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核工業復興無望:現況與爭議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2016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核工業復興無望:現況與爭議

2016年12月21日
翻譯: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審校:趙家緯、陳詩婷、陳柔安
編按:今年適逢車諾比核災30週年與福島核災五週年,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特地譯介〈2016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摘要,指出核工業持續萎縮、逐步淘汰的國際趨勢,本報獲邀轉載,在今明兩日陸續推出。

原子能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編輯推薦-

「全球核能究竟增長或減少了多少?中國又佔了其中多少因素?哪國家正在淘汰核電、仍繼續擁抱的又是哪些國家?再生能源已經發展至什麼樣的程度?關於這些問題,以及更多其他重要的分析,都可以在這本我們認為關於核工業發展趨勢,最具權威性、最值得參考的資料來源之一-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當中,找到答案。」-Dan Drollette Jr

全球核能發電占比在1993年達到最高峰的17%後一路下滑,2015年時只剩下10.7%。自1992年起,由來自法國的能源政策獨立顧問Mycle Schneider創辦的能源資訊中心WISE-Paris,即出版了第一份〈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WNISR),WNISR今年同樣詳實提供各國核電廠營運狀況及國際主要核工業者的財務情形,針對污染狀況、健康影響等關鍵資訊提出現況報告,以幫助大眾更全面理解核工業的真實代價。

〈2016 世界核能產業現狀報告〉中文版封面。圖片來源: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報告結論及摘要

中國因素

  • 全球核電發電量增加1.3%,主要原因是中國核電發電量上升31%所致。
  • 2015年共有十座新的核電機組啟用,是自1990年來最多的一年,其中有八座位於中國,而所有今年啟用的機組均是在福島核災事件前興建的。
  • 2015年時,全球新增建的核電機組共有八個,其中有六個位於中國。
  • 中國在2015年花費了超過1000億美元投資再生能源,而花費在6個核電機組上的費用為180億美元。

提前除役、逐步淘汰及工程延誤

  • 瑞典、日本、台灣、美國及瑞士共有八座核電廠將提前除役。
  • 在14個持續興建核電廠的國家中,有九個國家的所有核電工程均出現延宕,大部份已經延宕超過數年,有六個計畫超過十年,三個計畫更超過30年。中國正在興建中的21個機組中至少就有十個遭遇工程延宕的情況。
  • 除了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白俄羅斯外,其他所有潛在新興核電發展國家均決定延後核電廠的興建計畫,當中智利決定暫停興建,印尼則已宣布放棄核電計畫。

危機中的核能巨頭——再生能源取而代之

  • 阿海琺(AREVA)在這五年間一共虧損110億美元,法國政府決定提供56億歐元紓困教助該公司。其股價相較於2007年的最高點已下跌了95%。而擁有多個核電廠的法國國營電業EDF其負債亦達到415億美元,信用評等議被標普調降。而與EDF合夥投資英國希克利角C核電廠的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CGN)的股價自2015年7月以來也下跌60%。
  • 綜觀全球,風力發電發電量增長17%,太陽能發電量則上升33%,核能發電量僅增加1.3%。
  • 巴西、中國、印度、日本和荷蘭等國,其國內的風力發電已超越核電發電量。

車諾比30週年、福島核災五週年

  • 車諾比事故發生30年後,仍有600萬人持續居住於嚴重污染的地區。車諾比放射性落塵影響範圍涵蓋歐洲大陸的40%,其健康衝擊為預計在未來50年增加4萬名罹癌案例。
  • 福島核災發生五年後,超過10萬人仍離家避難中。日本目前只有二座運轉中的核電機組,並已決定除役六座自2010年至2011年間停機的核電機組。

全球核電機組現況和核電發展計畫

2015年,有十個核電機組開始營運(八個位於中國,一個位於俄羅斯,一個位於韓國),2個核電機組被關閉(德國Grafenrheinfeld電廠和英國Wylfa電廠1號機),比利時的Doel核電廠1號機在2015年1月因運轉執照期滿而停止運轉,但在當年12月因延役申請獲准而重新啟用。日本有五個自2010年至2011年既停機的機組,正式宣告除役,而瑞典一部自2013年既停機的機組,亦正式除役。

在2016年上半年有五個核電機組開始運作,三個位於中國,一個位於韓國,另一個位於美國(Watts Bar電廠2號機,興建時間達到43年之久)。該年度沒有任何核電機組被關閉,然而,自2011年停機的伊方核電廠1號已正式宣告除役。

營運和興建資料

核電機組營運現況:全世界有31個國家擁有發電中的核電廠,因日本重啟兩個核電機組,故較去年多了一個國家。扣除長期停機(Long-Term Outage,LTO)機組,全球現共有402個機組,較去年增加11個,但比1987年少4個,比2002年數量最高時少了36個。

