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柏林的嘆息——看德國如何改造煤礦變成綠能發電廠 | 環境資訊中心
減碳新生活

齊柏林的嘆息——看德國如何改造煤礦變成綠能發電廠

2017年08月10日
作者:顏和正

「亞泥,比五年前我拍看見台灣的時候挖更深了。」這是齊柏林上個月在花蓮空拍太平洋鯨群,飛越太魯閣上方的亞洲水泥礦場時,所發出的嘆息。《看見台灣》4年前上映時,蒼鬱東海岸上方一塊亞泥採礦的「斷頭山」景象,令人震撼。今年三月礦業法修法前夕,經濟部通過讓從1957年就開始在此挖礦的亞泥,繼續延展20年的採礦權,再度引爆經濟成長與永續發展這個看似永無解法的爭議。隨著齊柏林的不幸逝世,網路上也發起撤銷亞泥採礦權的連署。

亞洲水泥太魯閣礦區TAI313HY110705齊柏林攝影_1

齊柏林在「看見台灣」中,呈現亞泥採礦的空拍畫面。齊柏林攝。

然而,經濟與環保真的無法並存嗎?德國將煤礦變綠能的案例,可以提供另一種思考。今年三月,德國西北部北萊茵—西發利亞省(North-Rhine Westphalia)政府宣佈,位在當地的普斯波(Prosper-Haniel)煤礦,預計在明年結束採礦後,改造成一個巨大的「電池」,計畫結合風力、太陽能、與水力發電,產出200百萬瓦(megawatt)的再生能源,提供40萬戶家庭用電。

利用風力、水力、與太陽能,將黑煤轉綠能

煤礦主人、也是德國最大煤礦公司RAG AG,正與當地政府及杜伊斯堡-埃森大學(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合作,預計將這個於1974年啟用至今的煤礦,轉成再生能源的抽蓄電廠。一方面在礦坑最上層裝置風力與太陽能發電設備,一方面利用礦坑深達1200公尺的縱深與延綿26公里長的坑道,注入100萬立方米的水量,在用電離峰時段利用便宜、多餘的電力,將水抽到在礦坑表面改建的水庫,在用電高峰時段再將水向下放,啟動位在坑底的渦輪發電。如此一來,礦坑產出的不再是黑烏烏的煤炭,而是乾淨環保的綠能。

礦坑發電廠示意圖。圖片來源:杜伊斯堡-埃森大學。

礦坑發電廠示意圖。圖片來源:杜伊斯堡-埃森大學。

北萊茵—西發利亞省是德國重要的經濟重鎮,富含煤鐵礦,以採礦煉鋼等重工業著名的魯爾工業區(Ruhr)即位於此,可說是德國工業革命的搖籃。雖然高污染的重工業已逐漸凋零,但這裡仍是德國人口最多的一省,也是對德國經濟貢獻最大的地區,佔全國GDP的五分之一,發電量更佔了三分之一,德國主要的電力公司都聚集在此,包括RWE、E.ON、Steag、Uniper、Innogy等。因此,在德國廢核電、拼綠能的「能源革命」(energiewende)中,這個「黑煤轉綠能」的計畫,就成為一個重要指標。

一石二鳥的改造計畫,解決失業與環保問題

這個計畫可說是一石二鳥。一方面解決礦工下崗的失業問題,因為他們可以轉成電廠的員工;一方面激勵再生能源的應用。德國預計在2022年全面廢核,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需佔總用電量40~45%;2035年目標進一步提高到55~60%。目前德國全國已經有27座火力發電廠申請退役,如果這個計畫成功,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煤礦起而效尤。

美國也有類似做法。過去是產煤重鎮的維吉尼亞州(Virginia),也打算將好幾個廢棄煤礦改建成利用水力發電的「儲備電池」。肯德基州(Kentucky)的礦業公司柏克萊能源集團(Berkeley Energy Group),則是正跟EDF再生能源(EDF Renewable Energy)合作,計畫將兩個位在山頂的舊煤礦,改造成該州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這個計畫正在進行可行性評估,預計總發電量可達到50~100百萬瓦,同時也能提供礦工新的工作機會。

雖然德國與美國的狀況跟台灣不盡相同,但是從高污染的黑煤變成乾淨的綠能,從破壞生態到友善地球,這說明了經濟與永續發展,不必然是毫無交集的平行線。在高喊非核家園、追求綠能發展的時候,台灣政府與企業是否聽到了齊柏林的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