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珊瑚礁體檢團隊於15日在台東基翬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深處和淺處活珊瑚覆蓋率都有達到國際標準的「一般」程度,但是指標性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則是寥寥可數,甚至缺席,顯示過漁嚴重。不過,工作人員表示,最令人憂心的莫過於滿地的垃圾和被泥沙覆蓋的珊瑚礁。
基翬(音同「灰」)位於台東知名景點三仙台南側,源自當地阿美族語「Kihaw」音譯,意思為「海灣」,屬於三仙台自然保護區範圍,也是今年8月預告列入保育物種的台灣特有種「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的棲息地之一。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的發現,曾讓中研院學者陳昭倫的研究登上國際期刊,沒想到一發現就因棲地狀況不良等因素而瀕危。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基翬附近的山坡上,有兩個已通過環評的「陳年」度假村開發案蓄勢待發,總面積達23公頃(寶盛12.7公頃、滿地富10.41公頃),與潮間帶僅一條馬路之隔,恐對海洋環境形成重大威脅。
調查結果顯示,淺處(4公尺)活珊瑚覆蓋率41.9%,深處(7公尺)為33.1%,屬於「一般」等級。與2014年比較,珊瑚上覆蓋泥沙的情況更為嚴重,珊瑚生長將受到影響。在指標魚類部分,僅記錄到蝶魚,族群密度為1.75-2.75隻/100㎡,不僅數量較過去為少,以前曾紀錄到的鸚哥魚、笛鯛及裸胸鯙,本次都闕如,過漁情形非常嚴重。
如此生態失衡的狀況,如果遭逢環境變動,例如:藻類大量繁殖,可能會影響珊瑚的生存空間。指標無脊椎動物方面,淺處及深處都有魔鬼海膽和硨磲貝,前者族群密度1.25-2.25隻/100㎡、後者族群密度為0.5-0.75隻/100㎡,相較2014年硨磲貝多為10公分以下個體,今年則有觀察到近20公分的個體。
環境衝擊方面,基翬屬中高威脅等級。經常可見珊瑚因廢棄網具、漁線及布料碎片纏繞住而大片白化及死亡的景象。許多家庭廢棄物,包括衣褲、競選帽子、塑膠飲料瓶、各種免洗餐具…等,遍佈在貝殼珊瑚沙底上,令人怵目驚心。
本次共有四名潛水人員協助調查,其中一名為在地居民。三仙里民陳宏偉表示,「很高興!終於可以參與珊瑚體檢」。陳宏偉自2014年首次知道珊瑚體檢行動後,就期待能加入體檢行動,這次協助佈線及指認無脊椎動物,他也希望未來有更多在地居民一起學習如何進行珊瑚體檢,加入守護家鄉海洋的行列。
遠從台北特地來支援的志工陳泰佑是體檢老手,2014年他就曾來基翬協助體檢,當時曾看到整麻袋衣物沈在海底,時隔兩年再度下海,發現其他民生垃圾雖減少,但是漁網、漁線、纜繩數量卻變多。
現場還觀察到許多垃圾堆積在礁體間的沙地或沙溝,例如帽子、飲料瓶罐、衣物、漁網。科學指導員蕭伊真指出,衣物和魚網很容易卡住或包覆在珊瑚上,化學纖維被撕開後,會卡住更多懸浮微粒或泥沙,因而遮蔽珊瑚的光線,造成珊瑚白化甚至死亡。這類「幽靈漁網」也是其他海洋生物的殺手。而其他塑膠垃圾一旦破碎成更小的塑膠碎片或纖維,被海洋生物攝入,恐將影響其生存。
另一方面,基翬的「泥」沈積情況嚴重,部份礁盤上的泥甚至超過一公分厚。蕭伊真表示,「珊瑚即便有自我清潔的能力,被這麼大量泥所覆蓋,也會因為來不及清除而窒息死亡。」據信,泥沙的來源多數為陸源,可能因為附近海岸地區表土裸露,大雨沖刷下被帶入海中,若又適逢海水交換率不佳,將導致珊瑚被覆蓋致死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