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建築節能報導12
水上房子、低價智慧房子、居民自己建房子、綠藻房子、軟房子,各種特色建築的饗宴一次滿足,就在漢堡的國際建築博覽會(IBA)。
漢堡IBA於2013年登場,代表圖像是一個藍色人物,一腳踩在地上,另一隻腳大大的邁向前方。像在告訴世界,往未來的步伐從這裡跨出。IBA不僅只是建築物的展覽,德國透過它來尋找都市再生的規劃,建立創新典範。
其中,位在威廉斯堡(Wilhelmsburg)中心區的11棟建築被稱做「建築展中的建築展」。漢堡IBA透過它們試驗能解決氣候變遷、水平面上升、土地不足、能源短缺、跨文化溝通、貧富差距等問題的創新建築。
這11棟建築除了節能外,還有個別的任務-水上建築、智慧建材、智慧低價、或多功能使用。展示會結束後,它們化作漢堡人生活與工作的一部分,提供130戶人家住房或辦公室使用。以下僅介紹其中五棟,它們比鄰而居,各自精采。
水之住宅
海平面上升,土地空間不足,對水的恐懼與渴望、對土地的需求能同時解決嗎?「水之住宅」展示水上空間也能蓋房子,擁有美景兼顧節能。
「水之住宅」由四座三層公寓與一座九層公寓組成,建於都市蓄洪池上。每棟建築都有碼頭、浮動露台、水下花園和水牆。
「水之住宅」採被動房屋標準建造,這代表它只需少量的暖氣就可以度過寒冬,而暖氣主要來自地熱熱泵。它也是德國永續建築DGNB認證的建築,代表在經濟、環境、社會都獲得肯定。
智慧材質
新的科技、新的建築材質,可以將建築推向新的可能,找到兼顧環境與住宅需求的解答嗎?這就是智慧建材系列的任務。
BIQ無疑其中最有趣又最療癒的一棟,綠藻水牆裡揚起的氣泡在水中一次次翻滾,吸引過路人的目光。不過,這不是它的主要作用。當綠藻生長達一定量後會被收集做為生質能,提供住戶熱水與暖氣。水牆也有防風、防雨、遮蔭的功能。
BIQ是世界第一棟擁有生物反應外牆的建築,由奧雅納(ARUP)、SSC及Splitterwerk共同設計。奧雅納歐洲區創新技術中心負責人烏爾姆(Jan Wurm)透露,漢堡的海藻水牆是採牆外加裝的形式,新一代將以海藻面板與建築帷幕牆整合,這可以降低成本,更薄、更美,讓這個新建材走向商業運用的可能。
智慧低價建築
好建築是有錢人的專利嗎?如何讓人人都能擁有高標準的好房子,這是智慧低價建築系列 (Smart Price House)所收到的挑戰任務。
「案例研究#1」透過模組化與多功能結構來達到低價與彈性。它由45平方公尺的模組和方形平面圖組成。以垂直推堆疊或水平相連的方式,讓空間可以隨著家庭結構或工作需求調整,從45平方公尺擴展至140平方公尺。
由於模組是在工廠預製,大規模生產讓造價變得合理。節能的功能沒有因此被犧牲,這棟建築的年耗能量僅有聯邦法案規定的55%。
同屬於「智慧低價」系列,「自己動手做#1」卻用另一種方式來達到低價建築的可能──居民親自參與。
營建過程分為二階段,首先由營建公司提供基本結構框架,包括地板、天花板、外牆、樓梯、線路等。第二階段才由居民自己動手做。這麼做不僅降低了成本,也讓房屋更符合居住者需求。參與的過程也搭起住戶與房屋的情感連結。
「自己動手做#1」沒有亮麗的外觀,卻解決社會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獨特的試驗與構想贏得universal設計獎與德國建築獎(BDA)兩個獎項的肯定。
多功能屋
因應不斷變化的居住、工作、社區需求,人們總是要一再適應建築、搬遷或是移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再符合人們使用需求的建築,最後被「打掉重練」,並不符合生態與永續原則。多功能(Hybrid)建築系列要找到建築的彈性。
彈性的方式有很多種,其中一種是依據不同使用目的變更隔間,例如在寬廣的辦公室中間加上餐廳,就可以隔出兩房一廳,變成完整的住宅公寓。另一種可能是讓不同使用目的的空間共存,例如將住宅與工作明顯區隔,設計在同一棟大樓的不同出入口。
漢堡國際花園展(igs)中心示範的是第一種。它最初設計目的是國際花園展期間的行政辦公室和遊客中心。透過可調整的結構單元,建築師在展期結束後讓辦公室變成住家,遊客中心可化為商業空間,而不同功能的轉換只需少許的成本。
(繼續閱讀「節能『好宅』 德國進行式」系列報導)
同場加映
- BSU大樓:同樣位於威廉斯堡、IBA最大規模大樓,都市發展暨環境署如何帶頭做榜樣?請見:「看不見的空調」 漢堡環境能源署大樓 降溫三大良方
- 軟房屋 (Soft House)屬於智慧材質系列。與常見的硬太陽能板不同,「軟住宅」的太陽薄膜如布料般柔軟,從頂樓往南側外牆覆蓋而下,如同向日葵般可隨光線自動調節方向。
- 「建築展中的建築展」俯瞰圖
※ 本文與「低碳生活部落格」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