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社會的危機與轉機】之一:資本主義洪流淹沒生態價值 把持媒體環境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富裕社會的危機與轉機】之一:資本主義洪流淹沒生態價值 把持媒體環境

2007年09月17日
本報2007年9月17日台北訊,陳誼芩、吳萃慧、莊潔、蔡瑞堂、李若韻報導

在過去數十年間,台灣的「經濟奇蹟」與中國「改革開放」,促成了經濟快速發展,也促進了社會的富裕與繁榮,讓21世紀的兩岸人民享受到物質生活的滿足。但反過頭來看我們身處的環境,在資本主義的洪流下,兒時美好的記憶、田間成群飛舞的昆蟲、潺潺小溪中漫游的魚群已然消失,人們開始希冀「環境奇蹟」的出現。

「近二、三十年來,人口不斷增加,工業迅速發展和資源日益耗竭,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逐漸惡化;宏揚綠色文明、倡導綠色觀念、確立綠色倫理已成為一項迫切且艱鉅的文化工程,而傳播媒體在這項工程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天津人民廣播電台》孫艷君在上週六(15日)的兩岸環境媒體論壇座談會中說到。

來台交流的中國媒體人走訪完台灣西部地區的九個民間環保團體與環境現場,深刻體認到台灣民間力量與媒體展現所帶來的影響力,不論媒體或是民間團體,代表的都是一股監督的力量。媒體如何運用富裕社會中新科技的發展,擴大監督力量,喚起公民環保意識與召喚行動?

在「富裕社會的危機與轉機」座談會中,邀請中國媒體人《天津人民廣播電台》孫艷君(以下簡稱「孫」)、《中外對話》王冬瑩(以下簡稱「王」)、《時代信報》周季鋼(以下簡稱「周」),與台灣《生命力新聞》陳順孝(以下簡稱「陳」)、媒體觀察基金會管中祥(以下簡稱「管」)、綠黨潘翰聲(以下簡稱「潘」)、蠻野心足生態協會文魯彬(以下簡稱「文」)針對此議題進行討論,以下為座談精華整理(編排順序不代表發言先後次序)。

兩岸環境媒體論壇-富裕社會的危機與轉機

環境危機:僅考慮金錢收益 錯估生態價值

兩岸的「經濟奇蹟」與「改革開放」,讓人民有機會累積大量財富,但帳面上的金錢累積,真的讓人們變「富足」了嗎?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認為,人類普遍錯估生態的價值,因而本末倒置,破壞了此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根本。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文魯彬文:美國有地理學者曾提出一個觀念:生態體系的貨品或是服務,會直接、間接的提供一些利益。現在大家都問「你要經濟、還是要環境?」「你要生態還是要社會的福利、方便?」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問錯了,這根本不是一個經濟或是生態的問題,因為你沒有生態就沒有社會,沒有社會就沒有什麼經濟可談。一棵樹產生氧氣或吸收二氧化碳,就是在做事情、也是在做生意,這都是不用錢的。所以你要蓋一座工廠,你不只要評估它的短期經濟,還要評估生態體系提供的服務及貨品,量化成金額會是多少錢。

所以,我現在都和環保團體說,不再自己自認是「環保團體」而應該是「長期的經濟團體」。

至於上海文匯報章子峰先生問說:「很多沒有人去過的地方,不去開發它,不去利用他,就沒機會體會它的美,但開發後又會有環境污染的問題,這個矛盾如何解決?」我認為是,我們要退一步看,看100年、200年之後的狀況,再來比較開發真的這麼好嗎?還是只滿足了我們短暫的需求?我會想我們還是要用長久的眼光來看環境。

最後我要說法律角色的問題。我看到很多國家,即便是法治國家,法律也只是用來參考的,因為政府一定能找到相關的法規來幫這些企業的開發行為解套。所以我一直以為,「情、理、法」三方面同時考量是很重要的,而其中的「情」就是把事情釐清,因此,資訊的角色是非常關鍵的。

媒體危機:資本主義造就財團掌握媒體 損害公民的媒體權利

民主社會中公民的媒體權利包括兩方面,一是資訊公開與揭露,即民眾知的權利;二是民眾表意的權利,意即民主社會不是投票政治而是對話政治,而在其中,身為第四權的媒體更占有重要角色。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認為,從近幾年重要社會新聞來看,台灣在邁入富裕社會之際,同時也受資本主義運作的影響,媒體被特定勢力或財團所掌握,透過新聞媒體獲取消息時可能面臨到若干問題與危機。

