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魯瑪克自主公告傳統領域 傳承文化也建立「新夥伴關係」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達魯瑪克自主公告傳統領域 傳承文化也建立「新夥伴關係」

2016年12月20日
本報2016年12月20日台東訊,特約記者賴慧玲報導

繼10月底花蓮太魯閣族銅門部落之後,部落自主公告傳統領域又添一例。12月19日早上,嘹亮的臀鈴和震懾人心的獵槍聲劃破了台東達魯瑪克部落文化廣場的寧靜。這一次,獵人們不是為了慶祝小米豐收向祖靈報訊,而是要向族人、政府、各界自主宣告達魯瑪克的傳統領域,進行自主管理,不僅對部落意義非凡,也為由下而上劃設傳統領域的模式立下示範。

部落會議主席胡進德(Wkolringa Lrarobeciake)表示,達魯瑪克是依據原基法第一條保障原住民基本權利、第二條原住民族土地定義及第二十條承認原住民土地及自然資源權利,並參照政府的現行政策,以及過去老人家的口傳和遷移史宣示傳統領域。未來將透過部落會議進一步研擬、確認自主治理細則,並成立山林守護隊,自主管理祖先傳承下來的土地。

部落會議主席胡進德在古明德頭目的陪同下,朗誦自主公告傳統領域宣誓詞 (攝影:陳志維)

部落會議主席胡進德在古明德頭目的陪同下,朗誦自主公告傳統領域宣誓詞。攝影:陳志維。

由下而上自主劃設傳統領域

達魯瑪克部落於21年前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時,即於當時村長蘇金成、頭目、林得次等耆老和青壯年族人的努力之下,與台東師院(現台東大學)劉炯錫教授開始推動山川地名的文化重建,蒐集部落長輩和各家族的傳統生活範圍和故事。

今年10月,長期關注原住民採集狩獵權益的胡進德被選為部落會議主席,開始與部落幹部研議公告傳統領域一事,並邀請部落青年會所(alakowa)成員協助。經過一個月左右的籌備期,中壯年幹部、青年和耆老們共同確立了230個部落地名、故事和領域範圍。12月15日部落會議向各大家族代表與長輩報告調查成果,獲得許多耆老的熱烈回應,順利通過傳統領域範圍的劃設。

部落會議主席胡進德 (攝影:賴慧玲)
部落會議主席胡進德。攝影:賴慧玲。

12月19日,聖地肯杜爾山在晴空下閃耀,不同年齡階層的族人盛裝齊聚記者會現場,一同吟唱讚頌達魯瑪克的古謠。主席胡進德代表宣告達魯瑪克自主守護傳統領域的決心,頭目Molaoco Labaliyoso(古明德)也以族語期勉族人「要勇敢的站出來」,在耆老逐漸凋零之前做好文化傳承的工作,同時向世人說出達魯瑪克的文化,不再被動地受政策擺佈。

資深幹部兼記者會主持人Tanebak Lrataroagay(潘王文賓)認為,今日達魯瑪克族人面對政府和外界已不再畏首畏尾,能夠為自己的傳統領域自信發聲。這樣的信心除了來自傳統文化的重建,主要因為原住民政策開始重視部落的主體性,加上社會大眾對原住民議題較友善,讓達魯瑪克能以平和的記者會,不卑不亢地向外界宣告部落主權。

以記憶傳承傳統領域

協助地名資料整理和文書工作的部落青年Cegaw Lrakadrangilra(古馥維)坦言,部落裡還是有一些人有「被殖民者的心態」,認為傳統領域與自己目前的生活無關,不去關心。但在這集體記憶蒐集和整理的過程中,不僅耆老們重拾活力和尊嚴,也有更多部落族人慢慢地受到感召,加入文化重建的行列。

