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淡廠一度50元太貴 大安大甲聯合輸水工程案 替代方案只留改路線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海淡廠一度50元太貴 大安大甲聯合輸水工程案 替代方案只留改路線

2017年12月06日
本報2017年12月6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在后里老農擔憂搶走農業用水、中部環團質疑還有其他水源可用的狀況下,環署6日上午在「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輸水工程計畫的二階範疇界定會議」中,小組確定了替代方案,下次會議就要開始討論指引表中,將來在二階環評所要審查的項目。

目前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提出的方案,除了原方案、不開發的零方案外,替代方案僅有開發路線替代的「大甲溪右岸的輸水管線」一項。

海水淡化廠的部分,表示一度成本將近50元,他們不打算納入考量,至於檢視再生水開發狀況後調降本計畫規模的規模替代,則由於福田再生水廠已經展開執行了,就直接放在零方案裡。環署綜計處提醒中水局,若不願意提出其他替代方案,將來進入二階環評時,若主方案不順利,就沒有其他可討論,即便彼時才要重新祭出海淡廠等方案就得另外送案了,中水局要自負後果。

DSC02425

大安大甲溪聯合輸水工程計畫爭議大,環委李錫堤、環團張豐年辯到激動起身。賴品瑀攝。

一階環評結論遭法院撤銷 打入二階今年展開重審

「大安大甲溪聯合輸水工程計畫」打算將水源較豐沛的大甲溪、與水源較不足的大安溪「聯合輸水」,新設大甲溪輸水路、鯉魚潭兩原管,常態供水時由大甲溪供水、高濁期時改由鯉魚潭水庫反向供水給豐原廠。

雖然中水局強調,這個計畫可以同時解決高濁、備援、供需三大問題,不過當時在后里的農民眼中看來,恐怕是要為了中科三期搶走他們的農業用水,又有越域引水工程的安全疑慮,環團更質疑對水利署上下沒有對當地水資源做完整盤點與規劃,調查與審查並不夠完整,因此民間提起訴訟。

此案在2013年法院撤銷環評結論,並要以二階環評重新審查,在今年6月展開範疇界定會議,前兩次的會議中,環評委員與民眾都不滿中水局所提的替代方案太少,環團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張豐年等人更主張應該先舉行聽證會釐清中部水資源管理、石岡壩的去留等上位政策,再討論個案。

此次再一次討論替代方案,中水局強調海水淡化廠一度成本處理費用約30元,再加上回送的設備、營運成本等,將是一度50元的成本,但目前方案的單位成本才9.6元,兩者相差太多,他們不打算納入考量;至於檢視再生水開發狀況後調降原計畫規模的替代方案,則因為福田再生水已經啟動執行,更已名列在前瞻計畫裡面了,因此就列在零方案裡。

如此一來,最後除了主方案,替代方案只剩下開發路線替代的「大甲溪右岸的輸水管線」一項,至於零方案,則是要從檢討大台中地區的用水需求、減漏成效、節水與再生水開發等,並推估2031年的總需求水量,去確認是否可採多元綜合檢討及效率供水的替代方案,而取代這一個開發計畫。

DSC02427

大安大甲溪水源聯合運用供水工程計畫示意圖,翻社簡報資料。

「當水不夠的時候,你再怎麼調度就是會犧牲農業用水!」張豐年提出這個質疑,在場的后里農民王婉盈等人連忙贊同這就是重點所在,這就是他們的擔憂之處。前環委郭鴻裕也指出,就是因為這個計畫可能導致石岡壩必須繼續使用下去,環團當然會想要確認這個計畫到底是不是永續的。石岡壩在921後擠壓變形,現在反而成為大台中地區缺水的危機之一,近年檢討拆除的聲音不斷。

是否有其他水源可用 環團環委激動起身大小聲

審查過程中,各方唇槍舌戰,甚至一度包括環評委員、民眾起身大聲說話的場面。中水局提出氣候變遷問題,認為應該像電力的備載概念來因應,並強調這個工程並不只是蓄水,還有調度、淨濁的功能,不是一般的水庫功能而已。

小組召集人李公哲質疑,若是真的遇上大旱,原本就規模較小的鯉魚潭水庫,又怎麼有水可送出去?環委鄭明修認為,既然為了緊急狀況所需,那重點要是先儲備一批水,像澎湖就以地下水庫來因應。劉希平也質疑,既然問題是要處理水不夠用,那重點不是處理的問題,也不是錢的問題,那海淡廠應該要重新回到考量裡。

張豐年則指出,還可以採大甲溪地下的河川伏流水、取用石岡壩附近水源豐沛的食水嵙溪、而且豐原淨水廠就要完成了,何需一定要這個案子?張豐年認為,當地另有水源至少4、50萬噸,中水局應該再調查。

「明明就只是兩條水管!」環委李錫堤表示不解討論怎麼變得那麼複雜,更認為大台中的水資源問題不是在座幾位環評委員說了算。他認為應該舉辦專家會議,這些提案到底可不可行,專家一看就知道,甚至根本不用再另外做什麼調查。

李錫堤表示,至少石岡壩上面就沒有伏流水的存在,那裡有車籠埔、且都是岩盤。他從大學時期就在調查過了,但當地居民卻認為現況並非如此,一時間多人紛紛激動起立大聲搶著發言。

中水局也表示,伏流水其實就等於表水,取了就影響原來該保留的基流量或水權量。尤其大甲溪覆甲層就是只有2、3公尺,枯水期的時候也無水可採。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