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遏制工業污染反倒使亞馬遜乾旱更惡化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研究:遏制工業污染反倒使亞馬遜乾旱更惡化

2008年05月08日
摘錄自2008年5月8日法新社巴黎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8日公佈的英國研究有諷刺性的發現,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可能反倒傷害亞馬遜雨林區這個世界天然寶藏、全球暖化的重要屏障。研究作者發現,燃煤發電廠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與北大西洋溫度上升間有強烈關聯。北大西洋水溫上升,被歸咎為2005年亞馬遜雨林西部乾旱的原因。

英國艾克斯特大學教授柯克斯與同僚,建立一個電腦模型來模擬懸浮微粒對亞馬遜雨林的衝擊。懸浮微粒與二氧化硫一樣,都是由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廠排放。懸浮微粒雖然是不好的污染物,但由於它們將陽光反射回大氣,而非讓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因此能間接緩解全球暖化問題。

根據柯克斯的模型,1970與1980年代,高度工業化的北半球上空的高濃度懸浮微粒,能緩解全球暖化對北大西洋表層海水的影響,這讓亞馬遜雨林區雨量增加。但更嚴格地限制發電廠的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懸浮微粒值,導致這些大西洋海水溫度上升,改變了降雨模式,造成2005年的旱災。

這份研究預測二十一世紀的情況,估計在2025年之前前,與2005年規模相同的旱災,可能會每隔一年發生一次。這份刊登於英國「自然」期刊的研究說,在2060年之前,森林每十年會有九年缺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