目前全球和電機組裝置容量達348GW ,比去年多了3.3%,與2000年差不多。全球核電裝置容量最高時為2006年的368GW。

2015年的核電發電量為2兆4410億度,比上年上升1.3%,但比2006年的峰值減了8.2%。全球核電發電量增加310億度的原因,乃是因為中國2015年核電發電量上升了30%(370億度)。

本報告將36個日本反應爐歸類在長期停機 (Long-Term Outage,LTO)的類別中,瑞典(Ringhals-2)和台灣(核一)均各有一個反應爐均屬於在長期停機類別 ,福島第一核電站和第二核電站的十個反應爐被認定為永久關閉,因此不被算在運轉中的核電廠數量。 

核能於能源結構之占比:在歷經1996年最高峰的17.6%後便持續下降,直至過去四年穩定維持在10.7%。而核能在全球的初級能源消費之占比,則達到1984年以來的歷史新低——4.4% 。

在2015年,五大核電大國——美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及韓國(依發電量排序)——其核電發電量超過全球核電發電量的2/3(約69%)。中國比上年上升一位。其中法國和美國之核電發電量約佔全球核電發電量之1/2,法國的核電發電量則占了歐盟核電發電量的一半。 

這是一座位於法國的核能發電廠。水蒸氣正在從雙曲面形狀的冷卻塔排出。核反應爐位於圓桶狀的安全殼建築物內

這是一座位於法國的核能發電廠。水蒸氣正在從雙曲面形狀的冷卻塔排出。核反應爐位於圓桶狀的安全殼建築物內。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核電機組的壽齡:若先排除主要投入新建核電計畫的中國,各國運轉中機組的平均壽齡將在2016年中達到29年。其中超過一半的機組,也就是215個機組,已運轉超過30年;其中有59個機組更已運轉超過40年,其中37個機組位於美國。

核電廠延役情況:各國之間有所差異,譬如美國100座運轉中的機組有81座已獲准延役,將運轉年限延到60年。法國只准許反應爐延長運轉十年,且核安監管單位已申明,不保證所有反應爐都能通過役齡40年需接受的全面安檢。此外,延役也與法國政府目前設定在2025年前將核電占比從3/4降至一半的政策目標相違背。而在比利時,雖已有三座機組已獲准延役十年,但此決定無礙比利時達成2025年完全非核的政策目標。

核電廠運轉年限預估:如果全球所有運轉中的機組,皆在壽齡達40年後如期除役(除了59座已經運作超過了40年的機組),即使所有興建中的機組如期完成,2020年的全球核電機組總數仍將比2015年底減少22個,而裝置容量下降大約1.7GW。至2030年時,總裝置容量達175GW的187個機組將被取代,這個數字是過去10年開始新建機組數量的4倍。若所有延役申請均獲准,2020年時,全球運轉中的機組總數也僅將增加二個,裝置容量增加17GW。到了2030年時,為取代除役的163個機組,必須另外增加總裝置容量達144.5GW的核電機組。

新建核電廠現狀:目前全球有14個國家正在興建核電廠。2016年7月時,興建中的機組為58個,比2013年少了九個——其總裝置容量達到56.6GW,有21個機組位於中國。

新機組動工和相關爭議

新機組動工:2015年共有八個核電機組開始其興建工程,其中中國佔了六個,巴基斯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各佔了一個。和過去相比,2010年有15個機組動工,其中單單中國就佔了十個;2013年全球則有十個。

歷史數據顯示,全球核電機組動工數量的高峰是1976年的44個;在2011年1月1日到2015年7月1日間,全球動工興建的機組僅為26個,比1970年代時單年的數量還少。

取消機組興建計畫:1977年到2016年之間,在17個國家中,共有92個的機組興建計畫(占所有興建計畫的1/8)在不同發展階段被停止或暫緩。

新案延遲:白俄羅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是所有首次興建核電廠的國家中,唯二確實有在進行反應爐建造的國家。這些工程資訊均缺乏透明度,過去一年在孟加拉、埃及、約旦、波蘭、沙烏地阿拉伯、土耳其、越南等新興核電發展國家,都發生了核電計畫延宕的現象。智利和立陶宛擱置計畫,而印尼則已放棄興建。(下篇待續)

報告作者群:
Mycle Schneider(獨立顧問)
Antony Froggatt(獨立顧問)
Julie Hazemann(EnerWebWatch總監)
Tadahiro Katsuta(明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M.V. Ramana(普林斯頓大學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核能未來發展實驗室暨科技與國際安全計畫)
Ian Fairlie(環境與輻射相關獨立顧問)
Fulcieri Maltini(核能相關獨立顧問)
Steve Thomas(格林威治大學能源政策教授)

作者

趙家緯

台大環工所博士,現為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台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程兼任助理教授。長期參與台灣氣候與能源政策之公共討論,近期聚焦於台灣淨零轉型路徑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