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國慶日,在屏東萬巒五溝社區迎來了有史以來第一個「水草日」。為了復育五溝在地原生水草和水生動植物,五溝水守護工作站這天召集社區志工和長輩,一起來到劉氏宗祠前的水圳種水草,為魚蝦蓋餐廳、造農場。「這個行動一方面是要宣示五溝水水圳志工活化水圳的決心,也藉此凝聚社區長輩對水圳的情感,」工作站專員林品軒說。
危機成轉機 把水草種回去對抗外來種
西南氣流為屏東帶來連日大雨,劉氏宗祠前水圳的水流略比平時湍急,一叢叢屏東石龍尾和鴨舌草等其他水草,隨著水流漂盪著,這是過往常見的五溝水風景。「這裡是全台魚種類最多、水草最豐富、水最乾淨的水圳,」海生館助理研究員,也是湧泉專家的邱郁文向民眾說明。
五溝水守護工作站近幾年在水圳進行生態調查,累積了相當充足的資料,了解這條水圳的生態樣貌,對於外來強勢種、在地原生種,各段水域的水質和生物量都有清楚的調查數據。不過在今年7月,鄉公所請來怪手清淤,把水圳中的水草全耙得一乾二淨,光禿禿的河道令工作站成員大嘆一口氣。
然而公所的清淤工程看似危機,卻因為工作站的行動,讓在地水草有了與外來強勢種重新拚搏生存基地的機會。
工作站站長劉晉坤解釋,「我們趁這個機會幫助在地水草快速侵占領地,讓外來種不要那麼強勢。」透過工作站同仁下到水圳,將上游採集來的水草補種回去,同時清除強勢種,用人力來營造水中魚蝦豐富的生存環境。
過程中同時試著與居民溝通,「我們要讓居民知道,要保護的是在地原生種水草和原生動植物,並非所有的草都不能除,同時也讓他們了解,原來水草長得很美也可以吸引很多人來看。民眾慢慢理解我們的想法之後,也願意參與進來。社區環境和水草保育可以同時並存,是一種雙贏。」
一起下水種水草! 認識五溝水草生態
一顆石頭、一條麻繩、一些石龍尾,水草日行動開始!參與的社區長輩、大人、小朋友每人拿到各自負責種的水草,工作站助理張碩軒教大家如何把水草綁在石頭上,下水後分區將水草種在水圳底部。
在屏東林管處服務的社區志工劉育宗,也藉此機會向來參與的親子們介紹水圳生態。「種下去的水草要像頭髮一樣,讓底部逐漸累積砂石,水草後端會形成水流的緩衝區,魚蝦貝類就可以躲在下面,像是蛤仔、蝦子、水蠆、螺等等,」他撈起大小不到2公釐的錐螺,是此地13種螺類之一。
復育水草是要增加棲地多樣性,為魚蝦打造餐廳,邱郁文解釋,「如果一塊土地長了水生植物,等於一片貧瘠的地方有了生產者,這些生產者營造出三度空間的立體結構。原來只有表面可以住一些小的水生昆蟲,吃小屑屑,現在有更多食物可以給小魚小蝦吃,一層樓的餐廳變成了高樓大廈,種了水草就像一座立體農場,等於讓這個地方的生產力和棲地多樣性增加,不同的魚蝦螺貝統統可以住在這裡。」
從對立到溝通 環境教育看見社區契機
邱郁文也觀察到社區的改變。當初五溝水守護工作站的成立是為了反對縣府的水利工程,卻因政治操弄造成居民的對立,然而排水工程完工後,居民發現河道水泥化讓環境變了樣,反而讓工作站有了溝通的機會,因而開始轉型做環境教育,成立五溝水濕地學校。
邱郁文受邀到社區講湧泉,他分享多次到日本湧泉社區的觀察,與居民討論五溝社區可以營造的方向,村長和同仁也發現,以後有經費進來不一定要做工程,營造可以吸引人來的環境,對社區更有幫助。
這樣的轉變,就是這次水草日的具體展現。鄉民代表受邀出席,村辦公室、土風舞協會也參與協辦,林品軒說,蹲點三年,居民開始願意走出來,看到了與村民情感互動的成果。
用人力進行河道管理 邀居民一起來做
過去每二、三年,地方代表就想辦法找錢,用怪手挖水圳清淤的方式是否能因此改變?美濃農村田野學會理事溫仲良認為,在地居民對於河道阻塞有易發水患的焦慮,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叫公所拿出20萬元請怪手耙除所有的水草,但是五溝水域生態的潛力需要更細緻的河道管理和規劃。現在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針對清除水草的原則、頻率,建立一套人力管理的知識和方法,兼顧河道清淤,又能讓原生水草長回來。
「最好的管理就是讓居民一起來參與管理,」劉晉坤說,因為水草日,五溝水守護工作站的理念又往前了一步,不只是自己,而有更多社區居民一起來做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