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母縮水、分子虛報 環團踢爆台灣回收率58%「天才」假象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分母縮水、分子虛報 環團踢爆台灣回收率58%「天才」假象

2017年12月11日
本報2017年12月9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在環保署的統計中,2016年台灣垃圾的回收率達到58%,甚至因此獲外媒以「垃圾處理的天才」來讚美,不過在環團看守台灣的眼裡,卻還是在路邊可見飲料杯、免洗餐具、便當盒等應回收項目隨地棄置,顯示垃圾處理的機制恐怕沒有數字上看起來的那麼完美。

環團看守台灣9日發表他們實際訪調成果與統計,點出生活垃圾回收率漂亮的原因,問題來自把生活垃圾算到事業廢棄物裡,例如將進入焚化爐的垃圾,以清潔隊的車都是生活垃圾、民間業者的車就算是事業廢棄物來估算,秘書長謝和霖提醒,這當中約有上百萬噸的誤差,若是重新計算一次,生活垃圾的回收率可能只有四成左右,其實不需要為了這個美化後的數字太開心。

DSC02450

環團看守台灣指出,台灣回收率高到58%的數據,其實是失真的假象。還有不少檢討空間。賴品瑀攝。

而且其中進入焚化爐的廚餘,多年來一直有三成多,始終降不下來,研究員陳威霖粗估,2016年每天進入焚化爐的廚餘有4444噸。

謝和霖指出,所謂58%回收率指的是生活垃圾的回收率,並沒有包含事業廢棄物,不過台灣目前有大宗的生活垃圾,是委由民營業者清除的,這些都算做事業廢棄物,但當中包括了來自公寓大廈、公司行號、市場、小工廠等製造的垃圾,本質上都與生活垃圾無異,卻都不算在垃圾回收率的分母裡面。

再者,部分不屬於都會區的農業縣,由於清運業者不多,反而是由清潔隊同時收受家戶垃圾與部分商家的廢棄物。謝和霖指出,如宜蘭縣前環保局長陳登欽先前曾公開揭露的,部分鄉鎮公所在申報垃圾清運量時,在估算垃圾車中的事業廢棄物時,又高估了事業廢棄物的數量,甚至為了讓回收率看起來有改善,而逐年加碼事業廢棄物的數字。這些都讓生活垃圾總量的統計數字失真了。

「交給回收車的東西,最後都有回收嗎?」謝和霖解釋,除了「分母」生活垃圾總量的失真以外,在「分子」回收物的計算上也有問題。目前是以物質進入回收處理廠就算進收回了,但是否實際進入循環再生了?進入回收場調查,可以看到保利龍、不屬於「公告應回收」的PLA、PET、PVC的廢薄片塑膠、塑膠袋、骯髒保利龍、雜項塑膠等,都還有待去化。「目前除了寶特瓶,其他都沒什麼市場。」

台南社區大學晁瑞光認為,即便是「公告應回收」的物質,都不見得妥善回收,「去海邊看看就知道」,飲料杯、餐具、便當盒、寶特瓶等,在海灘上、路邊還是隨處可見。謝和霖表示,曾在海邊收集飲料杯,但送給拾荒者對方卻說賣不到錢而拒收,顯示近年石油價格下跌導致回收費率太低,造成回收阻礙的現象。

謝和霖提醒,政府該做的是做好回收,不是做好回收數據,數據與指標是要用來反映實情並解決問題的,而非美化現實。他認為,目前台灣的回收機制面臨的是,回收清除處理費太低,導致回收意願低的問題,且沒有反映回收成本,沒有落實污染者付費的原則。

近四成廚餘進焚化爐 堆肥廚餘回收低

資料畫面。環保署提供。
堆肥廚餘目前各縣市清潔隊都有各自的困擾。環保署提供。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

看守台灣長期提醒,進入焚化爐的垃圾中,有近四成是可以回收的廚餘,他們粗估2016年每天進入焚化爐的廚餘約有4444公噸。陳威霖指出,根據他的訪調與調查,目前全台縣市的清潔隊回收廚餘時,除了雙北高三市外,大多沒有區分養豬與堆肥,而是直接賣給養豬戶,不適合養豬的就又被視為一般垃圾進入焚化。

再者,實際走訪菜市場,也發現應該堆肥的廚餘都進入一般垃圾了。不少市民也在無法配合垃圾車時間的狀況下,將廚餘直接丟在一般垃圾。陳威霖指出,檢視各縣市廚餘回收的統計,也都是養豬的熟廚餘回收量遠大於堆肥的生廚餘。

陳威霖表示,堆肥廚餘目前各縣市清潔隊都有各自的困擾,例如新竹、嘉義腹地很小很難進行堆肥、再者去化也是問題,他認為應該由環保署出面來統籌協調各縣市合作。

雖然環保署有推出「多元垃圾處理計畫」,但目前三座生質能源廠,大概合計只有600噸的處理量,並不足以處理台灣的所有廚餘,陳威霖提醒環署還要盡快提出分散式、在地處理機制,他建議,短期間政府可以在都會區廣設回收點,由專人管理,收受資源回收與廚餘,讓民眾隨時可以去丟,不再只能配合垃圾車時間,或是常常遇到垃圾車上的廚餘桶已經滿了,多的只好直接倒進垃圾車。

作者

賴品瑀

新店溪下游人,曾在成大中文與南藝紀錄所練功打怪撿裝備,留下《我們迷獅子》、《我是阿布》兩部紀錄片作品。現為人類觀察員,並每日鍛鍊肌肉與腦內啡,同時為環境資訊電子報專任記者,為大家搭起友誼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