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沒做的民間先行  里仁自行回收生物可分解塑膠袋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政府沒做的民間先行  里仁自行回收生物可分解塑膠袋 

無「法」回收  里仁試驗做堆肥

2018年10月03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號稱「環保」的塑膠替代材料不少,但負面傳聞也多,像只能裂解卻不能分解的塑膠袋混充其中;或是產品本身摻雜了生物材質與塑膠,成為無法回收的混合塑膠;以及可自然分解,卻缺乏明確回收處理的PLA。

面對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使用的塑膠包裝,究竟怎麼辦?全台最大有機連鎖商店里仁最後決定使用「生物可分解塑膠袋」[],並自己做回收、自己試驗推肥處理。

里仁的生物可分解袋回收區,回收前最後將紙標籤減下,以免影響回收。攝影:陳文姿

里仁的生物可分解袋回收區,回收前最後將紙標籤減下,以免影響回收。攝影:陳文姿

自然分解時間長  化做堆肥更永續

大眾對「生物可分解塑膠袋」或許不陌生,2016~2017年間,超商咖啡相繼免費提供這種半透明、使用期限6-8個月的塑膠提袋。咖啡提袋並無必要性,最後被環保署禁止。由於包裝影響生鮮食材的保存期限與外觀,除香蕉、紅蘿蔔、馬鈴薯等適合裸賣的食材,葉菜與水果的包裝,里仁決定採用生分解塑膠袋。

跟一般消費者的想像不同,生物「可分解」塑膠只能在特定環境(例如掩埋場或是堆肥)分解,如果被棄置在沙灘、海洋、或一般環境中,並無法保證完全分解。為達永續循環,國際認證的方式是以堆肥處理,稱之為「可堆肥」塑膠(compostable),須在工業堆肥(高溫60~75℃、濕度60~70%)環境下在90天內分解90%以上,且不得殘留毒性或有害重金屬,以免用做堆肥後進入食物鏈。

此外,生物可分解塑膠如果跟一般塑膠混合回收,會影響回收塑膠粒料的品質,因此,里仁除了請民眾協助帶回店鋪回收,也請民眾務必將無法回收的塑膠袋丟到「一般垃圾」。

里仁回收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袋雖然取得美國BPI與比利時Vincotte的可堆肥認證,卻面臨一個問題:台灣的堆肥場「不能」收這些塑膠,現階段只能將這些生分解塑膠袋交由合作單位-雲林的慈心有機農場的堆肥場處理。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淨塑推動辦公室施宗融解釋,這是因為目前的法規還不允許生分解塑膠袋作為堆肥的原料。在政府准許前,慈心農場只能將塑膠分解後的堆肥用作植樹園藝的土壤改良。

慈心農場將可分解塑膠袋進行堆肥處理(約一個月後的情況)

慈心農場將可分解塑膠袋進行堆肥處理,圖中為堆肥約一個月的情況。攝影:陳文姿

堆肥場不收塑膠   可分解塑膠的永續只有半套

里仁每個月大約可回收100公斤的生分解塑膠袋,以90天的分解期來算,一次要處理300公斤。慈心農場從今年3月展開第一次試驗,第一批先試做50公斤。除了塑膠袋外,還混入高麗菜葉、玉米梗稻草、牛糞、豆渣、雜草等,約三個月成功分解,進一步的土壤檢驗尚待進行。

施宗融解釋,其實早在採用前,里仁就曾經請堆肥場試驗證實可分解。目前作法是過渡階段,長期而言,還是要等政府試驗,證實生分解塑膠納入堆肥原料確實無害,讓生物可分解塑膠進到一般堆肥場,變成永續再利用的商業模式,才能大量解決生物可分解塑膠的回收與循環。

進一步說,這不僅是堆肥處理的法規而已,上游的標示上就出了很大的問題。施宗融指出,市面上的「環保」塑膠標示沒有規範,號稱可分解的塑膠或生質塑膠很多,但不是每一種都能100%分解、有些分解後只是變成小塑膠,有些分解後殘留有害物質,這些都不能用作堆肥。

施宗融說,完整的配套是一開始先有明確的可堆肥塑膠的國家標準,符合的才能標示可堆肥。其次,針對這些塑膠要有獨立的回收標記,確實分類回收。最後才是進入堆肥場處理的管道。這其中涉及環保署、標檢局、農委會等部會,也涉及法規修正。慈心基金會和里仁扮演的角色是先行的試驗者及政策修訂的倡議者,但體系的建置仍有賴官方的檢驗數據與法規修正。

[註] 里仁使用的名稱為「100%生物可分解袋」
20180921 里仁淨塑行動

國外讓生物可解塑膠袋走向堆肥,但國內的回收機制卻無法可循,只能當一般垃圾處理。攝影:陳文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