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地景──入蘭第一站 頭城五漁村 | 環境資訊中心
與城市共生

閱讀地景──入蘭第一站 頭城五漁村

2016年11月25日
作者:陳鳴誼

談到宜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蘭陽平原所產生的人文風土與自然環境,同時展現在食物、建築、空間、田園、語言,整體呈現出的文化性,對比於全球化下的一致性,是一種廣義的「在地」,是宜蘭從土地衍生出的生活型態展現出一種特有的差異化。

宜蘭縣頭城鎮最北端的五個靠海聚落,分別是石城、大里、大溪、梗枋、外澳,這一條海岸線全長將近21公里。一條海岸線、五個沿海漁村、五個步調緩慢的火車站、五個規模不大的海港,讓你聯想到什麼?

義大利也有一處這樣的海岸線,1997年義大利拉斯佩齊亞省海沿岸地區,五個漁村、一個海港及三個沿海小島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這是世界著名的觀光景點,享受慢活享食在地風情的好所在,甚至在觀光充斥的今天依舊保持著強烈的地方感,沒有大型旅館進駐、沒有寬敞道路的穿腸破肚,巷弄內的特色商店並沒有非常特別,但卻是他們在「過生活」的一部分。這樣的空間場景,在宜蘭北處也有一處長期不被注意的角落。

義大利五漁村vs宜蘭五漁村。照片來源:wikimedia、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混亂的行政分工,意外留下不受干擾的漁村風貌

頭城在空間區位上為宜蘭最北端,雖位處邊陲,但擁有開蘭第一城的重要角色;以及清乾隆末期的草嶺古道,打開了淡水─宜蘭間的通道,就是以頭城鎮大里為端點。1950年宜蘭設縣以來,無論是區域計畫、綜合發展計畫、都市計畫、地區發展計畫均未在頭城鎮以北之處多做著墨,最多僅關注龜山島在觀光上的功能。加上頭城鎮以北範圍與東北角海岸風景管理處的行政管理範圍重疊,以致都市計畫機制上亦屬於「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計畫」,此計畫訂定機關為營建署城鄉分署,管理機關為東北角海岸風景管理處,建築執照審查及發照機關為宜蘭縣政府,如此分工之下常導致機關間產生政策不同調的情況。例如外澳沙灘的土地屬於頭城鎮公所,但管理機關為東北角風景管理處,在辦理大型活動時,會出現權責劃分、行政程序上的矛盾(蜜月灣開發案即為一例)。

在這樣的管理情況下,漁會是突破地方自治與中央權責互有矛盾的困境中,自成一格的組織型態。烏石港的漁業轉型、大溪漁港倚靠新鮮漁獲的港務發展都是在漁會推動下,以產業帶動地方發展的案例。另一方面,在如此混亂、不明確的地方中央分治情況,頭城鎮以北在歷經66年的縣政發展下仍然保有原來的漁村面貌,保持其豐富的在地性,亦因如此,未來的發展顯得格外重要。

「閱讀地景」取決於個人的學習經驗與知識

「地景」(landscape)一詞是地理學研究中隨著時代改變,重複給予新的解釋的專有名詞。地景是指地表上一切視覺可見的有形景物,也可稱為景觀〔何立德,2009〕。一般而言,有些地景是經由自然作用產生,有些則為人類利用資源造成的結果,前者可稱為「自然地景」,後者則稱為「文化地景」。自然地景的概念多著重於對自然物質與作用的認識與探討;文化地景方面,則多研究形塑地景背後的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驅動力。而「地景」一詞對於多數人來說,所呈現出來的意義只是生活中的「背景」,在專業性上往往讓一般人需要更進一步的理解,而如何讓生活中的自然地景或文化地景可輕易被大中所認識或接受。

自從2013年齊柏林以一部「看見台灣」獲得第50屆金馬獎中最佳記錄片後,「如何看」便成為一件重要的事情。「閱讀」(read)是一個人依靠腦中的原有知識,主動獲取資訊,從文章中建構意義的過程〔維基百科〕而這簡單的兩個字背後所代表的生理意義從接受訊息(眼睛)、到處理訊息(視網膜及神經傳導)、再到大腦吸收(神經及語言中樞),這一連串複雜的過程使外部環境的改變被訊息化。而依據Bartlett在1932年提出的「圖式理論」,閱讀並不只局限於文字上的吸收,日常生活所接收到的任何訊息、所習得的經驗,都會在大腦後端處理中與既有的網絡進行結合,這個步驟也就是新知識的獲得。

