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前言】
配合「二月與溼地熱戀」活動,本報即日起與接下來的每週一,節錄《當青蛙來敲門─新店溪左岸的溼地故事》部分內容刊載,本書講述一群充滿傻勁、從沒拿過鋤頭的社區大學學員,在寸土寸金的台北縣永和市河岸地,用人工與自然對話的方式,完成「構築濕地」的夢想。希望這一系列內容,能燃起讀者對溼地的熱情,歡迎共襄盛舉,與我們一同「與溼地熱戀」。
社大在生態理論方面的課程和社團從不欠缺,但學員卻一直沒有機會進行實質的棲地保育行動。透過溼地的實作和維護,不但可以讓學員們接觸體驗活生生的自然教材,印證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我個人覺得很重要的一點是:藉由社區的界面使人與土地之間產生互動和聯結,從而落實棲地保育的理念。對我們來說,學員花心力照顧社區裡的一片小溼地,比捐錢給國家公園復育一條櫻花鉤吻鮭要有意義多了。
接下來的事情便是有什麼地方可以動工?辦公室方面於是積極地與河濱地區的管理單位接洽。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公文往返,我們的實習場地卻遲遲沒有著落。原本以為單純的公有土地申請作為實習場地,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不料卻屢屢遭到公部門的規避、推諉、限制或駁回。我們這才發現原來我們的河濱地帶管理機關眾多,彼此之間卻又毫無溝通與整合的機制。
幾個月內,我們接觸過的機關包括永和市公所水利與衛生下水道局、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支局、河川高灘地維護管理所……等等。這些機關的位階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對我們的提案卻似乎沒有人能夠作主。或許是因為這種事情沒有先例,一般人(特別是多數的公務人員)對於陌生的事物難免會有顧忌。再說公務機關裡普遍存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極文化,除非我們運氣好,否則只怕無人願意主動承辦此案。
上述幾個機關裡,對我們最支持的就屬「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支局」了,不過是「精神上的支持」。那時我們一行人特別鄭重地登門拜會,他們聽完之後我們的構想後很客氣地解釋:雖然他們確實是該段河川地的上層主管機關,但事實上並沒有實際執行的權責。所以在政策上他們同意未來朝向這樣的目標努力,但對於我們的現實需求恐怕愛莫能助。
至於最不支持我們理念的則是「台北縣河川高灘地維護管理所」。那天潘潘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表示已經收到提案,要約時間到現地「會勘」。我們以為終於有眉目了,急忙驅車赴約。等了許久方見幾位小姐穿著高跟鞋姍姍來遲,還未多談即表明「這裡不可能做什麼水池」。我想她們大概不理解我們要做的,隨手指著地上一灘淺淺的積水說:「很自然的生態池…其實外觀就跟這片積水差不多。」誰知她們的反應竟是:「這種積水我們都不能讓它出現在這裡的。」我這時才明白,原來我們的高灘地管理單位所奉行的準則,是要把自然的河灘地致力改造成人工化的草皮公園,連雨後的臨時性積水都不能夠出現了,遑論「溼地」。
沒有辦法多作溝通,那次的「會勘」很快地結束了,大概她們也還有別的行程吧。離去時我對文賢老師說:「在高灘地上,有什麼比出現一片積水更合理的呢?」他無奈地笑笑,沒有多說什麼。
* * * * * * * * * *
與公務機關的接觸四處碰壁,我們每每燃起的熱情一再被澆熄。漸漸的大家對公部門不再懷抱希望,潘潘也把努力的重心轉向私有地。或許,社大就有學員願意提供家裡的一塊田地,讓我們大家一起來耕耘。
「走向溼地」課程依舊按表進行,學期當中的某一天,潘潘那兒竟真的傳來了捷報:「地有著落了!」 (待續)
※本文節錄自左岸文化出版之《當青蛙來敲門─新店溪左岸的溼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