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北部大城漢堡有棟很獨特的綠色建築,走近一看,它的外牆裝上一片片的透明空心板,夾層裡的海藻與一個個緩緩往上飄的可愛氣泡,形成一幅動態的畫面。
這些動態的海藻展示牆,不僅是新奇、美觀而已,它蘊含著人類對能源科技的全新想像,扮演著幫建築物降溫、提供熱水與生質能的多重功能。
這棟名為的BIQ(生物智能住宅)的奇妙建築可能複製在其他地區嗎?建築設計師之一,奧雅納(ARUP)歐洲區創新技術中心負責人烏爾姆(Jan Wurm)日前受邀來台。他表示,第二代的藻能建築已經接近完成,達到商業化的標準,而且台灣的環境非常適合。
創新海藻建築 三年監測看真實可行性
BIQ是世界第一棟擁有生物反應外牆的建築,由奧雅納、 SSC (Strategic Science Consultants)及Splitterwerk共同設計。2013年於漢堡國際建築展(IBA)亮相後,立刻成為最吸睛的話題。
海藻的任務很簡單,就是在陽光下不斷的成長。建築裡設有獨立的水循環系統,協助補充營養液與二氧化碳。綠藻牆可以遮住過多的太陽,讓建築物降溫,並吸收太陽熱能。熱能經處理後則用來提供住戶熱水與暖氣,其餘以地熱的形式暫時儲存。當海藻達到一定密度時,一部分會被回收並轉化成生質能。
建築本身也提供很好的隔熱效果,大大降低使用暖氣的需求。住戶Gador表示,電力需求很少,每年約可省下一千歐元(約台幣3.6萬元)的電費。
這套兼顧二氧化碳、水、熱的循環系統,是人類對能源科技與建築結合的全新想像。但是,它能大量應用在未來建築嗎?
烏爾姆說,經過三年的使用監測,結果顯示綠藻發熱的效果竟超乎預期,不過,儲熱再運用的能效則較差。而在建築師與研究員不斷的優化下,第二代藻能建築已接近完成階段!
第二代走向商業化 更美更薄更便宜
烏爾姆透露,第一代海藻面板是牆外加裝的形式,第二代將海藻面板則會與建築帷幕牆完美整合,可降低成本,還能減輕重量,看起來也更薄、更美。
BIQ造價高達450萬歐元(約台幣1.6億元),是推廣藻能建築的主要門檻。烏爾姆表示,第一代藻能建築(BIQ)已經見證了技術可行性,第二代將邁向商業可行性。
他表示,藻能建築的優勢是熱能,第二代將優先適用在飯店與旅館業,因為飯店對於暖氣與熱水的需求量很高。而海藻牆討喜又動態的外觀,也將成為吸引房客的一大賣點。
藻能建築在台灣:氣候合適、附加價值高 在地玻璃技術難配合
建築須與當地條件配合,藻能建築適合台灣的高濕高溫嗎?
烏爾姆受訪時回覆,他曾評估這個問題,台灣有適合海藻生長的完美氣候,也有本地的藻類,還多了一項歐洲所沒有的高價值應用。德國或歐洲都很少拿綠藻當食物,在台灣卻是很受歡迎的食物,這將是另一項商機。
但在熱能應用上,烏爾姆分析,海藻可提供溫度40度的熱能,或許可用在工業製程的預熱。台灣需求較多的是冷氣,但應用在冷卻泵浦需要70度,加溫再冷卻將導致能效打折。
另一位曾經評估這項可行性的是台開集團董事長邱復生。他發現另一個問題,德國綠藻牆上的玻璃薄而且強度高,台灣本地產的玻璃過於厚重。進口玻璃不符合成本,而且增加碳足跡,將失去綠建築的意義。
邱復生也認同台灣氣候非常適合藻類生長,綠藻牆面也有吸睛的效果,帶來的商業價值可能超過成本。他建議,或許可以從景觀牆先做起。
※ 閱讀環境新聞也是響應綠行動,邀請您來登錄綠生活:https://goo.gl/ggZc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