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關了仍污染 3萬廠家亟待清查!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工廠關了仍污染 3萬廠家亟待清查!

2008年08月27日
本報2008年8月28日台北訊,林穆琳報導

有害廢棄物任意棄置情形(照片提供:環保署)3、40年來,台灣不少良田改建工廠,刺激了經濟生產,創造了亞洲四小龍的奇蹟。但隨著經濟下滑、營運不善或其他原因,據經濟部統計,全台歷年來關廠歇業的工廠共超過10萬家,其中有15類行業共3萬家是屬於高污染工業,不僅為全台土地及地下水源帶來嚴重的污染問題,也對鄰近居民健康、農業生產造成巨大威脅,未來甚至可能產生污染擴散!

提及化工廠污染,人們極容易聯想台南安順廠、台塑前鎮廠等案例;然而事實上,這類高污染源可能早在你我身邊。由於過去工廠大多都設在市郊,但隨著都市發展,原來工廠遷移或關廠之後,閒置下大片土地,漸成為開發商眼中的精華地段。問題之嚴重在於,這些受污染的土地如未完成整治便逕行開發,將造成污染的擴散,民眾花大錢購屋的結果,竟是斷送自己及下一代的健康。

工廠已歇業,污染卻仍在進行中。對此攸關國民健康福祉的問題,環保署在27日表示,目前正加速推動廢棄工廠土地污染的調查與整治。3年來,環保署在3萬家已關廠的高污染工廠中,篩選出污染最嚴重的1,200處廢廠進行查核,並實地至其中85處調查,結果發現有29處出現土壤地下水污染情形,24處待進一步查證。若再加上各地方環保機關的調查,出現污染情況的廢工廠已達44處,總面積超過134公頃,幾乎與台北市信義計畫區面積相當(143公頃)!

據環保署統計,污染以基本化學工業8處、總面積61公頃為最大宗;而金屬基本工業的鋼鐵業共10處,面積佔20公頃;其次則是石化原料製造4處,面積15.6公頃、電子廠3處,面積10公頃;大型油品儲槽區1處面積9.99公頃。其餘為農藥工廠3處、木材防腐工廠1處、皮革製造2處、金屬表面處理4處、塗料染料及顏料製造業7處、廢棄物處理1處。

早期環保法規不周全,工廠也缺乏環保意識,加上管理不善,污染物常常就在廠區內就地處置。一旦關廠,也未能好好處理,而逕讓高污染的原料、產品、廢水及廢棄物四處散播,使污染範圍與程度更加擴大。此外,未將埋在地下的儲槽、反應槽、管線,以及廢棄的電容器和變壓器移除乾淨,也都是造成土地及地下水的污染的主因之一。

不少有害的廢儲槽、反應槽及管線埋藏地下不易發覺 非法掩埋造成滲漏,污染土地和水源。

為對關廠土地污染做有效控制,環保署採取科學量化的評估系統,歸出15類具有高污染潛在可能的行業,包括皮革製造業、化學工業、石化工業、塑膠製造業、塗料業及農藥製造業等。未來環保署將針對這15類(註)歇業工廠,進行列管、監控,並要求其污染行為人及土地所有人限期改善。

若未達到改善標準,將進一步依污染嚴重程度,列為控制廠址或整治廠址。一旦列為整治廠址,即公告其名,並要求提出整治計畫書。若整治計畫依然未臻理想,將進行罰鍰,同時限制其土地買賣,以維國人的健康及生活品質。

 國內十大廢棄廠址:
附錄:國內十大廢棄廠址

註:全國15類高污染潛勢行業:
1. 皮革、毛皮及其製品製造業
2. 木竹製品製造業
3. 基本化學工業
4. 石油化工原料製造業
5. 人造纖維製造業
6. 合成樹脂及塑膠製造業
7. 合成橡膠製造業
8. 塗料、染料及顏料製造業
9. 農藥及環境衛生用藥製造業
10. 石油煉製業
11. 塑膠製品製造業
12. 金屬基本工業
13. 金屬表面處理業
14. 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造業、電子零件組製造業、電力機械器材及設備製造修配業
15. 廢棄物處理業

※ 附錄:環保機關調查關廠工廠土壤地下水污染(環保署提供)