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水中同樣難分解,生質塑膠、生物可分解塑膠材質的柔珠,將來也將禁用於美妝品。
跟進國際腳步,我國也禁用美妝品內含有柔珠,原訂2018年7月1日起不得製造、輸入、2020年1月1日起不得販售,但由於各界要求,去年11月時環保署長李應元在立院承諾要再提前半年到一年,20日下午為此再舉行公聽會,宣告不得製造、輸入提前到2018年1月1日,提前了半年;不得販售則提前一年半,改為2018年的7月1日。
品項納入磨砂膏 生物可分解性柔珠也要禁
除了先前提出的洗髮用化妝品類、沐浴用化妝品類、洗臉用化妝品類、香皂類、牙膏,此次預告再納入磨砂膏一項,同時也明確指出,包括生物可分解性的塑膠柔珠也包含在內,因為在水中,同樣難以分解。
對此,部分業者回應說他們同意提前禁止製造、輸入,也早已著手改變配方,但還是要呼籲給他們處理存貨的時間,至少讓他們緩衝到2019年。
自從2009年荷蘭環境部提出「海洋濃湯」問題,呼籲重視海洋垃圾問題,俗稱柔珠的塑膠微粒開始受到關注,而聯合國環境規畫署在2015年的報告更指出,很大量的柔珠就來自於化妝品與個人清潔用品。
好想贏韓國 環署提前期程 兩國2018年7月同日禁賣
美國、加拿大、歐盟、法國、英國、澳洲、紐西蘭都陸續立法管制柔珠,台灣在2016年8月第一次預告,原本一度是亞洲第一國,但遭韓國超越進度。韓國在2016年9月預告,並在2017年1月就正式公告,要在2017年7月1日開始禁止含柔珠的化妝品,並給既有舊產品一年的緩衝期。
面對這樣的超車,李應元在11月時,於衛環委員會宣示將提前進度,目前預計要在今年6月底公告,並從2018年1月生效,開始管制製造與輸入,並在同年7月管制販賣,兩國同日展開禁賣。
部分業者對此大力反彈,直批先是只有國際的資料,並沒有國內的資料,沒有信服力,再批環署要2018年7月就停賣,產品的有效期間大多三年都還沒過,環署不能不顧業者的損失。
「我們也不是一群沒有良心的業者」兆龍家品總經理黃錫明強調,他非常同意環署提早開始禁止製造輸入,以他自身來說,早就開始調整配方,但環署也讓業者有時間緩衝,至少到2018年,不能草率處理,也不該一味以道德壓業者。
環保署廢管處副處長蘇國澤則回應,柔珠確實影響了海洋生物的健康,目前各國都把禁用柔珠視為重要的議題,且環署照著WTO的規定走,都有提前半年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