記者會上,耆老們用貼紙在地圖上標示出自己曾經走過的每個地點,每貼上一個點都是一段生命故事,連結起來便是部落遷移活動的歷史。

部落最年長的耆老 (95歲) 標示曾經走過的傳統領域並簽名紀念 (攝影:賴慧玲)

部落最年長的耆老(95歲)標示曾經走過的傳統領域並簽名紀念。攝影:賴慧玲。

「這些老人家都還活著,他曾經到過這些地方,但現在沒辦法走了,是不是該由我們接棒?」

近年來,一些青年們開始追隨耆老的腳步,走入山林深處,「到傳統領域打卡」。2014年在一位長老的帶領下,Cegaw和幾位青年踏上重返小鬼湖(Taidrenger)的尋根之路,在山林裡生活了五天五夜。雖然最後因為大霧遮蔽了方向而未盡全功,但文化的血脈已經重新在年輕的身體上流動。

「我們走的不是路,是記憶」Cegaw回憶道:「那不是殖民者的路徑。那2萬8000公頃的行動式記憶圖庫,都在我們的腦海裡,都在我們的身體裡,記憶著。」明年3月他和夥伴們將再號召更多部落青年一起重返小鬼湖。

他也在臉書上進行記者會直播,將頭目感動拭淚的畫面分享給其他沒能到現場的青年團成員。不到一天,觀看數已超過上千人次。

「希望他們有很認真的看直播,看完就知道為什麼老人家要站出來,也就知道我們為了什麼而做。」他說。

與各族建立和諧共存的新夥伴關係

除了對部落主權的認同,劃設傳統領域也牽涉到與其他族群的互動關係。為了避免日後紛爭,在公告傳統領域之前,達魯瑪克已先與鄰近卑南族、布農族、排灣族、魯凱族等部落接觸,並邀請部落領袖參加記者會。台東卡地布部落、利嘉部落和射馬干建和部落的部落會議主席皆應邀出席祝賀,來自延平鄉桃源部落的布農族族群委員伊藍·明基奴安也在會後現身致意。

胡進德強調,自主宣告傳統領域並不是排除一切外人進入,而是希望外族人能在尊重部落的前提下,配合部落管理山林環境的傳統規範來行動。例如,如果外人想要到達魯馬克的傳統領域打獵,必須先知會部落領袖,由部落族人帶領上山,以免擅闖聖地或觸碰文化禁忌。獵到獵物後,也應尊重達魯瑪克的「共享」文化,將一部分的獵物分享給頭目和部落。

至於與鄰近部落傳統領域重疊之處,胡進德表示將用協商機制與其他部落調整劃設或共同管理。部落早有先例,例如昔日布農族社群便曾與達魯瑪克在內本鹿進行領域協商,透過提供山豬、槍和農作物等「番租」交換土地使用權。

「我們原住民是少數中的少數,必須要在所有的傳統領域裡面,找到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式。」利嘉部落會議主席朱明哲附和。「希望未來我們鄰近的部落可以和平相處,將傳統恢復,學習長輩的智慧,傳承給下一代。」

劃設傳統領域 ≠ 劃地為王

不過,劃設傳統領域後最大的衝突可能來自於部落與非原住民族之間。

「我們希望一般社會大眾能對原住民的自治或部落主權能去了解,而不是對立看待。」潘王文賓解釋,宣告傳統領域並不是要劃地為王、把領域內的非原住民都趕出去,或把私人土地沒收充公。

「我們不是像一般人把土地當成私有化、可買賣的商品的方式在理解傳統領域。」他解釋,劃設傳統領域主要是要告訴外界部落過去的生活範圍,希望在這個範圍內以尊重部落的方式,與一起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和諧共存。

他補充,部落早有分地治理的傳統,各家族擁有自己的耕地和狩獵場、各自管理,只需在收穫祭時貢獻部分收成給頭目和部落。因此,就算部落成立公法人自主管理傳統領域,私有地主一樣能保留自己的地權,只是應順應部落的傳統,拿出一些跟部落共享共存。

