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見證自然 《種樹的詩人》吳晟:顧好環境是國事 | 環境資訊中心

以生命見證自然 《種樹的詩人》吳晟:顧好環境是國事

【2017‧當你種下一棵樹】系列報導

2017年04月06日
本報2017年4月6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出生於1940年代,詩人吳晟的生命史,也是台灣社會為了經濟發展大規模破壞自然環境的歷史;他親睹美麗寶島變荒地,內心有諸多不捨與不甘心。

由吳晟口述的新書《種樹的詩人》出版,記錄了他從植樹身體力行的故事。這是他寫給社會大眾的說帖,以及給新政府的殷勤叮嚀,「將環境顧好是國事,不要小看植樹,要有遠見為百年後的台灣打下基礎!」


樟樹是台灣最適合種植的樹種,樹形美,又提供多項功用。圖片提供:果力出版社。

記憶中的大樹  再也看不到了

曾經樹和人們的生活緊密連結在一起。過去農村生活中,每個庄頭總有幾棵榕樹、粿仔樹(黃槿)或樟仔(樟樹),提供遮蔭遊憩、採集等眾多好處。吳晟更是從孩童階段,就纏著樹爬上爬下;沿途常見芒果、龍眼、楊桃樹,結果季節就隨手摘採當零食吃;或摘樹葉當書籤、做橡皮擦、童玩。庄頭大樹充滿許多美好的回憶。

這些美好的回憶是童年的基調,長大後讀農校,更增加樹的知識。但是,這個時期也是台灣社會以國家尺度,利用、破壞自然環境的開始。他目睹了1950~1970年代「大砍伐時代」。

「樹是這個環境元素中的指標,台灣又有福爾摩沙之稱,就是這些鬱鬱蒼蒼的大樹讓不禁驚叫真是美麗之島。」吳晟說,每棵樹有如千手觀音,以千手承接雨水,就不會讓雨水直接沖刷土地,根系又能牢牢抓住土石;一夕消失,這些功能也喪失了。這些山林資源歷經千年成長茁壯,卻在極短的時間內被砍得幾近片甲不留。

森林少了大樹,裸露的土地承受不了大雨,於是增加土石流的機率。原本水量豐沛、源源不絕供應我們水資源的河川,少了森林涵養水源,加上護岸水泥化,這些水源只能一路奔流到海,無法為人類取用,台灣因此又名列全球前50名(每個人平均可使用水量倒數)缺水國家。

到了1980年代,連防風林都砍。因為民眾要挖魚塭、水產養殖,寧可砍樹蓋海堤,砍掉防風林還可以沿岸蓋工廠;因為政府未規劃,民眾也不重視,更加速這股風潮,海岸林全面、快速消失,更形成西南沿海各種亂象,地層下陷速度也跟著加快。

他將親眼目睹怪手如何剷除整片海岸林,已經是「比鋸的還快」!

「長臂大勺的怪手
一公里一公里挺進開挖
島嶼優美的海岸線
歷經億萬年浪潮溫柔雕塑
正快速被切割」

在這個背景下,他以〈憂傷西海岸〉抒發了內心的鬱結。

「沿著河濱道路,車子向西行
倨傲的水泥堤防
冷冷隔絕我的視野
預期中整排整排綠蔭
只剩下幾株零落的木麻黃
頂著風沙,更形消瘦」

砍完海岸林還不夠,開發的慾望彷彿極度飢渴的惡靈,連平地的樹林也砍,大規模的砍伐行為看不到盡頭。我們以為有冷氣之後,就不需要樹,一塊帆布或塑膠質料的遮雨棚輕易替代遮蔭的功能;為了土地和空間利用,樹成了麻煩的事;過去傳統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型態到此也改變了。

由此,我們逐漸與自然斷鏈,我們不再熟悉樹以及大自然帶來的撫慰,我們記得大自然的力量與傷害,卻未細究背後的原因。他感慨的說,「生命的歷程就是看到台灣整個自然資源毀損的過程。」這片山林受如此糟塌,政治人物卻不認真面對,也不想好好思考如何恢復山林。講到這裡,他難掩激動情緒。

視樹若寶 不該亂種、始亂終棄

這幾年不斷植樹,經營幾座樹園,實踐照顧環境的責任。他曾經誤將陰香當成原生種土肉桂,深知種樹須慎重、謹慎,選錯樹種就會形成一些亂象,他舉過去台中市種了相當多的黑板樹當行道樹,連市樹都是黑板樹,流行一段時間後,這些樹送到樹木銀行不知所終,接著取代的是山櫻樹,樹好像隨時都可以替換。

樹種的選擇和流行文化不無干係。吳晟認為隱含其中的更是對自己文化的膽怯、陌生,甚至是一種輕視的態度。中部幾個豪宅建案都拿落羽松為賣點,目的是營造歐洲風情。但是他不解,為何不能拿樟樹來當豪宅賣點?

「迷信外來文化,顯示了台灣人自我價值感不足,不知道自己的土地有好多好多的寶物!」台灣是個森林國家,到處都能長出樹。他舉台灣一些優良原生樹種,不乏樹型優美,只有台灣才有的林木,例如烏心石可做成鉆板,台灣櫸木、毛柿、樟樹,而且極具經濟價值。但是他問了園藝店,因為價格比不上進口樹種,太便宜沒利潤而乏人問津。

吳晟樹園中的毛柿區。毛柿就是黑檀,在台灣南部平地常見的樹種。圖片來源:果力出版社

要說台灣最好的景象,莫過於沿路有龍眼樹和芒果樹,餓了就摘下來解饞!此外,樹種選擇最好具有遮蔭和未來經濟利用兩種特質。吳晟務實的分析,台灣4~10月是炎熱的氣候,落羽松並不具有調節溫度的效果,反而需要很多照顧以及清理。反觀樟樹,夏天新葉陸續冒出,花美又能遮蔭,葉子揉一揉有香氣,又能驅蚊,完全是符合台灣的地理環境特色。

亂選樹種之外,還會為了工程需求大規模的移樹,他形容為「始亂終棄」;另外,行道樹的樹穴水泥化嚴重,常形成「人不能走、樹不能活」的現象,而工程主管機關似乎視若未睹,長久來未見改善。這些待樹之道,導因於缺乏正確的概念,以至於行為也跟著走調。

改變環境從民眾開始 關心國事從用心植樹開始

有樹的地方,就有人的聚集,聯絡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很多的故事也在此流傳。明瞭樹提供給人們的這些功能後,他認為第一要務就是趕緊種樹,讓樹成林護土顧水。但是種樹是百年志業,而現在政治人物只想討好選民,只重視立竿見影的政績,對於緩慢堅忍的造林事業不屑一顧。「邏輯很簡單:顧山林成效慢,又沒選票。」

吳晟和第四個孫子在樹園合影。圖片來源:果力出版社

因此這本書是給社會大眾的說帖,如果社會大眾不重視環境議題,政府以及政治人物就會因循苟且,當作不重要的事情放一邊。

這本書也是給新政府的備忘錄,他對新政府仍有期待。「從樹到整體環境的愛惜保護,和其他改革、重大建設是可以並進的。」他強調,政府是分工偕行的,重大建設必須基於一個健全穩固的環境條件下;不要小看樹的功能,更不要輕忽在可以種樹時,種下一棵樹的百年利益。

「不信自然喚不回!」吳晟再三叮囑,那些過去失落的由大樹構成的意象,樹曾經提供的服務,要一一找回來,重新連結與自然的關係,建構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能力,多了解大自然,然後我們才有機會接受樹以及大自然的恩惠。(系列報導完)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