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沒想過說不,還是我們早已《塑料成癮》? | 環境資訊中心
綠色影展

是沒想過說不,還是我們早已《塑料成癮》?

2017年09月02日
作者:林睿妤(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專案經理)

塑膠──這個完美融入現代生活的材質,更在人們的身體內佔有一席之地。儘管過程似是靜悄悄地發生,當我們回頭審視時,終於明白是無意識間做出的選擇結果。

探索塑膠如何佔據生活?伊恩康納雪(Ian Connacher)這麼做了,為了更加瞭解塑膠,他走訪12個國家,用三年時間講一個《塑料成癮》的故事。

《塑料成癮(Addicted to plastic)》海報。圖片來源: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塑料成癮(Addicted to plastic)》海報。

伊恩的第一站是北太平洋環流系統(The North Pacific Gyre,NPG)的中心,這裡被稱為東垃圾帶[1](Eastern Garbage Patch)。伊恩跟隨船長用網子打撈漂流在海上的垃圾,舉凡漁網、瓶子、釣魚浮標等大型塑膠垃圾紛紛出現,海洋儼然是一碗用料豐富的塑膠濃湯(Plastic Soup)。起初伊恩還懷抱淨化海洋的使命感,但他很快發現,船能搜索到的海域僅是廣大海洋的極小部分。除了大型垃圾,海面上還飄著無數如紙屑般的塑膠碎片。

因太陽照射和海浪拉扯而碎裂的塑膠碎片,狀似浮游生物易遭魚類、鳥類等誤食。伊恩拜訪的一名生物學家表示,他曾解剖過的海鳥中,90%體內都發現塑膠。最極端的例子是發現20公克塑膠,比例相當於在成人體內發現兩公斤的塑膠垃圾。這些廢棄物除了直接造成胃腸道阻塞,危害生物健康甚至致死,塑膠亦會累積在生物體內,成為食物鏈中的定時炸彈。

塑膠微珠。(照片:NOAA)

塑膠微珠。(圖片來源:NOAA)

至於人們是否也暴露在毒害之中?影片探訪幾個研究學者,發現用來製造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的銻(Sb),經檢驗後存在於受測瓶裝水的機率達98%。而製造嬰兒奶瓶、CD片及罐頭內壁等主要原料雙酚A[2](Bisphenol A, 簡稱BPA),幾乎存在每個美國人的尿液中。儘管已發現這些化學物質存在人類體內,對身體的危害究竟為何?天秤仍在科學家與塑膠製造廠商之間拉扯。

安定性佳、可大量生產與易加工成型等特性,讓塑膠從19世紀末誕生於實驗室後,成功走入我們生活,取代天然材料成為幾乎所有用品的素材。但真正讓人近乎失控的使用塑膠,歸因於用過即丟的便利性,以及超越自然原料的限制,使人們不再珍惜物品。據《塑膠:有毒的愛情故事》一書,至今生產的塑膠有半數用在一次性用品上。

雖然1970年代環保意識抬頭,隨之而起的資源回收計畫似乎成為問題解答。但影片中伊恩探訪下游回收商,發現材質混合的狀況相當嚴重。一個高密度聚乙烯容器,可能帶有聚丙烯蓋子、鋁製瓶蓋或鐵環,導致能直接製成新品的回收物少之又少。回收廠商難敵商品市場的推陳出新,在北美洲只有40%的回收物可重新利用。最後剩下來無法處理的回收物,只得在垃圾掩埋場裡封存百年,等待回歸自然的那天。

丹麥寶特瓶回收率高達90%。(圖片來源:《塑料成癮》劇照。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丹麥寶特瓶回收率高達90%。(圖片來源:《塑料成癮》劇照。輝洪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世界上還是有些地方將分類、再利用做得不錯。像是丹麥藉由押金制度的金錢誘因,讓塑膠瓶回收率達到90%,這些投入回收機器的瓶子,經分類後部分會送回製造商,可口可樂甚至可重複利用瓶子約20次。而運動品牌Patagonia運用各類塑膠製作成夾克,並100%回收該類舊夾克重新製作,形成完美的封閉式循環(closed-loop)。而影片最後列舉的生物塑膠(Bioplastics),讓這些科學家嘗試用大豆、玉米和雞羽毛等自然原料製作可分解塑膠,分解週期較短、大多可直接重回自然循環,但還有許多技術問題需要克服。

塑膠這個無力自生自滅的物質,逐漸從理所當然的生活必備品,轉變為自身檢視與環境關係的契機。如同影片結尾,我們大概很難完全拒絕物質生活,只是越來越多人願意檢視其行為對環境的後果,就越能脫離無盡的追求之中。

塑膠曾滿足我們對世界的想望,卻意外形成一個無盡擴張的帝國;然而隨著人們意識的轉變,正醞釀著下一場革命。從瞭解塑膠的本質、研發新原料,到增加回收再利用的可能性,人們期待能擺脫塑膠的專制,做自己生活的主人。也許這一天將會到來,我們不再《塑料成癮》。

註:

[1] 海洋學家Charles Moore於1997年發現北太平環流區域充滿塑膠垃圾後,該區域被稱作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其中,東垃圾帶為位在夏威夷和加州之間的部分區塊。

[2] 研究指出,尿液雙酚A濃度高的人較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並可能導致兒童大腦及荷爾蒙系統的發育問題。

※ 本文為2014年環境線上影展《小確幸不幸》參展影片《塑料成癮》影片賞析文章。原刊載於環境通訊網,刊登時間2014/09/11

作者

林睿妤

念過森林,見過幾次微光透入林子的魔幻場景。現在覺得世事不能勉強,但願還有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