因此,只要是友善的、認同當地的生活文化方式的人,部落都會張開雙手歡迎,這些不分族群的新成員也能是幫助部落成長的力量。這種尊重部落自主權、與傳統領域上的非原住民互惠共榮的互動模式,Cegaw稱之為「新夥伴關係」。

推轉型正義之前,制度思惟須先轉型

如同扁政府最先提出的「新的夥伴關係」概念,這個詞彙也可以應用在政府部門與部落之間的互動上。胡進德呼籲行政機關首長要來部落時,務必尊重部落的主體性,如要在部落推動工作,也須先知會部落的領袖和幹部。他呼籲行政機關能像蔡英文總統一樣正面處理原住民轉型正義的問題,尊重部落的自主性,盡快通過傳統領域劃設辦法。

上週五(16日)30 多個原民團體才於行政院前齊聲反對「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劃設辦法」排除私有土地,有圖利財團之嫌。「我們走過的路,就是我們的傳統領域。」胡進德強調,在傳統領域中排除私人土地非常不明智,將讓部落「斷手斷腳,無法找回祖先的路」。

「部落存在於國家之前,而不是國家之下。」長期陪伴達魯瑪克的劉炯錫表示,過去歷代殖民政府的打壓讓部落文化失落了好幾代,體質也變得脆弱。因此,政府只有道歉是不夠的,應該積極投入資源協助部落自立,在傳統領域上發產出讓文化與生態永續的生活方式。他呼籲蔡英文總統親自到達魯瑪克「部落國」來,締結國與國的夥伴關係,以實際行動支持部落主權的重建。

陪伴達魯瑪克文化重建超過20年的劉炯錫教授。攝影:賴慧玲。

Cegaw則建議政府相關單位換個心態思考,將部落自主劃設傳統領域當作是助力,而非阻力。當部落紛紛各自提出傳統領域範圍和協商共管機制,等於是幫政府省下調查的大把時間和金錢。原民會也可以借力使力,以多個部落的委託為依據,由下而上推動傳統領域的劃設,讓政策的執行更具正當性。

來觀摩記者會、受原民會委託進行傳統領域研究的學者蕭世暉(拔尚)呼應:「政府要做的是鼓勵、支持部落和族群之間達成共識,然後就這個共識加以承認,而不是政府用漢人的土地制度思維派測量隊去劃設原住民的傳統領域。」

他表示,經過16日行政院前的抗議之後,原民會已經意識到必須用不同的方式來推動傳統領域劃設,而達魯瑪克的例子正好可以提供實作的範例,讓官方理解什麼是真的傳統領域,以及原住民是透過什麼樣的過程去界定他們的傳統領域範圍,部落和部落之間又是怎樣去協調出共識。

觀察銅門部落和達魯瑪克自主公告傳統領域的過程之後,他認為達魯瑪克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即便經過殖民政府多次遷徙下山,傳統領域和文化延續性仍強,部落的完整性和自主性也比較高,加上許多部落耆老仍健在,可說是得天獨厚。而達魯瑪克在宣言中強調與他族互相尊重、共同協商,是非常好的示範。

背景群山即為達魯瑪克的傳統領域 (攝影:古馥維)

背景群山即為達魯瑪克的傳統領域。攝影:Cegaw。

「許多保有一點傳統文化的部落,在過去扁政府以來的一段時間,都對自己的傳統領域有一些瞭解,只是信心不足。現在有了達魯瑪克的行動之後,未來自主公告傳統領域的部落將如雨後春筍。」蕭世暉說。目前,卡地布部落、利嘉部落皆積極進行傳統領域的劃設工作,他也受西魯凱阿禮部落頭目的委託,邀請達魯瑪克族人到阿禮部落參加工作坊,與其他部落分享經驗。

作者

賴慧玲

環境圈的雜食動物,練習當好一名研究者、記者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