「閱讀地景」廣義來說就是把外部自然形成的「自然地景」與社會歷史人文交織成的「文化地景」,經由「感受」與自己的過往經驗進行融合,並且吸收的過程。而能夠吸收或感受體驗的深度,取決於個人過往的本職學能被賦予的學習經驗與知識。在狹義的解釋「閱讀自然」亦為在環境中看到植物可以如何做出解釋?〔郭城孟,2015〕

例如在野外看到開花植物,以閱讀自然的角度亦說明植物開花並不是給人類看的,森林經由四億年形成,其演化的時間是與昆蟲演化的時間重疊,所以植物的開花效應必須與昆蟲一起思考。在這樣的邏輯之下,花在演化時便自然產生出策略性的作法,例如聚少成多,小花聚集在一起,比較容易被昆蟲看到,專有名詞稱為「花絮」,另外使部分花鄂變花瓣,或是演化成密杯,吸引昆蟲來以後達到傳粉的作用,最後以植物體的群聚效應來增加其曝光的機會。

依海而活、依山而居的五漁村

宜蘭頭城的這五個靠海聚落的特性有許多共通之處,例如面臨太平洋、聚落皆有台二線穿越、均有設置火車站、發展腹地狹小等等。若搭船去龜山島,回頭看這一條海岸線,除了山、海交界的聚落痕跡,還可以看到幾億年來雪山山脈漸入東北方海底,壯闊的造山運動。

五個漁村的相似之處顯而易見,但若細細比較其差異性,其生活模式因微地形的變化而略有不同,例如梗枋因為有溪流的切割、堆積作用產生較大的發展腹地,因而衍生出這裡除了討海捕魚之外的另一群依山維生的農業人口。在這一條海岸線上,似乎有一條平行的農漁界線,是模糊且浮動的邊界,交互演替的發展出一套獨特的生活型態與空間模式,若僅以開車方式在台二線呼嘯而過,恐怕無法察覺出其相異之處。

外澳海岸。照片來源: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石城:夾縫生活中 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

石城是五漁村最北邊的一個聚落,也正處於雪山山脈入海的終點,在山海劇烈的交會與震動之下,人們所能生活的腹地非常稀少,石城也是五個漁村中最為分散的村落,從舊草嶺隧道口一直到大里慶雲宮北側都有聚落發展的痕跡;但也因為地形擠壓、生態交會所產生的豐富性,以及海底地形、南北海流集聚等特性,讓定置魚網最早選擇於此處設立,期望藉由自然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多樣性,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而光榮船隊與石城漁港早已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定置魚網新鮮海味的下貨,除了產地直送的知名店家之外,剩下的常常就讓聞鮮而來的饕客體驗了一場視覺與味覺的震撼。

定置漁網收網進港情形。照片來源:黃湘予

大溪:不只漁港,還承載了龜山島文化歷史

若以「閱讀地景」的角度在五個漁村深度的走踏,讓自身參與其聚落之間的自然環境以及社會人文的變化,就能明顯感受到在共同架構下的些微差異以及其現象背後的歷史文化涵構,例如大溪雖以大溪漁港觀光化為主要特色,但若了解龜山島居民遷移的歷史,就知道龜山島居民在民國64年遷村至現址「仁澤新村」後,魚法因為漁船設備的改善,在漁獲量的部份大為推進,而漁船補回來的漁獲就在大溪漁港進行拍賣及銷售,此舉亦與大溪漁港在民國59年至64年進行新港的擴建息息相關,其後更成為聞名全省「大溪漁港現撈海鮮」的著名漁港,由於漁港內漁船多數為龜山島社區漁民所有,所以整體來看,龜山島居民的遷移與大溪漁港的發展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大溪漁港附近的活動中心二樓為龜山島發展的文化館,龜山島文化推動的催生者是頭城鎮鎮代表簡英俊,他在里長任內從原本的小學學歷一路讀到研究所畢業,以「家鄉」作為學習的動力,甚至是後來的研究主題。還記得第一次見到簡代表的時候,誠懇、親切、好客、不浮誇的態度讓我們一行人中對於「地方代表」的印象大大的翻轉。而當看到一個年過五十還在好學、為家鄉文化付出的同時,強大的正面力量帶來的是內心的激動以及感動,在拱蘭宮前廣場,聽著簡代表面對大海講故鄉時,代表臉上歲月的痕跡,是令人震撼且悸動的一幅刻畫在內心的畫面。

