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拉密部落地球日植香花 種出排灣傳統智慧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查拉密部落地球日植香花 種出排灣傳統智慧

2018年04月23日
本報2018年4月23日台東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世界地球日前一天(21日),台東太麻里下多良的查拉密部落,與台東林區管理處合作植樹活動。事前部落阿瑪(對父執輩的尊稱)特別吩咐,要選有香氣、會開花的植物,因為查拉密傳承排灣古諺「香,是魔鬼的臭」,因此,要以香花重建香氛網、部落沿途都有香味,讓壞東西遠離。台東林管處為此準備百餘株桂花、梔子花以及七里香等香花,贈送給部落及居民,傳承排灣植樹智慧。


查拉密部落耆老劉長老(右)及台東林區管理處副處長黃群策共同植樹。攝影:廖靜蕙

早上十點左右,剛從山上工作完畢的vuvu(高齡長輩)陸續抵達聚會所,戴上向陽工坊由腎蕨和紅藜編織而成的花冠,部落實習廚房也為植樹活動烘焙酒漬櫻桃、巧克力、堅果三種口味的餅乾,以及燒餅分贈現場來賓;另外,他們也使用當地野生月桃葉熬煮,加上糖蜜及檸檬的「月桃檸檬茶」,是部落消腫解渴的秘方。

查拉密部落(Calavig,又有瀧部落之稱,族人喜歡自稱查拉密)篤信基督信仰(天主教、基督教),部落仿天主教聖經耶穌赴刑場前的路徑,安排一條「拜苦路」,植樹當天即沿著拜苦路遍植香花。在簡單的儀式,及部落耆老劉榮治長老帶領禱告後,展開植樹活動。

劉榮治說,部落缺香花,希望林管處提供的苗木,能遍種於部落每一條路,能種得漂漂亮亮,讓遊客來覺得心情愉快。

太平洋畔的查拉密,位於已廢站的多良火車站旁,每逢假日就有不少遊客來訪;八八風災後,部落在公東高中前校長黃清泰培力下,成立向陽薪傳木工坊,讓部落族人習得木工技藝,得以發展天賦、製作精緻木藝產品;之後陸續結合部落實習廚房,讓來訪遊客多一處參訪消費的去處。

向陽工坊專案經理陳秀如表示,查拉密部落蘊含豐富的生態智慧,這幾年透過與阿瑪、vuvu交談逐一記錄,讓這些智慧不至於失傳。「查拉密是排灣族少數幾個從日治到國民政府時期,都未被遷移的部落,族人以傳承下來的生態智慧選擇在這塊土地生活。整座山處處都有值得一說的故事。」

台東林管處副處長黃群策致詞時表示,因木工坊的關係接觸查拉密,最近幾次隨著陳秀如到部落走走、拜訪族人,發現是有久遠傳統生態智慧的部落,因此懷著學習的心態來部落。


部落阿瑪代表接受苗木。攝影:廖靜蕙

黃群策說,國際上談生物多樣性,不只是自然資源,也包括在地的人文資源和特色。林務局近年推動國土綠網,其中里山倡議就是和在地部落合作治理山林,因為部落最了解周邊的自然資源,也最擅長利用自然資源、與之和諧共處。國際間也非常重視的農業與生物多樣性,查拉密正是一個很典型、實踐中的部落,未來能與部落合作。

台東縣是全台族群多樣性最高的縣市,族群包括:卑南、布農、排灣、魯凱、阿美、噶瑪蘭、達悟以及漢(閩、客)。在台東林管處大武工作站邀請下,卑南鄉利嘉巡守隊也蒞臨現場族際交流。

利嘉村長林肯毅說,卑南族最喜歡族語稱為「阿尚」的植物,國語又稱為「排香草」,這種草越放越香;當族人出遠門或慰問喪家時,會先摘幾片葉子放口袋;回家進門前,先在頭上沾一點水轉三圈,然後把葉片往後丟,讓排香草將憂傷、驚恐的情緒留在背後、才能進家門。

排香草是指芙蓉、艾草之類的香草,也用於頭飾上。與漢人端午節使用的「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山丹等植物類似。

集會所地上還有收成後日曬中的紅藜,色澤鮮豔增添節慶氣氛。利嘉巡守隊現場吟唱卑南古調,隨後帶領與會者圍著紅藜跳舞,氣氛歡樂融洽。


利嘉巡守隊前來多良村族際交流,分享民族植物並帶來歌舞。攝影:廖靜蕙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