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浮生錄】 浪跡檀島 讓世界聽見寂靜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多樣性

【大地浮生錄】 浪跡檀島 讓世界聽見寂靜

2016年10月04日
作者:范欽慧(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

是誰說過,當鳥兒在空中飛翔時,是感受不到自己的影子,但是影子永遠存在,惟有你落地的時候才可以看見。然而,當我的飛機降落到夏威夷的那刻時,我忽然困惑起來,不太確定這到底是誰的意志?明明身處風暴,明明路徑迂迴,我卻執意走來,若世間存在知音,那會是我自己嗎?否則是什麼信念可以把自己帶到這裡?這背後又隱藏著什麼樣的佈局?

夏威夷是這次世界保育會議的開會地點。圖片來源:范欽慧

事實上,我在出國的三天前才決定買機票。6月時我才剛去拜訪過戈登(Gordon Hempton),幾個星期後,我在台灣收到他寄給我一封信,提到在接下來的九月初,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辦世界保育會議(World Conservation Congress,WCC),其中會召開一個工作坊,討論關於環境噪音與自然聲景保育的主題,戈登因為長期關注噪音對自然的衝擊,順理成章應邀參與討論,沒想到戈登卻把我介紹給負責規劃的芮娜(Rina)認識,他說我是他心目中,最適合參與這個工作坊的人,並希望我能加入自然聲音建議小組( NATURAL SOUNDS ADVISORY GROUP ,NSAG)的工作聚會。

我很感動戈登如此熱情力薦,我趕緊上網察看這次世界保育大會的資訊,才知道IUCN已成立68年,世界保育會議號稱是自然保育界的奧林匹克大會,之前是每2年開一次會,現在是每四年開一次大會,是全球保育人士聚會的重要機會,許多關鍵宣言,環境組織都由此成立,這次大會將持續十天,但是此行是一大筆開銷,雖然我對種種主題充滿興趣,但是光是機票、住宿…對一位獨立工作者是非常龐大的開銷,短時間內我該如何籌得資金?

意念騷動,心緒沈浮,幾番掙扎我開始動筆寫信給三個基金會,很幸運的能獲得中信文教基金會的贊助(非常感謝人傑學長跟紀蘭幫忙),讓我得以成行,原以為一切順利,但是過了幾天戈登突然寫信告訴我說,他有事不克出席會議。就在同時,爸爸又因為肺炎住院,我每天守在醫院陪伴,一切都變得不確定……加上最後一刻,我發現自己來不及申請媒體工作簽證,而此時IUCN已經把我放在媒體名單中(這是需要經過認證程序),我擔心如果海關不放人怎麼辦?

時間緊迫,忐忑中終究上了路,一切只能聽天由命,直到出了關我的意念好像還在漂浮。還好身處網路時代,我所有的交通住宿安排,在幾根手指頭之間就可以搞定,我趕去大會現場,拿到自己的媒體證,現在的我,已經正式成為國際媒體的成員,而這條路居然是靠我自己獨自闖蕩出來的,但是很奇妙的是,戈登似乎只是引信,我突然明白,終究我得自己面對這一切,而所有的困境似乎都在考驗我,究竟那份意志有多堅定?我趕緊張羅所有的採訪行程,小毛(作者愛用的錄音麥克風)又再度出動,為了明早六點的迎船儀式,我特別先去海邊場勘,我聽見酒吧歌台舞榭,軟歌呢噥溫柔,火把烈焰讓氣氛顯得悠閒浪漫,但是我毫無渡假心情,卻有一種淡淡的孤獨感。

作者與小毛(錄音麥克風暱稱)一起遠赴檀香山,參加「自然聲景與噪音的工作坊」。圖片來源:范欽慧。

清晨5點半天還沒亮,我就已經靜靜佇立在Waikiki的岸邊,迎著太平洋的海風參加這稱之為Wa’a的海洋儀典,Wa’a是一種夏威夷傳統的獨木舟,它將象徵性地由海上航向島嶼,藉由夏威夷土著行禮如儀的歡迎儀式,來迎接太平洋上各島國佳賓,透過彼此交換信物的方式,展現對海洋保育和永續的決心,我一面在浪聲伴襯中錄下了非常動人的古老吟唱,一面感受太平洋南島傳統文化的力與美,這樣的活動設計,充份傳達大會對自然與文化的敬重及保䕶大地的決心,台灣同樣是位於太平洋之上,但是我們對這片海洋的保育承諾又在那裡呢?

這場保育界的盛會,由清晨的太平洋上這場迎船儀式掲開序幕。圖片來源:范欽慧。

旭日海祭之後,我接著又趕去參加正式的開幕典禮,美國的內政部長朱厄爾(Sally Jewell),以及夏威夷州長大衛井下(David Ige)也在現場進行演說,他們都談到了在夏威夷外海那片面積跟德州一樣大的「帕帕哈瑙莫夸基亞國家海洋保護區」(Papahanaumokuakea Marine National Monument),就在歐巴馬任內已經正式簽訂法案,禁止在區內進行任何商業捕魚活動,展現保育決心,這個海洋保護區的劃設之前也受到重重阻撓,如今成為全球面積最大的海洋保護區,將有超過7000種海洋生物因此能受到保護。這番決心讓人敬佩,但是是否能帶給其他國家鼓勵,並起而效行,我還得繼續觀察。