媒體觀察基金會董事長管中祥管:現今社會架構、媒體制度、及媒體工作者特質影響下,關新聞議題報導時有其盲點。以樂生療養院事件為例,媒體不積極深入報導事件的成因及涉及的問題主軸,也不提供不同意見對話的平台,而將新聞花絮變成事件主軸,將報導重點放在環境抗議事件中混亂的畫面,使閱聽者無法從最容易接近的媒體上獲得事件本身的事實,剝奪民眾對事件發展始末知的權利。

在台灣報禁解除20年的今天,上百個媒體競爭下,的確提供民眾更多資訊與選擇,但是在新自由主義以及市場民主導向的運作下,為了爭奪閱聽率而花招擺出的作法,其實反而是在遠離市場,驗證美國傳播經濟學者McChesney所提出新自由主義思考會產生許多負面影響的理論。

換句話說,媒體會以娛樂性的報導方式去迎合民眾期待,並用廣告主的需求去進行報導,因而減少公共議題的討論,其實事實上是錯估民眾對事件真實面知的需求。如同1980年代德國學者Enzensberg提出的理論,當媒體規模越來越大或是越私有化時,就會與當權者形成共謀的關係,媒體原本被期待監督社會的角色就越不容易彰顯,也容易因為利潤的關係排除社會上較小社群的聲音,例如環境議題或是勞工議題。

另外,媒體工作者的文化與社會階層等級通常較高,所受的傳播教育如果較為偏狹或是側重技術教育,與社會其他層面接觸又較少的話,容易產生保守型態的個人主觀意識及價值觀,也會導致其所報導的新聞內容其實是這個少數階級所產生的事件想像及個人意識形態的加諸,因此容易在事件本身的描述上塑造對立的觀點或關係,這是在世界上富裕社會所普遍存在的現象。

雖然台灣還是有一些非主流媒體會對重要環境議題進行報導,但在台灣主流媒體越來越壯大,越來越不注重公共議題報導,媒體工作者也會越來越不重視新聞事實及其衍生影響的挖掘與陳述,可能會造成集權主義的溫床,這是值得警覺與反省的問題。

問:以樂生事件的公民參與為例,運用部落格如何增加更多事件參與者的訊息披露?此外,部落格等公民或是獨立媒體不同於一般正式的新聞媒體,其深度與內部資訊取得要如何進行?

管:台灣的部落格也大部分是娛樂性質寫個人秘密用的,不過還是有一些專業部落格在逐漸成長中。而部落格內容建構牽涉到架設者的物質條件、熱情、及動機,一般民眾像PEOPO公民新聞平台期待的主動去採訪新聞的情況較少,目前台灣獨立媒體的建構者大多是NGO組織,他們也比較有條件去進行這樣的工作,只是在文章描述方式上還要多作琢磨。另外還有一個物質條件的問題,例如公共電視他是一個具有相對穩定條件的組織,因此可以做這樣的工作。此外,包括我個人,透過向國科會等政府單位申請經費的方式也可以進行一些社會運動專題的採訪、報導及研究工作,並且透過一些影音媒體將成果進行發表。

問:台灣的非主流媒體為什麼不太受到民眾重視或是比較起不了公眾傳播的效果?是民眾的知識水平太低或是消費習慣影響?學者們在這上面的角色又應該是如何?

管:台灣是媒體多資訊少的地方,所以媒體在新聞運作上就會比較喜歡用譁眾取寵的方式爭取閱聽率,我並不認為這是因為民眾的程度比較差所以會使他們這麼作,而是喜歡聽八卦消息某種程度上是人的天性,但喜歡八卦的人不盡然不喜歡瞭解公共事務;然而,運用民眾的這種天性在所謂的八卦雜誌刊登環境消息也是一種運用策略,而其他一些像是《商業週刊》及《天下雜誌》也報導過很多環境新聞並且還持續追蹤,這不是一個單純的企業良心與道德問題,他還牽涉了市場的考量。

從另一方面來看,因為只有一些小的媒體願意提供相關消息,民眾沒有管道得到消息,使他沒有辦法進行議題的關心,這其實才是主流媒體比較大的問題。此外,台灣還有一個現象就是嚴肅的媒體太嚴肅到民眾不想看或是看不懂,所以部分媒體工作者說故事的能力是有問題的,他們的文字也比較不容易感動民眾,以致不能達成訊息行銷與推廣的目的,這是文化及想像能力上的問題。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