5

簡英俊代表講解龜山島歷史。照片來源:黃湘予

大里聚落:入蘭第一站

若現在拜訪大里,多半會好奇大里街道的形成。看似頗具有規模的街巷結構,其背後蘊含了在1920年鐵路宜蘭線開通及1978年北部濱海公路開通之前,「草嶺古道」做為早期宜蘭通往淡水的「淡蘭古道」的重要性,以此歷史脈絡做為基礎,不難了解現在慶雲宮與大里老街在當時的重要性。據說當時大里在街上開了數間的雜貨店、旅館,接待當時南來北往的行旅者,而現在的大里在落日之下映著餘暉,僅剩的兩間雜貨店與多年前社區營造下的成果,似乎提醒著初到此地的遊客以往的光輝歲月。

富有生活感的大里老街。照片來源:涂晉瑜

梗枋:山海技藝文化的交織

梗枋為五個漁村中發展腹地最大的一個聚落,看似平凡無其的小鎮,其實內涵了許多與環境共生、與自然共樂的傳統技藝,走進社區前理事長的家,娓娓道來的是梗枋的發展史,手上做著小時候長輩流傳下來運用在地植物做成的童玩、生活用品。在現今的發達社會中,小孩子已經不再以林投葉編織的鳴笛為樂,大人們也不再辛苦的以月桃葉編織生活所需使用的涼席,漁夫們也不用以月桃繩三股編成一股,慢慢的成就一張魚網。雖然如此,這些「技藝」似乎並沒有隨者時間而消退,在純樸的漁村中,這些「技藝」仍被保留下來。梗枋漁港是五漁村面積最大的漁港,在港邊跟著先生經營一支釣小吃店的大姊,是大溪國小的退休教師,言談之中對於梗枋的關懷充滿熱情,退休這個名詞似乎從來沒有在她身上體會到,正在研發海味飯糰的她笑著說:「我現在比以前更忙了」。

左:在地居民正在示範用林投葉做鳴笛。照片來源:中原大學景觀系。
右:用林投葉做成的鳴笛。照片來源:游品宣

外澳:罟寮、鰻寮文化才是王道

外澳現在的陸、海、空3D體驗盛行,從衝浪、海上活動、騎腳踏車到飛行傘,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外澳。但是在20年前,外澳僅僅是人口逐漸稀少的小漁村,牽罟、冬季補鰻魚苗是當時靠海維生的重要產業,聽老一輩人描述當時冬天晚上的海上盛況空前,人手一副工具,而補好的鰻魚苗則在海邊搭起的鰻寮中分辨其種類,等待清晨中的商人收購,期望一晚的辛勞能夠在市場上有個好價錢。

而頭城鎮的磁吸效應,加上聚落發展腹地狹小、台二線砂石車的穿越,是聚落逐漸式微的主要原因。烏石港的開發及擴建造成海流改向,外澳沙灘的面積擴大,逐漸形成海邊遊玩的空間,在岸邊經營衝浪店的阿龍是道地的大里人,回憶起小時候,當時外澳沙灘僅僅是現在寬度的三分之一,他笑說現在的沙灘衝浪客要帶板子走得更遠了。但是隨著外澳沙灘的發展日趨擴大,在烏石港另一側的龜山朝日海水浴場卻隨著沙岸的流失,失去其原本海水浴場的功能。

事實上罟寮及鰻寮現在都還矗立在外澳沙灘上,傳統的漁法並沒有因為大量的觀光進入而消失殆盡,記得下次在去外澳沙灘衝浪時,不妨注意一下兩側防風林內的小空間,或與衝浪店老闆娘多聊一會,他會很樂意告訴你,他們小時候在沒有衝浪活動的外澳都是在玩些什麼。

9

在外澳牽罟的在地漁民。照片來源:汪靖樺

來一趟漁村體驗,翻轉你的思維吧!

宜蘭這五個漁村的發展雖看似平淡無奇,台二線開過也僅僅30分鐘的車程,但是社區內在歷史與自然環境衝擊的累積之下,所累積的社會人文內涵是深厚而富含底蘊的,全球化時代下的「翻轉」概念,是否應該以「土地」本身出發,連結生活、產業、旅遊、文化等面向,細細閱讀,咀嚼這些面向複雜交織出來的味道,靜下心來,在頭城海邊待上一個夏天呢!

※ 本文轉載自 眼底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