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8日
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陳文姿報導;楊波比 繪圖
一棟建築物使用五十年,甚至上百年,除了使用省能的冷氣、電燈外,「建築物」本身的省能非常重要,這包括遮蔭、通風、隔熱、綠能等。德國以2050年全部建築達近氣候中和為目標,一步步加嚴建築節能法規,政府如何面對民眾的反彈?這是一開始設定的問題。
實際走訪德國後卻發現驚人的事實──半數德國新建建築早已搶先一步,比法規要求更節能1/4,甚至1/2以上。很難用法規要求的舊建築(既有建築)節能,德國也沒有放過。從建築師與工程師的創新、政策的棍子與蘿蔔、到民眾的想法,這裡面會有台灣可以學習的經驗嗎?
誠然,各國背景不盡相同,台灣應建立尋找自己的經驗,但在這同時,看德國建築師、專家、民眾、與政府、銀行間如何搭配,在40年間將建築節能標準依循一定的節奏往上提升,相信台灣能看的更高想像的更遠。
【從案例看建築師與工程師的節能挑戰】
- 舊建築:舊建築也瘋節能,弗萊堡的Buggi50以整修讓建築節能40%。
- 建築管理系統:不小心忘了關燈?且看建築管理系統調控出省能又智慧的能源管理。
- 儲能:百萬瓦等級的儲能即將成為建築配備,建築師的野心就在-智能綠塔。
- 氣候工程:坐北朝南、迴廊的傳統智慧遇到現代科技後,碰撞出Transsolar。
- 地熱與溫差:不靠冷氣也能降溫,德國「看不見的空調」秘密就在這裡。
- 未來建築:適應氣候變遷、便宜又有彈性的建築就在「建築展中的建築展」 。
- 永續社區:建築不是硬梆梆的外殼,弗班用「樹的高度」規劃宜居又節能的永續社區。
- 綠建築:繼LEED、BREEAM後,德國新創「第二代」的綠建築標準DGNB。
【民眾願意支持的政策如何練成?】
- 新建築:德國每隔幾年就會把新建建築的節能標準加嚴一次,為何人民不翻桌。
- 政策配套:德國1/2的新建築都比法規更節能,民間團體與綠色金融怎麼做。
- 舊建築:老屋翻修太痛苦,德國如何讓民眾願意忍受敲敲打打的不便。
- 建築能源護照:資訊揭露能讓民眾愛上節能?且看歐盟經驗怎麼做。
- 近零耗能標準:歐盟野心-2019年就要上路的「近零耗能」建築最新進展就在這裡。
【德國建築節能啟示 X 台灣在地經驗邁步走】
※ 編註:本報導內容為2018年4月~6月德國採訪行程的一部分。由中華經濟研究院「歐洲創新經濟與公民社會研習計畫」贊助旅費,記者規劃報導主題、行程與採訪內容。中華經濟研究院不干預採訪寫作,確保新聞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