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起正是台灣逐漸進入強風多雨的「汛期」季節。這些氣候的轉變,看似對生態環境造成衝擊,卻也帶來擾動更新,是重要的自然循環。只是隨著全球暖化的變數,氣候表現更形極端,在這種條件下,位於都市的林木植被,就需更合適的管理方案,避免氣候衝擊造成的樹倒。
為都市樹木健康安全著想,也為民眾休閒生活公共安全把關,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開發樹木健檢技術,並推廣正確的植樹觀念。
林試所長張彬表示,都市公園綠地及街道栽植樹種多,不同樹種生長,抗颱風與逆境能力各異,瞭解解及掌握樹種特性,作為將來植栽、綠美化、行道樹種選擇、撫育管理及風險掌控之參據,已成為各級政府機關迫切、重要的功課。
張彬指出,林試所的研究團隊即曾於前(2016)年9月莫蘭蒂強烈颱風侵襲之際,前往屏東、高雄、金門三處林木受損狀況嚴重的地區,協助樹木復育,更投入風倒木之研究,探討成因並尋求解答,將受創樹木區分為3種破壞類型:冠損、幹折及傾倒。
冠損指樹冠層冠幅所受到的破壞,冠幅減少也使得林木光合作用變少;幹折指樹幹受損,尤其主幹的傾倒可能壓到行人或路邊的車輛,往往帶來公共安全的疑慮;即使是小枝幹折損,也可能讓病菌有機可趁。這些破壞主要來自風力作用,也顯示樹種選擇是關鍵。
林業試驗所森林經營組長邱志明也分析受害原因,包括俗稱「包尿布」──栽植時,未將根球不織布除去,使其終其一生受害,或修枝錯誤導致樹冠過密等人為因素。
「都市林管理良好與否,是決定都市林永續經營成功關鍵,因此美國都市林管理即以跨部會協商合作。」張彬指出關鍵因素是管理機制,災害成因除颱風天然災害影響外,還需要正確管理機制;加強管理甚至可減少六成以上的災害。
林試所「樹木醫學中心」即針對不同都市林樹種選擇、植栽、修剪、病蟲害防治與抗逆境能力、樹木健檢風險評估等進行相關研究,以提升都市林之健康安全管理並發揮多重生態效益,張彬鼓勵各界善加利用這項資源,也可直接連結林試所網站查詢利用。
林試所整理都市林木受創主因如下:
1.病蟲真菌為害,林木隨著樹齡增加,抵抗力降低,致主幹及根部腐朽。
2.植穴太小、基盤夯實,硬鋪面致影響根部呼吸。
3.栽植大樹,缺乏主根。
4.種植疏漏,包覆根球之不織布未去除,造成根部盤根。
5.樹種選擇錯誤或種植林木品質不良。
6.工程施工粗糙,造成林木根幹損傷。
7.樹冠過大,未定期修剪及修剪錯誤
8.未定期實施樹木檢測。而颱風造成之都市林災害,除上述原因外,尚受到樹種、林木大小、周圍環境及颱風路徑、風向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