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愈來愈熱,大家都有感;熱島效應,大家也琅琅上口,但想讓都市降溫,卻是個大工程。綠化、透水、隔熱、減少能耗、車輛排熱削減都可以減緩熱島效應。減緩熱島效應的措施,經常也具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效果;現在,都市規劃者想用更積極的方法,在擁擠的都市空間中,為風留下廊道,讓風把熱帶走。
東京都、北京市等都市已經開始推動都市風廊道規劃。導風帶如何將風引入都市,在台灣又面臨什麼考驗?除了風的幫助,都市全面降溫還需要那些助力?本文專訪「新北市核心都會區減緩熱島效應指導計畫暨策略點改善規劃」計畫主持人、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張效通教授,讓我們從新北市出發,一窺都市降溫最實務的一面。
讓風在都市間暢行 從都市規劃開始
跟小時候相比,都市愈來愈熱,連晚上熱氣也散之不去,這是許多都市人共同的感受。熱島效應形成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就是高樓林立,阻擋了風的流通,加上空氣污染,反而形成「保溫」作用。為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風的流動。
張效通說,在建物密集的都市地區,風大致沿著海域、河川溪流、空曠地區而移動,這些都是天然風廊。但是,我們並不希望風順著風廊離開,而是期待風從風廊導向都市地區,沿著林蔭大道、公園綠地等都市綠網流動,把熱一起帶離開。
分析新北市的風向,張效通舉例,夏季的北風系統會沿著淡水河往南吹,蘆洲北側一帶是個非常重要的導風口。如果能利用與河岸相交的道路,管制建物不得阻擋風道、留設寬敞的林蔭道,並配合密植闊葉大喬木植栽,就能將風引入導入城市。
基於這項研究成果,就可以從都市設計管制的角度,預先在導風口處規範並引導該處建築規劃之座向、方位、建築高度,採取積極跟正面的減緩熱島效應之做法。
風廊的設計許多國家都有先例,東京都打算建置數條綠帶從東京灣引入風、中國北京也規劃了多條綠帶,但在建築密集區重新打造風廊並不容易,無法一朝一夕改變。張效通說,這些建設可能要花上十幾年時間,一時之間還看不到成果。但我們還是要即早開始做,否則,會有更多大樓遮住風廊與導風口。
微氣象時代 用氣候地圖建構未來都市
除了導風口地區加強都市規範,在熱源區也可以利用都市設計規定綠化與綠地空間。但定下這些機制前,卻有一個困難:用什麼去說服政府與民眾,這裡是導風區,不能蓋太高;這裡是導風口,要留下一條給風的路?
答案是:「都市氣象地圖」,張效通說,一般的氣象站距離很遠,實在難以相隔幾公里遠的氣象資料做為引導都市開發的根據,也無法以此來說服政府與民眾。因此,建置非常小範圍、精準的在地微氣候資訊就很重要,這就是「都市氣象地圖」。有了都市氣象地圖後,民眾才會意識到自己所居住地點的溫度、風向與都市氣候的變化,進而願意主動改善、並配合政府規劃政策。
「都市氣象地圖」並不只是為減緩熱島效應而建置,張效通表示,許多國家都在建置氣候地圖,因為在都市規劃上,要用氣候變遷的角度、用環境的角度來指導都市發展,綿密精細的都市氣候地圖非常重要。
在新北市的都市氣候地圖建置上,新北市核心都會區減緩熱島效應改善規劃團隊建議每個行政區至少有3處以上的氣象觀測站,並廣設「空氣盒子」增加風速及風向等功能,以收集當地微氣候資訊。
改造城市 在每個角落加入抗熱島新思維
熱島效應的證據已經非常明顯,但積極作為卻很緩慢,原因之一是空間尺度範圍實在太大,降溫的成效並不明顯。即使能為都市降溫0.3度,或是0.5度,也可能輕易被一個大規模的都市開發,或是全球性的溫室效應抵銷。
以新北市而言,雖然有心改善熱島效應,卻沒有太多經費投入。目前採取的策略,就是結合各處室一起努力。城鄉局從導風帶的規劃或是道路街廓與綠地的規劃著手;道路綠樹的規劃則要由綠美化環境景觀處配合;微型氣象站最可能的建置地點是校園,需要教育局協助;節能減碳,減少車輛排熱則屬環保局;都更處可以在都市整建維護時,加強建築隔熱;經發局有節電任務,負責省電與增加能源效率,減少設備耗能。
綠化仍然是目前世界各國減緩熱島效應的主軸。張效通說,以行道樹為例,過去要考量維護難易度、美觀,現在要以闊葉大喬木為主,才可以吸收潛熱降低溫度,路樹間也不能太寬,最好能互相連接,才能兼具導風遮蔭效果。
「板橋府中456多元友善空間改造計畫」是新北減緩熱島效應的示範點﹑在規劃階段就納入各種降溫策略。以停車場為例,設計師除了關注數量、景觀、透水保水、植栽外;在考量交通動線之餘,也要思考如何讓停車場與現有空間共同建構出有效的風廊。
點滴努力 只為更長久舒適的生活環境
都市熱島效應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人為努力真的可以翻轉愈來愈熱的趨勢,為都市降溫嗎?
張效通有信心的說,都市熱島現象是人為創造出來,有對正確的策略
張效通說,現在外環境體感溫度動輒40幾度,為城市降溫的努力需
※ 本文同步刊載於「深度低碳社會」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