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一年200億對地給付 為糧食安全、農地農用把關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農委會一年200億對地給付 為糧食安全、農地農用把關

2018年01月10日
本報2018年1月1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經過三個期作的試驗推廣,農委會「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今年起全面實施,過去申報「公糧保價收購」的農地,除了多一項「稻作直接給付」選擇,並且設有任意門,隨時都可以改變心意外,選擇直接給付的農地,還可以繼續申領諸如替代進口雜糧補貼、友善或有機種植補貼;換句話說,越有助糧食安全、友善土地的農業行為,領的補助越多。

這項政策估計一年200億經費,不過根據農會人士估算,創造的公共效益遠高於此;另外也與今年上路的國土保育綠網相互輝映。


農委會釋出多項有利糧食安全、農地農用政策,有助於維繫台灣里山。攝影:廖靜蕙

對此,美濃農會表示認同,認為這項政策在保價收購預算不增加的條件下,增加了更多效益,例如,米質改善、大幅降低雜糧生產成本、鼓勵農民友善土地的農法,若再加上農會契作,務農會更加輕省。

昨(9日)記者會上,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簡報時指出,農委會為了鼓勵農民在種植行為兼顧糧食安全、友善土地,在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政策上,以堆疊加值式補貼概念加碼。

農委會說明對地綠色環境給付。圖片來源:農委會。

農委會副主委說明政策(資料照片)。圖片來源:廖靜蕙。

今年起全面實施「稻作直接給付」與「公糧保價收購」雙軌並行制,稻農可選擇不交公糧改領直接給付金。第1、2期作給付金分別為每公頃13,500元、10,000元;農委會鼓勵農友加入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契作,可額外獲得契作獎勵金每期作每公頃1,500元。

對於未加入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申辦「稻作直接給付」農友,如果收穫時銷售有困難或市場價格不理想,仍可選擇回復繳售公糧,權益不受影響。

原鼓勵農友種植進口替代的雜糧作物,如大豆(黃、黑豆)、硬質玉米及小麥等,或具外銷實力作物,如毛豆,及重點發展作物等,農委會分別提高獎勵金,每期作每公頃3~6萬元、4萬元及2.5萬元。重點推動作物如大豆及硬質玉米為每期作每公頃6萬元。


堆疊式給付與獎勵概念。圖片擷取自農委會簡報。

目前全國各縣市依據地方特色所推動的重點發展作物品項,全國適用的有40項,農委會為了鼓勵農友適地適種,每個縣市還可依區域特色發展,增提5項作物。

另外,在生產環境維護措施上,包括種植綠肥、景觀作物、翻耕及蓄水等項目,獎勵金每期作每公頃分別為:綠肥及景觀作物4.5萬元、翻耕及蓄水3.4萬元。這個項目一年申辦一次,目的是建立一期耕種、一期維護生產環境的種植模式。

對於通過有機驗證或友善耕作登錄有案之農友,除可依「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申領相關給付或獎勵外,並可依「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補貼要點」申領補貼,有機轉型期驗證農地每年每公頃生態獎勵3萬元及收益減損補貼3~5萬元;有機驗證農地及登錄友善耕作農地生態獎勵每年每公頃3萬元。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表示,為鼓勵農友生產高品質稻米,前(2016)年第2期作起試辦稻作直接給付與公糧保價收購雙軌並行,經過3個期作試辦結果,超過一半農友願意參與稻作直接給付。

農委會估算,約27.5萬公頃、26萬名生產水稻的農民、34,751公頃、3.4萬名種植進口替代作物的農民、3,190公頃、3,127名種植外銷主力農民、以及8,652公頃、8,482名以有機及友善農法耕種的農民,因實施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而獲益,每公頃每期增加5,000~15,000元收入。

各種對地直接給付獎勵(單位:元/公頃/期作)。圖片擷取自農委會簡報。

各種對地直接給付獎勵(單位:元/公頃/期作)。圖片擷取自農委會簡報。

這項政策不但對35萬公頃的基期年土地釋出好處,未來配合《國土計畫》「農業發展區」劃設的農地,約30多萬公頃農地,也將因土地作為農用,給予適當補償。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莊老達表示,農地農用不單指生產的目的,還包括提供生態系服務功能,例如維持濕地帶來的蓄水、水質涵養、調節微氣候等多項功能。農糧署將依據每塊農地提供的生態功能,給予適度補償。

農委會表示,農友可選擇自己最有利的條件申報相關政策,期限自即日起至2月2日止,至公所或農會辦理申報。

基期年
基期年是以某些年度作為政策對比,農委會大基期年是指1994~2003年,適用「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進口替代、外銷主力作物補助以及「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補貼要點」等政策;小基期年2013~2015年期間,則是用直接給付政策。基期年農地是指在基期年間曾經耕種及申報公糧繳交的農地;若在這段期間未有任何相關紀錄,即無法享有相關政策。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