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公所、活動中心種電 34座年進帳百萬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區公所、活動中心種電 34座年進帳百萬

2017年08月10日
摘錄自2017年8月10日自由時報高雄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南台灣年平均每日日照為3.68小時,成為光電產業發展優勢,市府民政局與工務局合作,推動區公所屋頂以太陽能發電,經台電評估排除大樓擋光等因素,38個區公所已有22個發電。 民政局加碼里活動中心屋頂發電,針對高市117個里活動中心,目前已完成五個發電,2017年將增加七個發電,總計年底可達34座,每年總發電量170萬度,相當於減碳1060公噸,換算大約可種一萬棵樹。

尤其三民區公所推動光電農園,副局長駱邦吉是重要推手,以屋頂面積1000多平方公尺,規劃800多平方公尺光電農園,讓屋頂發電、空間種菜,每年發電近8千度,可賣電約6萬元,是高市首座公部門的空中農園。 根據建管處測試分析,區域降溫效果達到攝氏2.5度,室內降溫最高可達5.8度,民政局表示,太陽能發電讓屋頂合法,每年為市府節省電費,廠商還支付發電量一成回饋金,每年可挹注市庫近百萬元,不但節能減碳,更達到開源節流,堪稱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