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能源展望:中國逐步脫煤 大力投資風光、核電、天然氣 | 環境資訊中心
透視中國環境

2017能源展望:中國逐步脫煤 大力投資風光、核電、天然氣

2017年11月23日
作者: Charlotte Middlehurst(中外對話副總編);翻譯:奇芳

國際能源署(IEA)的新報告指出,中國的能源政策選擇對於全球能源大局的定調至關重要。由於中國和印度的大規模投資,再生能源的成本正迅速降低。

與此同時,美國作為頭號油氣生產大國的地位則更加鞏固,代替俄國成為這些污染產業的領頭者,歐巴馬時期來之不易的綠色政策被摧毀殆盡。

世界能源展望2017》顯示,中國正堅定不移地逐步擺脫煤炭,透過制定長期經濟政策來支持永續成長、消除空氣污染以及「美麗中國」的政治願景。

國際能源署在這份年度報告中首次增加了一個關於中國發展新時期的章節。在10月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主席再次重申要「打贏藍天保衛戰」。其中就包括要在「生態文明」精神指導下重建中國能源體系,所謂「生態文明」就是要與自然共同和諧發展。

引領未來的能源市場也符合習近平今年年初在瑞士世界經濟論壇上表述的觀點,即建立一個以亞洲為中心的世界貿易新秩序。

《世界能源展望2017》指出:「中國的選擇對於全球趨勢的定調至關重要,可以更快地推動乾淨能源轉型。中國清潔能源部署、技術出口和對外投資的規模注定會使其成為推動低碳轉型的一個關鍵決定因素。」

報告還指出,美國已經毫無爭議地成為全球頭號油氣生產國,並且預計產量將會繼續擴大。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左)和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在COP23會場上。圖片來源:Twitter @IEABirol。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左)和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在COP23會場上。圖片來源:Twitter @IEABirol。

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在波昂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說:「未來十年,全球八成的新增石油產量將來自美國,超過之前一直是世界最大生產國的俄國。」他警告說,現有的和規劃中的政策並不足以避免氣候變遷的嚴重影響。

聚光燈下的中國:煤炭使用趨於減緩

國際能源署的這份最新報告在波昂聯合國氣候大會期間發佈。而在其發佈的前兩天,「全球碳計劃(Global Carbon Project)」的一份報告指出,在經過三年的零成長之後,2017年中國的碳排放預計將增加3.5%

但是,國際能源署的報告卻認為,作為中國碳排放主要來源的煤炭使用正趨於下降。

比羅爾說:「中國的煤炭消費量正在減少,而非僅僅增長放緩。政府大力關閉低能源效率的燃煤電廠和落後的煤礦。我認為這是出於空氣污染而非氣候原因。」

據預測,到2040年中國新增的發電產能將相當於美國的整個電力系統。國際能源署認為,根據現有政策,中國的煤炭使用量於2013年達到最高峰,並將會在2040年前減少15%。中國對電動汽車的投資也將佔全球的四成以上。

煤炭正在被再生能源、天然氣和核能替代。全球1/3新建的風電和太陽光電,以及近2/3興建中的核電廠都在中國。同時中國也在大力投資天然氣

成本下降加速太陽能轉型

2016年,由於成本下降,中國約有一半的新建電廠都是太陽能電廠,超過了其他形式能源的增長。

比羅爾接受中外對話採訪時說:「過去三年太陽光電的價格降低了一半,據我所知沒有其他商品的價格在這段時間內下降這麼多,麵包、牛奶、汽油都沒有。我們認為未來三年這個價格會再降一半。」

他說:「之前有人斷言發展中國家只能依靠價格更低廉的煤炭,如今太陽能價格的下降讓這個說法難以成立。」

印度政策開花結果,儲電是下一個關鍵

比羅爾說:「在印度和其他南亞國家,我們也看到了十分積極的進展。印度莫迪政府推行的快速普及電力政策逐步得到落實。未來八年,印度將為3億人口帶來電力,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成就。」

但他也指出,印度、東南亞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能源普及工作仍任重而道遠。

比羅爾說:「未來20年,印度新增的發電產能將相當於目前歐洲的總產能。在撒哈拉以南,國際能源署也看到能源普及率呈持續上升的勢頭。因此,各國政府都必須最大程度地抓住再生能源成本下降的機遇大力發展,這一點非常重要。」

他補充說:「接下來,印度的主要挑戰是太陽能供應如何滿足人們晚上下班回家後的電力需求高峰。電池儲能方面的創新將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非洲:再生能源發展潛力最大

能源普及需求最為急迫的大陸就是非洲,這裡有2/3的人還沒有獲得電力。

比羅爾強調了非洲水力發電的巨大潛力,但同時警告說在河流上修築大壩會破壞生物多樣性和下游的人類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