開幕典禮設計充滿了原住民及大地力量,召喚彼此也支持彼此,讓人深切的感受到,有行動才會有改變。而唯有強烈的企圖心,才可能展開「行動」,保育無國界,在這裡我可以與全世界對話,我曾經在公車上遇到不丹的環保團體、伊朗的黑熊保育人士,甚至也認識一位伊拉克的鳥類學家,芬蘭的國家公園園長……人生何處不相逢,我們彼此間似乎頻率相通,很快就可以分享經驗,開拓視野並相互支持。

下午我又趕去採訪太平洋高峰會,我以台灣媒體身份出席,在會議上,聽到太平洋島國領袖談到氣候變遷的擔憂及因應策略,而那些來自國土環境及海洋惡化對整體文化生態,甚至經濟、安全的衝擊,身處在太平洋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面臨同樣的挑戰? 其中我對於玻里尼西亞遠航協會的會長湯普森(Nainoa Thompson)的演講印象深刻,他本身是一位航海家,深受夏威夷傳統文化的啟發,讓他能真正學習到關於海洋的智慧與精神,他的演說非常動人,甚至讓人落淚,因為我聽到的豈止是波里尼西亞的海洋召喚,而是超越語言、族群、時空,迴盪在我們彼此內在深處的遼闊海洋。

玻里尼西亞遠航協會的會長湯普森是一位航海家,他所講到的海洋文化及精神,讓人深深動容。圖片來源:范欽慧。

在太平洋各代表領袖的演說之後,工作人員拿出一份空白海報,邀請所有與會者留言,而我也用中英文留下對海洋保育的個人承諾,在那份宣言上,黑筆寫著唯一的中文內容是「海洋讓我們穿越國界,彼此連結,共同為海洋的永續而努力。范欽慧 來自台灣(太平洋上的一座島嶼)」。會後剛好東加副總統在身旁也順便合影留念,忽然覺得世界很小,來到這裡你會發現,重點不在於來自什麼「國家」,而是你是否真正「在乎」與「關心」,願意貢獻自己,一起參與改變的行列。

檀香山儘管風光旑旎,路上觀光客如織,但每天早出晚歸全在會議中渡過,三餐大都在「ABC」(當地最普遍的便利商店)打發,我住在一間旅館中,進入都是日本人,連櫃台職員都會說日文,讓我以為置身東京,然而,就跟歷史上一波波上岸的探險家一樣,我知道今天來到這座海島上,將會聆聽一種新的聲音,甚至創作一種的可能,我充滿期待。

這是全世界第一次召開的自然聲景討論會,擬定工作時程及綱要,我大老遠前來見証了這樣的開場。圖片來源:范欽慧。

第二天,在「自然聲景與噪音的工作坊」上,我見到了美國國家公園負責「健康公園健康人類」 (Healthy Parks Healthy People)專䅁的負責官員戴安愛倫(Diana Allen),她特別指出,未來自然聲景保育將會跟目前這個計畫架構有關,此外還有多位全美負責聲景研究的學者,主要是科羅拉多大學及賓州大學的教授,還有一位是專門研究噪音的澳洲學者,在討論過程中,我強力建議「寂靜山徑」的理念與做法,放在聲景保育的討論項目,受到美國,芬蘭及澳洲等國際學者的認同,而「寂靜山徑」也將有機會成為國際認可的保育行動,真的好感動獲得這麼多夥伴的支持,但是我更希望的是,能獲得台灣的認同,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得以實現這份理想。

另外,在世界保育會議的安排下,還有機會見許多保育界的明星級人物,例如有「生物多樣性」之父之稱的愛德華威爾森(Edward O. Wilson), 以87歲高齡,大老遠來到夏威夷,談起「保育」仍充滿熱情,我跟他說我來自台灣,他說台灣有熱帶及亞熱帶的氣候,山多生物也多,他知道台灣很美,可惜他從沒來過台灣,他笑著對我說:「或許有一天,妳得帶我去看看台灣!」此行另一個美麗的驚喜是遇見珍古德(Jane Goodall)博士,16年前,我第一次在"自然筆記"專訪過她,如今我又在夏威夷重逢,望著82歲的她,仍全世界散播希望的訊息。她帶著堅定又溫柔的語氣說,環保工作者要有「不放棄」的精神,永遠堅持下去……而她也一如16年前的模樣,永遠那麼素樸、慈祥、美麗,充滿了生命的光彩,讓人為之著迷。

高齡82歲的珍古德仍然不斷在為保育奔走。圖片來源:范欽慧。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和這群保育鬥士一樣,能堅持到八十幾歲,但是我卻浪跡天涯,參與這場集體聆聽的儀式,雖然千辛萬苦來到這裡,卻發現自己所關注的自然聲景保育,在國際思潮上,仍然還在發展初期,不過,我很開心自己見證了這個開場,我知道世界上已經有這麼多的人聽到了自然聲景保育的重要性,以及人類噪音對生態所帶來的各種衝擊,我可以跟他們一起努力,落實這項保育政策,過去我們總是被動移植別人的想法,如今我們也可以表達我們的做法,我們的關心,並發出自己的聲音,而這份「堅定」,我相信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聽得見。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范欽慧

自然筆記」節目主持人,「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對大自然聲音充滿好奇,喜歡錄音,也想更進一步了解生物相關知識,於是把鳥類和昆蟲的聲音錄下來。從1997年錄音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