屬的中石化公司。40年間先後生產燒鹼、鹽酸、液氯和五氯酚;走過產業「金光閃閃」的風華年代之餘,如今留下的,是汞、五氯酚、與戴奧辛等有毒物質的重度污染,包括位於鹿耳門溪旁、為當地居民幾十年來漁獲來源的海水蓄水池。

經濟部及所屬中油公司早在1981年即知蓄水池內的魚之汞含量超過可食用標準,卻隱瞞不報,也未採取防範措施,以致附近居民長期捕捉並食用蓄水池內的水產品,慢性中毒而不自知。更且在1994年將中石化轉為民營,並逐年出脫中油持股;且於2003年9月監察院行文糾正經濟部後,在2003年底出清持股,企圖將整治責任轉由不知情的中石化民間股東承擔,也引發了究竟誰當為這些污染行為負責的歷史懸案。

為此,民間團體聯合召開記者會,要求2004年3月宣佈為整治場址的台鹼安順廠的污染整治計劃應當透明化、公開且訂定整治期程,並建議成立跨部會的專案小組,針對戴奧辛、汞污染的環境流佈調查,人體血液戴奧辛和汞含量的健康風險評估,以及附近農漁水產品的食用安全進行全面的調查。同時呼籲經濟部應善盡政府的公共責任,儘速出面解決長久以來的污染問題,不要逃避造成環境公害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